《美学四讲》——审美的感性

《美学四讲》这本书是很通俗的读物,大家都可以尝试读一下。李泽厚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式来解读美学,即提倡“自然的人化”,这本书从思路上看很重视社会实践。谈到实践,就必须研究历史和社会,牵扯到很多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另外,他不仅多维度地透视,他用来观察勘测美学的“肉眼”结构其实是人的心理,审美的心理才是艺术落实在个体上的中介。这种审美心理,也就是本书的主题——人类学心理本体、主体性实践哲学。

至于这两个名词,我解释不了,抱歉。他给的解释是这样的——“主体性心理结构主要不是指个体,而是作为人类集体的历史成果的精神文化、智力结构、伦理意识、审美享受”。“人类集体的历史成果”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不是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语言的意义早在上个世纪就被消解了。就拿“艺术”这个词儿来打比方,天天有人说艺术,把艺术挂在嘴边,可是你问问他:艺术到底是什么呢?他可能也回答不上来。就算你百度下来,可能仍旧是一头雾水,它的含义是这么复杂、意义这么深广,概念解释是解释不清的。还有很多专业名词,什么“二律背反”、“结构解构”都是很抽象,换句话说“有历史底蕴”,不知道是哪位大家在多么古老的年代提出的口号,后面含义经过谁谁倡导经历了怎样的衍化……但是,等我下文解释一下,再好好“咂摸”一下,应该能理解差不多(偷偷告诉你们: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和哲学一模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形容它。就像哲学我们可以形容为“米涅瓦的猫头鹰”“庙里的神”“同一句格言”,从这本《美学四讲》里摘录下来,有很多条类似的表述。我们先从这些表述开始,先感性认识一下吧。

羊大为美——《说文解字》

里仁为美——《论语》

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

美是生命的形式。——席勒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贝尔

愉快在先还是判断在先,是美感和快感区别的关键。——康德

美学之谜是各门艺术对我们发生作用之谜。——维特根斯坦

美是真理的光辉,自由的万能形式。——李泽厚

艺术是幻想的实在。艺术是审美理想的表现。——李泽厚

……

认真看一遍就好。让我来把这本书的框架梳理一下吧。作者把美学分为三个层次:形式层、形象层、意味层。它们对应的审美心理分别是: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趣。在作者这儿,艺术和审美是井里蛤蟆酱里蛆,算不了一回事儿。审美大多只在形式层,最多到形象层。一切审美,被作者归结于格式塔提出的“异质同构”、“同构感应”的心理作用和现象,即使是脑中表象为了快速适应环境的自上而下的加工作用,也会引起心理生理的复杂变化。比如大家看到原始时代的古老图腾(单纯的线条形式),会有一种神秘感,恐惧感油然而生。那是因为我们在对符号视觉感知的瞬间物我同化,原理如“杯弓蛇影”,因为生活经验在我们的记忆中的长时间的“积淀”。每当触发了记忆中的关联点,我们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东西。而对于毫无经验的婴儿,虽然心理极其简单,但由于作为生物族类,祖先百万年来基因记忆的不断遗传,存在一种先天的类似于非条件反射的应激禀赋,也就是容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可以说,审美最多就是一种自发的非自觉性的愉悦的情感。就算你看一些最垃圾的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也能勾人心魄,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和激情。这也是审美,似乎更多地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和情欲。而艺术呢?艺术是意味层的东西了。我这篇东西写的好还是不好,就要看意味的多少了。意味又是什么?它不是意义,不是意识,相反的,它持有多种意义或者不明确的意义,是一片流动的感情模糊的情调。意味更倾向于诉诸感情,不是一种能用理性来分析具体成分的科学,也并非价值世界指令语言里的道德伦理,更不是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就能简单传达的。

那么,意味到底是什么?

想想吧,我们什么时候会感受到意味呢?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才会有意味。如果一切说得明明白白,哪还有什么味道?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只有如此,想象才能起到作用。能否激发想象也就是表现和再现的区别了。所以生活中有的人性格婆婆妈妈,虽然不大方,但这种人是有艺术天赋的。

还有一个充分的条件就是我们的感觉和感性。我们的感觉、认知就是我们的心理途径。不论我们想要探究还是养成,都要经由感官。反过来,心理想要发泄、外显,也唯有感官的途径。在《美学四讲》里就提到了“感官的人化”。其实说到底也还是上文中的“同构感应”,只不过这种“感应”的形成是有纵向过程的,是动态的,最终经由长时间的发展而产生了集原始冲动、情感、性欲、意志、社会性、动物性、理性、感性于一身的心理本体。其具体形态是理性积淀在感性、社会积淀在个体、历史融在心理中的产物——即心理本体。与人的认知相关联的部分为感知层,艺术作用之,于是产生了潜在的理解性,此乃以美启真;这个本体与人的意识相关联的部分为情欲层,艺术融入之,于是产生了潜在的行动性,此乃以美储善。这个本体总得来说是感性的。所以说审美怎么可能离得开感性呢?感性亦离不开心理本体。上面的“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就是感性的性能特征,也是感性的塑形、陶铸的方式。

问题又来了,什么是感性呢?

