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阅读历史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只是你不能光听当下的专家们怎么说,因为用现代的思维角度来看过去,以及忽略了时间的沉淀作用,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观点和结论,所以必须让自己尽量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点,很多的疑惑才会迎刃而解。

        最近花了点时间去钻研各朝各代的纪年,发现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问题。如今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往往把封建社会按照大一统的王朝,简单归结为秦、汉、唐、宋、元、明、清,而把众多的过渡时期直接给忽略了,但恰恰是这些分割与战乱的年代,产生的一些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变革,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后续的结果及形成的动因。

        这里先不谈其他的过渡阶段,仅探讨一下从汉末到隋唐中间的差不多四百年,期间中国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等时期,按时间计算,可以算是各个大一统朝代中第二长的时间段。这段时期对秦汉制度的承继与破坏,以及对后来隋唐的建立都有着深远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还原那段历史,先要厘清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主线,一个是华夏民族在历经夏、商、周以后,由数百个诸侯国与部落,逐步演变到战国七雄,再到秦始皇实现统一,以及汉王朝延续秦代制度的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以黄河两岸农耕汉民族之间的统一与融合,其目的是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只有在大一统之后,面对游牧少数民族的侵扰,此后几千年,如何抵御这些民族袭扰,一直是统治者要重点面对的问题。

        另一条主线则是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还必须面对来自自身(包括皇亲和重臣,即所谓的世族阶层)对权利的虎视眈眈,事实上,历代封建王朝政权被推翻,内部的成功率远大于外部,因此,历朝皇帝的施政纲领中,对内的防范远大于对外。

        明白了上述两条主线,再来回看历史,你如果理解了当时当时两条主线所处在的状态,你就对所产生的事件和结果不会感到意外了。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历史上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中国”概念的诞生

        按照国际上对一种文明的历史划分方法,必须是从有文字记录开始。这样中国文明历史应该从有甲骨文的殷商时期开始,这时候的中国主要是指发源于黄河两岸的中华文明各部落,在部落首领的统领下,有分有合,那时候主要面对的是生存问题,以及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到了春秋尤其是战国时期,国家的概念凸显,部落概念退化,国家疆域的扩充,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融合与冲突开始呈现。既有联盟,也有通婚和袭扰,由于汉族作为农耕民族,自给自足已经不成问题,而游牧民族却生活水平较低,那时也没有与少数民族实施贸易往来的需要,导致少数游牧民族对中原骚扰日益频繁,因此战国时期便有了各国修筑长城抵御侵扰的出现。

        秦统一后的时间不长,对游牧民族是依托长城防御为主,到了汉代匈奴的抢掠日盛,汉王朝采取了打出去的方针,深入敌后,在截杀敌人生力军的同时,也在河西走廊开始设立都府政权,实施管理。这在初期虽有效果,但也让游牧民族开始意识到要生存,必须改变抢了就走的策略,特别是中央王朝的“和亲”政策,远嫁的公主不仅带去了中原生活方式和文明,也带去了中原文化,游牧民族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开始融合中原文化,并有了汉民族的这种国家治理意识。

        到东汉末期,皇帝大权落到世族阶层手中,开始了连绵混战,游牧民族借机南下,他们不再是打了就跑,而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打着自己是正宗儒家文化传承人的旗号,开始了对汉族的统治与管理,为了让这种统治长期持续,甚至不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改造。

        说到这方面的典型,就不得不提到北魏的鲜卑族皇帝拓跋宏,因为母亲是汉人,而且他对母亲十分孝顺,在接手政权后,不仅要求官员穿汉服,说汉话,还将首都从大同迁到洛阳,在大力弘扬儒家文化的同时,还重用汉族官员,这种努力应该说还是收到了成效,慢慢的这些民族开始和汉族通婚,有了定居意识,认可了“中国”的概念,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民族意识开始淡化,这也使得后面元朝、清朝少数民族对中国的统治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汉族与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实际融合始于这一时期,虽然四百年间战争频繁,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中,但正是在此时期,少数民族主动融入汉族,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概念形成,到后面的唐宋时期的统治者,虽然说象李渊、李世民,赵匡胤等是汉人,但他们母系都具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因而制定的国家政策也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宋代和明代特殊制度的形成原因

        在唐朝以后,宋朝和明朝算是汉人统治的王朝,这两个王朝时期,虽然国土地域不是史上最大(尤其是宋朝),但都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所以才会有人说“宋代以后无华夏,明代之后无中国”,但这两个朝代却有着和前面朝代很不同的特殊政策。

        我们先看宋代,创业者赵匡胤是节度使出身,说是被属下黄袍加身,实际上是拥兵自立,这在汉朝末年开始,就有了诸多先例,当年朝中重臣裹挟无能的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各地太守则纷纷独霸一方,这才导致了战乱兴起,最终构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在宋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赵匡胤不仅杯酒释兵权,还明确了不得因言处死文人,带兵的最高统帅必须是文官,一支部队的统领征战时必须由另一地方的部队统领临时调任。这些政策防止了世族阶层的谋反,但在异族进犯时显得管理苍白无力。

