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读书笔记

        本周得到听书栏目把上一季《精英日课》中《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总结、精华提取和浓缩,2017年底学习“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时候感觉收获颇多,但是没有对其中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再次听书后又有了新的理解,感觉这本书充斥的是哲学思辨思想,应该系统的学习一下,本来想找来这本书阅读,怎奈没有中文版,所以只能把之前万sir的七次课进行复习整理。


        1、关于“快乐”和“苦”

        人的各种情绪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让我们能对外部的坏境做出一个“好坏”判断,但是可能会出错:一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如人类对糖的热爱是源于资源缺乏的选择结果,但是在现代却成了各种疾病的来源;二是“假阳性”,如对危险的本能反应在原始社会管用,但是现在却会导致焦虑。

        人的快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却有三个设定:一是完成特定的事情会让我们获得快乐;二是快乐的时间短暂的;三是大脑的特点是专注于追求快乐。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作为诱饵,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

        因此快乐是短暂的、是人的“错觉”,而“苦”才是常态!因为人类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

        2、关于“自我”和“无我”

        《五蕴皆空经》是一部思想佛经,其中描述了构成“自我”的五种东西:一是色蕴,即人的身体;二是受蕴,即人的基本感情;三是想蕴,即人的基本感知;四是行蕴,即人的想法和行为等精神形态;五是识蕴,即人的意识。

        但是科研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自我意识能够决定自我的行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做出决定之后,意识才来给决定找一个理由,实际上做决定的是一个自我,找理由的是另一个自我。而且大脑有时候会故意忘记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只记得自己的种种高光表现,甚至高估我们自己的水平。

        因此与世界精确交流并不是大脑所擅长的,大脑爱做的事情是先欺骗自己、再欺骗世界,“自我是一个幻觉”,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要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自己。

        3、关于“决策”和“自控”

        《理性动物》一书提出:自然选择给人的大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分别是: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群体认同感、关爱亲属、社会地位和避免疾病。每个模块同时向大脑输出感情、思想,依据输出的强弱度产生对大脑的影响,如果任由这些模块控制,人就会失去自我,而通过修行,就可以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

        心理学有个动词叫 “prime”,也就是用一些外部的暗示去影响一个人的决策,而所谓决策就是感情和感情的竞争,而理性的作用只是给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自控的关键就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

        我们大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各个模块的感情力量强弱对比的结果。而模块变强的机制则是“满足感”。快乐的感觉,正是自然选择最喜欢的激励手段。

        最好的自控方法应该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这正是佛学的自控法。这也就引出了下一部分的内容:冥想。

        4、关于“冥想”

        本书所讲的冥想叫“内观”,追求的是“正念”,做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己的情绪,最终目的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

        冥想的方法:就是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不能让思想信马由缰(我看了这个方法后,也试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个方法非常有助于睡眠,平躺在床上专注于自己的呼吸,3分钟之内就能睡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握自己对大脑的控制权。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就能够随时专注于生活中的任何东西,对世界有一个诚实的认识,从而获得洞见。

        冥想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你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情绪。例如牙疼的时候,首先承认牙疼的存在,然后跟它保持距离,这样就不会受疼痛感这个感情的制约。第二个层次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

        冥想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四个矛盾:一是“无为”和“成功”,二者是辩证的矛盾关系;二是需要冥想训练的人,恰恰是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三是越想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越要和它对抗,结果越受它控制;四是越能接受人不能控制情绪、而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

       冥想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想法的共同点是:一是想的不是当下正在做的事;二是想的都是关乎自己和或他人的事;三是产生的想法由大脑的某一模块提供。通过冥想的“正念自控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识别感情;第二步接受这个感情;第三步从旁观者的角度观摩研究这个感情,越分析他就离你越远;第四步和这个感情分离。这种方法与“用意志力压制对抗”是相反的,意志力方法是“对抗”,正念方法是“化解”。

        5、关于“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是我们通常挂在口头上的一个成语,但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解释,有什么用,我们从没有进行深究,而且我们大多数时间是把“色”简单的对等为“性欲”。

        这本书里,作者对“色即是空”进行了系统阐述,让人顿悟。

        “色”就是你从某一事物联想到的“内涵”;“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色”产生的原因: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这个快速评判就是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

        “色”的特点有四:一是内涵是自动产生的;二是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三是内涵都是主观的;四是无感则无视。

        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但是这些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如果不戴有色的眼镜看,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

        达到“色即是空”境界有两个特点:一是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二是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

        佛学的目的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如果能够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

        6、关于“贪嗔痴”

        小时候看电影,总是听到少林和尚的口头禅就是不能“贪嗔痴”,却不知其所以然。在这本书里,这些词的定义如下;“贪”就是被一个事物所吸引;“嗔”泛指一切负面情绪;“痴”的定义如下:因为“贪”和“嗔”,你就会对各种事物做自动的感情判断,观察世界就不再准确了,双眼就被蒙蔽了,因此“痴”是“贪”和“嗔”合力的结果。

        克服“贪嗔痴”和之前提到的“无我”,是相辅相成的,其最高境界就是“涅槃”,达到“涅槃”境界后有四个特征:一是完美的幸福感;二是彻底的平静感;三是内心完全的自由;四是对周围事物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涅槃”就是摆脱了因缘的控制,变成了“无条件的”,但是这种境界我们基本没有可能达到,只是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而已。

        7、小结

        人之所以有感情、之所以有“贪嗔痴”,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 “我们”就认为它是好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因此有其天生的不合理性。

        佛法可以看做是超越自然选择的方法,其目的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修行的目的是不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不受外部刺激的控制,是自己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选择。这也是我们要持续不断学习的理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