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行之阳产

从竹海向东三公里,即到达塔川,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从2012年被摄影者发现后名气不胫而走,再经央视的宣传后更加蜚声海内外,如今的塔川已和四川九寨沟、北京香山和新疆喀纳斯并称中国四大最美秋色。

从前寂静的山村现在也热闹起来了,原本悠闲的村民换上了统一的马甲,脚步匆忙表情亢奋,引导游客各种消费的路数早已驾熟就轻,支付的二维码戴在脖颈,从早到晚不离身。田间规划区域的大水牛洗刷的溜光水清,配合着游客留影。土狗们已不用四处觅食,狗粮管够,只是脖子上多了条限制范围的铁链,只是偶尔还露出本性,冲动的想挣脱而去,吓一吓往来的生人。

图片发自App




站在路边一家正在装修的农家乐阳台上,就几乎可以览看山村全景,因为今年雨水奇缺,那些最吸人眼睛的乌桕树,此时却失去了往年色彩斑斓的明艳,在那黯然伤神。原本绕村而下的溪水也断流良久,裸露的鹅卵石上,几只大白鹅在努力把自己的蛋儿找寻。


浓厚的商业气息加上与宣传图片上的景色差异,不免让人失落。好在没花钱买门票,大家笑着,一面谴责着现在媒体过度宣传,一面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图片发自App


塔川难留游客心,宏村门前留个影。

在宏村作短暂停留后车辆沿102乡道驶向东南,转入205国道后不久就进入了歙县地界,车内音乐轻声,同学打盹。车外下午三点的暖阳穿过道路两边的树叶间隙,在青黝的柏油路上洒下了点点光影。

图片发自App


峰回路转,忽然道路两边田野中、山坡上菊花盛开,金黄黄一垅垅,白玉玉一片片,在山风的轻抚下,婆娑起舞,馨香满谷。我急忙唤醒打盹的同伴,大家都不禁为着漫山遍野绽放的菊花惊呼又陶醉。


图片发自App



同行中心文同学从医多年,她说这这歙县菊花观赏价值在其次,医用才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菊花自古就有清热解毒、平心安神、明目清脑和利血降火的功效,黄山菊花还富含维生素,长饮还能调理血气,减缓衰老。黄山菊花中又以歙菊为优,此菊在清光绪年间因治疗紫荆城内红眼病有功,而被封为一等贡菊,早已于杭菊、滁菊和亳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经她这么一知识普及我等更是对这小小菊花喜爱有加,纷纷表示一定要买点带回去品茗。

      白玉蕊丝长,斜雨润鹅黄。

      村姑手指间,王孙喉舌上。

图片发自App


车子顺着新安江畔进入深渡镇,从导航图上看我们的目的地阳产村只在咫尺之遥。但越靠近阳产,山路越是崎岖蜿蜒,一边是高耸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深幽的山涧,好在我们换乘的车辆的司机是个山地驾驶高手,对地形也是了如指掌,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熟练的操控着方向盘。在一路提心吊胆中,又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山顶的停车场,由于在山脚下耽误了一些时间,我们到达时已经夕阳已落,没有看到山中落日,不免留下遗憾。

早就联系好的村民老郑让他弟弟在停车场迎接我们进村,自己在家里忙活晚饭。阳产,这个深山里的村落此时正是袅袅炊烟,落霞满天。

图片发自App


阳产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据传宋朝郑公率族人避战祸而从歙北移居定潭,偶有一天守猎到阳产,跟随着的猎犬卧于阳产山凹不愿返回,郑公见其四面环山,山泉清澈,古木参天,经几番审视,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决心率众迁移定居阳产。

阳产村依山而建,房子以土楼为主,土楼一座座,一排排,一幢接一幢。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中间山溪穿村而过,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图片发自App



朴实的老郑,为我们准备好了一桌土菜作晚餐,一只山鸡被瓦罐炖的汤鲜肉嫩,几条河鱼香气扑鼻,又拿出自酿的桑椹酒给大家饮用。席间兴致勃勃的给我们叙说阳产村的历史,据说在1969年阳产村村民达到顶峰,有1569人之多,当时还建造了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现已被拆除做了停车场),全村男丁一律姓郑,都是同一祖先,同族五代之内不准通婚。后来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年轻人慢慢都出山去讨生活了。很多土楼因无人居住、打理,逐渐都成了空楼和危楼,九十年代初,镇政府怕危楼伤害留守老幼,提倡拆除土楼,给予每户补贴3000~5000元不等重建新房。于是一场拆旧建新运动拉开了序幕,眼看着一座座古宅土崩瓦解,从此消失,直到1992年秋天偶尔一位资深摄影家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村落,被这古村落的自然美建筑美深深的震撼,觉得这样的古村落是难得的历史古迹,必须得到保留和保护。于是立刻出面向上级政府汇报了情况,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才及时制止了拆迁活动,使这独具匠心的又一徽派建筑得以保存下来。

图片发自App


晚饭后安顿好四位女同学入住郑二家后,我返回老郑家的二楼阳台,两位男同学在房间里愉快的轻声聊天。此时满天的繁星,由于没有灯光的干扰显得格外清晰明亮,群山的轮廓在星光映照下隐约可见。天地间似乎除了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再无其他声音,多么难得这样的寂静!

一夜好睡直到辰时才醒,薄雾笼罩着山村,几家炊烟袅袅,几处鸡犬相闻。洗漱时张同学告诉我昨夜何同学被山蜂蛰伤,现在情况不明,我匆忙赶去郑二家询问,好在是一场虚惊。

图片发自App


饱餐可口的早饭,一行七人开始了正式的山村游览。村里道路多是青石板铺就,偶有木桥连接,宽处板车可行,窄处只可容一人,看前方已无通处,到跟前又可折转而行。两边土楼高垒,邻家高声可闻。

图片发自App




土墙上爬满瓜藤,廊檐下山花丛生。

晨露处老妪独锄,山溪边麻鸭一群。

地垅内红薯鲜嫩,坡地外甘蔗郁青。

红尘中难得此处,浮生里偷得闲心。

图片发自App

找一处依山傍水之处,有茂密的森林,盖一间木头小屋,白天读书,晚上看星星,过着自由自在,简单又真实的日子。

我想这美好的愿望不是村上春树一人独有,久居城市中的人们大都会这样的憧憬吧。

山中不知岁月长,不问对错与过往。

奈何牵挂在山外,风尘仆仆奔四方。

虚幻的逗留不如踏实的前行,理想的境界还是让它就待在那想象的远方。

出山虽有艰,我自展欢颜。

老郑辞别去,携手过呈坎。

你可能感兴趣的:(皖南行之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