        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手里,这些政策更是变本加厉,如果仔细翻阅一下史书,你会发现明代的总兵以上将领很少有善终者,典型的如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当然,两个朝代的灭亡不只有这个因素,毋容置疑的结果是,最后这两个王朝皆亡于异族。

        因此,历史告诉我们的是,内忧与外患从来都是导致国家衰败的双因子,顾了一头,则另一端会高高翘起,历朝历代似乎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佛教对中国影响的形成

        其实远在汉代,印度就有高僧通过路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来华传播佛教,只是那时的传教者不是国人,百姓对教义的理解有限,佛教在当时的影响非常有限,所谓的寺庙和牌位都是和道教,儒教混合在一起供奉的。

        促使佛教真正植根于中国的时期在南北朝,有两个皇帝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就是北魏的拓跋宏和南梁的萧衍。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西域的犍陀罗国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借鉴,使得佛教艺术从高高在上,成了百姓心中的精神食粮。

        据考证,以前佛教的雕像艺术很粗糙,到了犍陀罗国经过改造,使雕塑有了合理的人体比例,有了威严和人间烟火气。而当时的北魏,由于是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具有排斥感。拓跋宏除了加速鲜卑族群的汉化,同时大力宣扬佛教,以调和民族矛盾,引入了佛教,建立了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使佛教在北方进入了民间,真正开启了佛教在中国的生命历程。

        南梁的萧衍则和拓跋宏对佛教的引入原因不同,当时的南朝,属于汉人的小朝廷,世族阶层的贵族们偏安一隅,不顾百姓死活,过着精致奢靡的生活。为了国家生存,减轻阶层矛盾,萧衍在引进佛教的同时,还对宗教的属地化进行了改造,包括如今和尚吃素,不婚都是他订立的规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这个时候的事,可惜,这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结果,倒是寺庙的疯狂增长给南梁带来灭顶之灾,这是后话。

        作为六朝古都的长安为什么被废弃

        自秦开始,包括汉唐一直都将长安作为国都,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不仅是中国真正的中心位置,而且周边都是高山拱卫,东边的潼关扼守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内八百里秦川,丰衣足食,绝对称得上是风水宝地,可为何到宋代被废弃了呢?

        阅读历史的时候,我也很好奇,到了宋代虽然经过多年战乱,在大一统后没有延续前朝辉煌,把长安继续作为都城的原因。再往前,北魏最后定都洛阳,隋朝虽然历史短暂,国都也在洛阳。而宋朝定都却是开封,这样逐步东迁的原因,难道跟皇帝的籍贯有关吗?

        史书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而当代的专家们却没有放过细节,最终从地理和气象的角度回答了问题所在。

        原来八百里秦川虽然富庶,但作为国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口的显著增加,包括政权机关、军队,还有商业和手工业者等等,作为国都的时间越长,人口数量越多。到唐朝的时候,长安已经是当时世界上人口第一大的城市,光靠当地粮食供应已经无法满足人口需要。

        为了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只能从产粮大区中原调运,古时候运输的最重要通道就是水路,能抵达长安的主要水道是就是黄河。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是国内水流的大动脉。和长江依托南方广褒的山脉不同,黄河到了中原后,没有依托,导致因为洪水历史上多次发生改道事件,混浊的泥沙还经常导致河道淤塞,这对船运粮食造成极大影响,这才是导致长安被废弃的真正原因。

    长城作为抵御异族入侵的作用究竟多大

        既然谈到了黄河对迁都带来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地位同样重要的长城。实际上,从战国开始,诸侯国为了防卫就开始修筑城墙,长城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在没有依托的自然环境下,城墙无疑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卫有效手段。

        秦代统一伊始,秦始皇就开启了万里长城的建造,对于敌对的游牧民族,长城成了他们入侵的障碍,尤其在秦汉时期,你可以发现,任何游牧民族的袭扰几乎都是通过攻破关隘进行的(马屁无法翻越长城),这说明了长城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就会发现,这种作用实际上又是有效限的。元和清本身就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统治就不说了,宋代因为国家版图缩小很多,只靠局部长城的防护作用极其有限,失去了屏障,加上国都又建在没有天然依托的地方,所以才造成首都被攻破,不得不最后南迁的命运。

        真正在汉以后朝代中,长城起到一定作用的是明朝。但这时的两个因素又使这种防卫打了折扣,这就是明代的首都跑到了长城边的北京,这使得入侵者实施进攻的距离大为缩短;另外一个原因,当时欧洲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内手工业的发达,火炮开始出现,这导致攻破城墙的难度明显降低,因此,当最后一个勤奋的崇祯皇帝不得不吊死在景山歪脖子树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完这段历史中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不经意的因素,都会给社会最终带来不可避免的结果,我们人类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每个人都不过是匆匆过客,所有的一切,到了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上你不知道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