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瞅瞅——这么小,还蔫了吧唧的,种了八成也活不了!再说这一块儿的稠稀还行,也不差这一棵。这天眼看要下雨,咱还是快去下面那块地种吧——”
少气无力的我刚被人注意到就被遗弃在角落的小坑里。斜靠在比我矮一头的田埂上,听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脚步,整个世界瞬时一片死寂。我有些绝望地想——难道我想让自己生得瘦弱吗?难道瘦弱就注定活不了吗?难道我的命运注定是被遗弃的吗?想着想着,缺氧的我昏迷了过去……
等我再有了意识,似乎还和以前单纯地呆在园区一样,如果身子没有严重失衡的话。我深呼吸一口,发现浑身竟充满了力量。可根部的半悬空,让我很快地认清了现实——我只是一棵被遗弃的杨树苗罢了。
我用根须努力地感知脚下,一片湿润。忽然有些感激自己被遗弃在犄角旮旯里。之前应该下过一场雨,因为我脚下的小坑里聚集着一个又一个的小凹凼,这个发现让我很惊喜。更庆幸的是,之后接连几天都是阴雨天气。于是,我努力地向下伸展自己的根须,我想紧紧地攫住脚下的泥土,我想将根扎入土壤的深处……
暮春三月,阳光最是饱满坦荡。太阳一出来,我贪婪地呼吸,使劲地舒展我的枝叶。一面用根须紧紧攫住脚下的土壤,一面拼命向上拔节生长。阳光最是公正,时间最是公平。我的枝丫上长出了点点新绿,是夏天到了吧?我明显感觉到昼夜的温差。但我还来不及细品这夏天的温情,就迎来了一记暴风雨的痛击。
风,漫地而行;雨,倾城之势。漫天雨幕,加上呼地就来的狂风,让本已失衡的我完全不能固定,完全没有了方向。我看到我稀零的叶子被风吹落几片,落入脚下的积水中,打着旋儿。田埂上那些松动的石头都掉下来几块,滚到了我的脚边,砸得我生疼生疼。我好冷,我好怕,我怕我瘦弱的身躯经受不住这暴风雨的磋磨;我怕我刚扎了一小半的根会被这狂风连根拔起;我还怕我会被这狂风吹离了田埂,从此倒地不起;我怕,我怕我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前功尽弃……
于是,我更加紧紧地攫住脚下的泥土。紧紧地,紧紧地,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摇摇晃晃间,我发现好几个瞬间我竟然是垂直于地面的!这个认知让我心头狂喜。当每一股逆来的风袭来,我就趁势让根须向下,再向下地去攫取更深处的土壤。我努力地感知着风向和频率,随着它的忽大忽小,忽聚忽散,苦苦挣扎。
良久,风停雨歇。我微微松了口气,觉得自己耗尽了有生之年所有的气力。我太累了,我想先靠着田埂休息一会儿,可当我像如常那样准备闭眼小憩之时,惊觉不对——我的脚下竟不再悬空。我惊喜地往下看,发现自己竟然可以用一种微斜的姿态独立于世了!忽然记起了那句话——“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暴风雨中跳舞”。
感谢这场暴风雨,感谢因它滚落的石块,感谢他们让我脱离了倚靠田埂而生的状态。
斗转星移间,秋雨打叶,凉风凄瑟。瘦弱而年轻的我身上并无同伴们特有的朝气蓬勃,反而透着一种千帆过尽后的沉稳内敛。因为我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风刀霜剑等着我去面对。朔风还未到来,连天遍野的冰雪还没有到来……
…… …… ……
若干年后的某天,当我终于可以直立于大地之上时,方顿悟:生命中所有的安排都有其深意,但前提是你不能放弃你自己。而今,我想真诚地对过往中所有的风刀霜剑说一声:谢谢你,让我更为更好的自己!
附注:
春秋两季,隔三差五会有人来折掉我们还健壮的枝丫。田埂之上总有些随父母而来的顽皮小童扯折我的枝丫玩闹,让我苦不堪言。只能安慰自己说,总比当初裸露着根须,斜靠着田埂好吧!
三五年后我才明白:若不是当年他们折掉了那些枝丫,我又怎能长高呢?而今,曾经的伤口变成了眼睛,可以望着周围,可以和野草闲花聊天,可以和田埂上下的伙伴们相互应和,可以望向高远的天空。
微风拂过,枝叶摇曳,树干通直,树皮灰绿……
十年过去了,我终于长成了真正的大树。
写作构想
一、关于写作导语——碧波深处有珍奇
1.写作提示开篇第一句便是“花样年华,青春飞扬”,这告诉学生:在最青春飞扬的年华里,去尽情地发挥想象准备这次写作吧!
2.写作提示中说“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生奠基。”这里反复提到的“一”和后面的“……”,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但凡能为“人生助力”,能成为“人生奠基”的人事均可入文。
《六祖坛经》中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万事万物,所以庄子会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们都知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所以文中的“我”可以是“我”,“我”也可以非“我”。
3.导语最后借《百年孤独》里的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也是想让学生去拓宽自己的思维,构建自己独持的文字王国。
二、关于主题:
“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唯一的主题式命题题目,可以说万人同题。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审题难度,每个学生回看成长,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在没有审题难度的情况下,就要看选材的高下。
三、关于选材——万人同题看选材,可人可事可万物
如第一点所说,题目中的“你”和“我”可以是万事万物,端看如何去融合。
对于学生来说,一般有如下三个选材方向:
“你”是“人”,“我”是学生的“本我”。
“你”可以是自己、父母、同学、朋友、对手、因某事而遇到的陌生人……,总之,是叙写与“本我”发生过一些交集,且让“本我”变得更好的的“你”。
“你”是“事”。
可以是自己经历,或旁观他人经历的正能量之事;也可以是自己经历,或旁观他人经历的负能量之事,反向立意,自错而后自省,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此种种,不一而论。
“你”是“物”。
类似“托物言志”文。这个亦有法可寻。
总之,“你”“我”皆从这天地间万事万物中来。
四、关于我的构思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树”为叙述视角。通过叙写“小树苗被遗弃却不放弃”的命运轨迹,来表达自己一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感激:感激被遗弃在犄角旮旯,感激阳光,感激暴风雨,感激过往中所有的风刀霜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