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出奇迹——时间管理课程学习感悟

3月31日,第一季度的最后一天,审视计划清单,对比现实行动,面目全非。再一次的挫败与自我怀疑。看到公号上粥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翻看了内容介绍,一边嘟囔着“不能再轻易买课了”,一边脑子里转圈圈:我的年计划,怎么办?要不要借助外力,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我就是要如此过下半生么?总是这么原地打转,不行啊!

4月1日,认真读了两遍内容介绍,听了试听课,决定买课。我就是想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所谓高手都是在拼细节。那我就死磕一次,借助外界的力量,寻找自己的卡点,然后修正。

买课后,开始每天做家务时听课。一直到第8节课的大力出奇迹,我一下被点醒了。我缺这个!

心法:

大力出奇迹,本质是三倍付出撬动十倍回报。力足够大之后,突破临界点,就会出现奇迹。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不断破圈升阶,不断实现人生的非连续。任何一个圈层的运行规律都是强者越强。任何一个群体,机会有限的情况下,都是给到这个群体金字塔顶端的少部分人。如果你是头部,那就可能获得机会,破圈升阶,进入新的起点,到一个新的群体里继续竞争。每一次破圈升阶,靠的就是你到达了金字塔顶端,所有机会,资源,人脉优先给到你。

方法:

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其实别无他法,唯有大力出奇迹:时间上压倒性投入,结果上压倒性胜利。要在每一个阶段,在一件核心事情上下重注,压倒性投入,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要每天提醒自己不做什么。剩下的时间必然就是留给这件事。这种压倒性投入,就能让你逃逸平庸,让你在那件事上超过90%的人,这时候很多你过去想不到的机会,资源,人脉都会自然找上门来,帮助你破圈升阶,下一个阶段,你依然是这套打法,依然有效。

大部分平庸者,都是因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很努力,做很多事,时间分配在这样那样很多事情上,没有一件事做到了压倒性投入。所以他们在任何一件事上都做不到比大多数人强,做什么都不能说差,但也都是平均水平,所以他们是无法快速崛起的,因为机会永远不会倾斜给只拥有平均水平的人。

这节课,我反反复复听了很多遍,又把文字稿认认真真摘抄了一遍。想起以前学习时,不同的老师都在反复强调相似的观点:单点突破。这次,粥老师讲的更为细致透彻。我知道长期时间的重要性,做事要以年为单位,累积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现拐点。在此之前,我需要耐心持续行动;我听过“少则得,多则惑”,也不断在告诫自己要做减法,克制贪心;我了解一万小时定律,成长飞轮,从一个点启动,持续进行;甚至说,笑来老师的兰顿蚂蚁演示,我看过很多遍,每次都震撼于简单规则持续执行后的“高速公路”......可问题在于,短暂2~3天的激动过后,我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为什么,为什么,就没有办法真正的触及内心的小宇宙,让它真正燃烧起来呢?

很努力,做很多事,没有一件事情做到压倒性投入,所以无法快速崛起。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真的如此——每天都有安排很多事情,鲜有所有事情完成的日子。自然,没有正反馈,并且,时间长了,开始怀疑、批判自己的行动力和持续性,开始通过没有结果的现实否定自我,否定所有。一直在不甘心的挣扎,痛苦纠结中。

根源找到了:没有一件事情做到压倒性投入。

和丫头分享这个惊喜的发现,并决定尝试。最近丫头在数学和物理上都出现了问题,学过的知识点没有通透。不如大力突破。晚饭后,没有如惯常写作业,而是开始重新学习目前正在讲的一次函数这一整章的内容。从最基础的概念起步,学完一小节内容就做相应的习题,逐步升级。一点点突破,花费了70分钟的时间,把正比例函数彻底学完。丫头很开心:虽然没有写作业,走了另外一条路,但内心的喜悦和踏实感是真实的,对知识点的把握是通透的。丫头觉得很值得,并决定后续的几天继续,直至学完本章内容。

后期,因为各种事项,没有第一天做的这么流畅,但每晚都有抽出时间来预习。总计用了5天时间,把一次函数这章学完了。现在丫头上数学课,写数学作业时,轻松很多,效率也很高。后期,她准备物理也这么搞起来。我想,这就是大力突破的效果。一件事情压倒性投入精力和时间,获得成功经验,然后再次模仿应用到其他学科。如此重复,就进入到一个正向循环之中。这也就是所谓的慢即是快。

那么,对于自己呢?我该如何应用起来?

首先,应该是找准一个突破点。重新审视计划,不断筛选,最终确定高考志愿填报师的学习是最近一个月内最重要的事情。其次,翻看近段时间的记录,确保每天能保证的学习时段,上午9:00~~11:00;下午2:30~~5:00,四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再次,是确定学习内容:线上课的理解,课下作业,以及王旭老师的分享课程学习,每天保证3节并做笔记。接着,就是借助外界环境的约束,确保以上时间段都在城市书房进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了:干!