我开始也很迷茫,就是理性的对立面?是片面的认识?其实,此处的感性不只是感情的易生发、不稳定,更多地是针对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说的。正如作者所说的:”不脱离感性,也就是不脱离现实生活和历史具体的个体”。它不是冷静的知性,它不是以普遍的形式出现的。它是对自然的征服(作者原话),是对生命的感受。生命也被作者定义为了目的,而非单纯的手段;生命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体验。拿宗教来说吧,宗教提倡人受苦受难,压抑人性而往极致的神性靠拢,以此来证明人的意志,从而超越到另一时空。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律动的状态则是审美。大乐无乐,达到最完美的融合则是对本时空的超越,超越人的有限体会到了自然的无限,从本时空来着手想办法寻求自由和伟大的神秘力量,这才是感性,它不会抛鄙、否定自然和生命。时空作为感知的对象,也成为了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直接唤醒人的自觉意识、存在意识。所以,只有时空带来的感受才能让人体验活着是什么;只有超越时空才能让人体验:活着是值得的。这种感性即“自然的人化”。

超越了感性是什么呢?——理性。无目的的目的性是规律性。如果说感性是动物性的话,理性则是神性。而感性的内涵和存在实际已经有了很大的迁移,原始时代的人类是狂热的,只有依靠巫术来制定公理维持秩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意识已经大不一样了。理性已经积淀到了感性之中。而作者所用的感性,便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只不过感性占主体,所以简称为了感性。但即便是动物性,也有对天地运行的感应,也有对情理交融的感动和领悟。有了这点根据,我们才能大胆地把审美心理概括为感性。所有的审美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不论心理本体的感知层、情欲层,或者更高级形态的意趣层、领悟层。理性则是隔绝的抽象、逻辑的生产、是与世界关系的紧张。造成一切都同质化、结构化、秩序化、均衡化,人的异化、世界的现代化是不可抵抗的悲剧性进程。所有的理性和客观性都来自日渐现代的群体社会,个体只有动物性;动物性才是人的自我真正的实体所在。所以人们需要守护感性,守护人的主体性。这种过程即“人的自然化”。

感性的、理性的,功利的、非功利的,目的的、无目的的,构成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再来看书里这些关于美的定义是不是感觉清晰很多了?

美是真理的光辉,自由的万能形式。——李泽厚

艺术是幻想的实在。艺术是审美理想的表现。——李泽厚

所谓美学,大部分一直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李泽厚

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讲艺术与社会的功利关系。——李泽厚

艺术是所有艺术品的总和,是“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对象化)物态化的对应物。——李泽厚

艺术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不是很像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李泽厚

艺术是人值得活着的明证。——李泽厚

科学是理性的意识,艺术是感性的自我意识。——李泽厚

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而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李泽厚

无论哪一种美,都必须有感性自然的形式。——李泽厚

人生的意味、生命的存在、命运的悲怆便是艺术本身本体所在。——李泽厚

学过的马哲里怎么说来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辩证关系,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可以用来形容艺术和实践。我们由生活经验也知道,一件事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恰恰决定了它的性质。所以作者这么苦心孤诣地研究艺术的发展历史和门派是不无道理的。而艺术的历史所展现出的对生产力的依赖(或者说经济基础)也是很科学的。

艺术既然依赖于什么,那它绝不是那么单纯地像空气一样漂浮着的了。所以以往那些艺术属于精神层面的说法似乎不那么可靠,而且艺术并不是“无用”的,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艺术和生活是紧密结合的,“美”与“真”“善”是密切相关的。这就是作者论断的立足点和独到之处。我们对艺术的认识是加深的,如果说以往它是深宫里高冷女王,那么一旦她的面纱揭去,人们会发现她也不过肉体凡胎。所以说美学日益沦为装饰的商业行程。装置艺术日益兴起。

既然说到了艺术与人生,就跑到了鸡与蛋的问题上。是先有实践,而后产生审美;还是审美是天然的,它自打一开始就作用于人的社会实践呢?艺术作品和审美心理结构是辩证地发展的,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部类。那他们的源头呢?先有艺术而后有了欣赏他们的眼睛?还是先有天慧才能创造不凡?还有,人的实践是为什么?生存?那人为什么生存?生存不过是工具本体的使用罢了,生存的目的是什么?难道生存的目的就是手段本身吗?作者似乎就是这么认同的。我是谁,什么是真正的自己,这是文化心理的问题,更是关于哲学的争论了。那我们再来看下这本书里有关哲学的描述吧——

哲学是人生之诗。(科学加诗)

一切哲学都只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

人的本质是自由。(出自作者)

哲学美学是凌驾于理论美学和实践美学之上的。但是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审美经验的心理学“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做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分析美感,做实证的经验考察。”

哲学的问题很难评断。但是有一些启示是感性的。就是我个人对艺术的一点体会了。或者说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点体会了。是这一段话:如果说,工具-社会本体由实践的因果性、时空性而建立,那么心理-情感本体则由艺术对因果、时空的超越,使人得到解放。

知道现代派的艺术吗?除了抽象,普遍带给人一种压抑感。它们通过对时空的改造、组合、扭曲、颠覆,故意制造丑相,来刺激、号召人们心灵的创伤。也许是一种消极的否定吧——把世界的荒谬、离奇、古怪,自我的迷失以和具体相反的广阔方式表达出来,总给人一种空虚的情景,来反衬内心的躁动、不安以及丰富的情感。其实,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类似的方式,一种艺术专有的方式。一些失败,一些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我们很难真心把它看做成功,如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的画板上必须是一些顺从乖巧栩栩可爱的形象?现实的素材在我们的手里可以艺术处理去寻求短暂的超脱。我们可以改变重力,改变秩序,改变万有引力。这便是艺术啊!为什么不把艺术引入生命,给其他客官欣赏呢?人的心理可以是现实的超脱,即便是以消极的反动的方式,就当做是对悬殊定势的无力反抗有何不可?敢于暴露病态又有什么错?这便是感性啊!就像一位英雄将死时的一刻,毫不怯懦,将生死置之度外。不管是出于义愤还是偏激,都赋予他权利去决定超脱的姿态,至少,他可以大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学四讲》——审美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