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从没见过真正的自己——读《画知道答案》

故去已近一千年的苏东坡,估计绝难想到自己的名字会被社会学家用来命名一种现象——“苏东坡效应”。

皆因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座山中,却偏偏不知道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是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这种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古希腊圣城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东方哲学追求的则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从哲学诞生以来,“我是谁”便是一个千古难题。

如果我说给你一张空白的纸,让你在上面写写画画,寥寥数笔就能了解你的人格、情绪、与周围人的关系,是否有些神奇到不真实?

先别着急,翻开这本《画知道答案》,也许会有令人惊叹的答案。

作者是被称作中国绘画心理学第一人的心理学博士严虎。

他曾参加央视的《挑战不可能》节目,在20个二年级小朋友中猜出3个作画的人,一战成功,成为总决赛挑战王候选人。相信看完那期节目的人,都会被严虎老师神乎其技的绘画分析技能所折服,鸡皮疙瘩掉满地。

完成挑战所依赖的,便是神奇的“读心术”绘画心理学——通过绘画探析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情绪状态、压力状态甚至行为。

以绘画探析人的心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方向。从认识自己的角度来讲,涂鸦或者绘画,是我们从孩提时便会的技能。这其实无关乎绘画基础,哪怕是随意的涂鸦,都隐含着丰富的潜意识信息。

如果说看完节目后仍抱有神秘主义似的怀疑的话,拿到书的第一反应便是亲自上手一试——拿起笔画画看。

按照第一章的引导,在限定好的画框中为自己画一幅人物像,来分析自我成熟度和认知水平。

然后按照翻到人物画解析部分,作者罗列了最常见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从完整度(要素是否齐全、细节是否完整)、协调度(比例是否合适)、逻辑度(位置是否合理、着装是否完整、有无层次感)三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告诉我们如何排除防御和应付心态及美术功底的影响。

一拍脑门!原来如此。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投射测验”,绘画心理学刚诞生的时候其实就是用来测试认知能力的,通过一幅简单的人物画就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智商程度有个大致的判断。

严虎老师如是说:

“如果画面过小,可能意味着你缺乏安全感;

如果画面过于分散,可能意味着你渴望依赖支持自己的人;

如果绘画时间过长,可能意味着你的防御过强;

五官代表着自我认同。肩膀与宽肩或方肩,象征一个人肩负着责任。大而清晰的人物体现出力量感充沛。画面细致的人为人更谨慎、考虑事情更周全。又长又粗壮的四肢代表一个人更勤奋……”

根据解析再反思自己作画时的感受,时而有恍然大悟之后的快慰。

“呵!原来如此!”

荣格说,40岁前,有多少人没见过真正的自己? 看见即疗愈,最真实的你不是在别人的话里,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画里。 

不需要求按小时收费的心理医生,不需要啃艰涩难懂的心理学巨著。简单的几笔,学一点绘画心理分析法,我们便有了绕过“苏东坡效应”,向真实的自己靠近的可能。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通过绘画分析出的结果,跟我们认为的自己有着巨大的区别,这又是为何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客我来源于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得知的他人对自身的反馈、态度和期待,而主我则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分析。一个人活得是否快乐,正是与这两者的统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你所认为的自我,很可能是别人眼中的你给你的反馈,而并非真实的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得思考如何提高自我统一性了。

边读边画,层层解密,细细思考,就像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于是一画便不可收拾,一路涂抹了下去。

从树木画里辨识情绪、从动力画里解读与周围人的关系、从壶像画了解自己如何面对困境、从添加画里看看我们的未来。一共是20个经典问题,5个篇目,几乎能涵盖认识自己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方方面面。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有没有假装快乐?有焦虑倾向吗?意志力如何?消费观还健康吗?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通过一幅幅画,让潜意识的河流在手中涓涓流淌,回答有关自己的人生命题。从一棵树中看超我、本我、自我的关系,跟维克多·弗兰克尔学会怎么活出生命的意义,跟戴尔·卡耐基学会怎样解除忧虑。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绘画心理更多的是存在于艺术治疗、心理咨询等专业领域中,而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绘画心理同样适合于普通大众:

“如果你在想获得更多的提升,让绘画帮助你,发现你的潜力、发现你独有的特质,并且有效地发挥和利用他们,同时,提高你理解与满足他人期待的能力;

如果你处在焦虑、挫败的情绪之中,无法调动内心的资源,通过绘画,快速识别和调节情绪,让自己可以用更自如的状态,应对当前的困境;

如果你想要更好地了解孩子、与爱人的关系更加紧密,澄清你与他人的关系,你也可以用到绘画心理。”

学习一些绘画心理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走进冰山之下的内心世界,认清自己的人格底色。当掌握了最基本的方法,或许“学有余力”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去帮别人进行分析,将成为一种朋友间亲密且有趣的互动。

就像马克·李维的“温情三部曲”之一《偷影子的人》的主人公一样,拥有“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的心事”的本领,是我们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能力,典型如好莱坞电影《偷听女人心》,将这一技能通过科幻发挥到极致。

所以,看完《画知道答案》后,在那些百无聊赖的时刻,拿起一张白纸掏出一支笔,让我们来画一幅画如何?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多少人,从没见过真正的自己——读《画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