想起去年底玩的现金流游戏,要从老鼠赛道跑出来,也需要类似的思维逻辑。通过精打细算,各种小机遇,不断累积手里的现金,直至出圈。延展开,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使用这个逻辑来突破的。就如粥老师前面的心法所讲,把握好时间流向,管理自己的行为,接纳情绪,在这条流动的时间之河里做事,一件接着一件,学习,生活,感恩,悦纳。

在后面的板块中,粥老师开始分享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即术的部分。真的真的很细致。这也正是我特别想要学习和对比自己的地方。究竟在细节的执行中,错过了什么?

人生四件事: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这四件事情,藏在日复一日里。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我把粥老师对它们的定义找到笔记本的扉页上,作为日常界定事情的依据。


在计划课程里,粥老师先花了6节课讲解四件事情背后的逻辑,特别是重要事情的拆解细分,重要不紧急之事拆分到重要且紧急之事的三大原则,真正做到每日不再像消防员般各处救火。然后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流程和注意点。审定目标,需要准确的时间节点和具体的动作;拆分任务,列出弹性时间;继续拆解,明确具体动作清单和准确时间;定期复盘、调整和激励,确保最终目标的按时完成。

对比自己,这才知道,原来我从未考虑过重要不紧急事情可以转化为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通过人为限定期限,以确保自己始终在时间流的正确方向里。

自己的做法是:明确最多三件重要不紧急的事,需要长期做下去,尽量控制时间,保证每天最多花费90分钟的时间完成。每天一篇日知录的学习和笔记;《道德经》的学习和读书心得分享;成长日记。在执行过程中,总会有好奇心爆发的时刻,会想学另外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可惜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已经被占满,我又一再告诫自己做减法,就算是填写到愿望清单中,效用并不大。总会有控制不住的时候,偷偷溜走去满足下好奇心。另外,还有每日必须要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样顺下来,其实每天必须要完成的有六件事。其中一定会有某件事情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常常会顾此失彼。可是,生活中还有突发事件要去处理,还需要维持日常生活的家务。大量的事情都需要去做,累积下来,常常疲惫不堪。

如果,按照粥老师的方法,我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缩减为一件事情,聚焦到这一点上,再拆分到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上,6件事情,瞬间缩水为3件事情。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暂时没有了。这样,心理压力小很多。其他的事情,再按照优先级排序,一件一件做,就好了。

日计划的讲解就更加细致了,花了7节课的时间,各个角度展示给我们如何落实到每日行动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方式。每一条对比下来,发现自己的卡点还真不少,集中在执行上。分析缺失,复盘没有。仅仅是在脑子里想一想,知道该怎么做,然后......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这一瞬间,特别心虚,也会有惊悚的感受。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学生时代的我,成绩总是提不上去的原因了:平常的作业和练习,都有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却从不愿意做错题总结,做题型归纳。一次有一次地掉坑。人的短期记忆是有时限的,没有复盘总结,没有不断回顾,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经验提醒自己呢?

怎么改?脑子闪念: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心里立刻配合着打了退堂鼓。捕捉到这个念头,决定先从小的地方突破——时间记录的总结。

粥老师建议日计划分两列对比记录:计划一列,实际时间花费一列,并且一定要如实记录。我之前的做法是随身携带一个大厚本,每日计划中的四类事情分类列出,完成一个划对勾。从2月份开始的时间记录,由于打开不方便,总是忘记翻本子记下时间节点。所以就断断续续的。后来改进为上墙。即把A3纸折叠分区,每日一栏,标好时间段,贴在墙上,方便随手记录。这样记录就连贯起来了。但问题在于,仅仅是记录而已。那么,我不如在这个点上多一个小步骤:每天晚上临睡前十分钟,统计下当天完成主要事项所花费的时间,特别是重要紧急事项和不重要且不紧急事项。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总结么?时间一长,行动自发就会有所调整。

另外,我还需要把现在日记录的记录形式进行调整。时间记录:每日两列排开;每日计划清单,墙上A4纸对应列出,空间留大些,方便排序和增改;备好多色笔,以便事情调整分类。同步,大本上连续三页列出月计划表,当月4周的周计划表,方便各类事情的标记和重要不紧急事情拆解的时间节点标记。

周复盘,可以放在每周日下午,丫头去学校上培优班的时间,自己安静的做总结。

最后,特别感恩,也是特别惊喜的发现:每日清晨的听课,就是给自己不断赋能的过程。粥老师的课自带能量,不断地赋予我正能量,并提示我:大力出奇迹。我今天要专注做事,按照计划顺序,一件接一件的做下去。真的,脑子里的那些杂念都消失了,事情就这么一件一件的完成了。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搞。先完成再完美。晚上睡前,心里都是满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特别特别的踏实。我知道,我走在正确的时间之流中。

再次感谢粥老师的课程。如果可能,我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行动,在粥老师课程的带动下,我们一起组团,相互激励,共同成长。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邀请大家,我们一起抱团成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力出奇迹——时间管理课程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