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东物流 吴云阔
1 前言
Vue3已经正式发布了一段时间了,各种生态已经成熟。最近使用taro+vue3重构冷链的小程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开发和使用,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总的来说,Vue3无论是在底层原理还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源码层面来说,使用Proxy代替Object.defineProperty的API,一个是代理的对象,一个是递归监控的属性,从而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也解决了对象动态属性增加、数组改变监听上的缺陷;对diff算法进行优化,增加了静态标记,大大提高了Vue的执行效率;还有静态提升、事件监听缓存等一系列提升效率的手段。
从应用层面来说,主要的改变是将option API改成了composition API(组合式API),在业务中抛弃data、methods、生命周期函数隔离开的开发方式,使代码相对于业务有更强的聚合性,在代码开发、代码阅读、代码维护方面对于开发者都是更加友好。
对于typescript有了更好的支持,我们知道,对于大型的前端项目来说,使用typescript的类型校验,能使前端项目有更强的健壮性,这也使得Vue3对于大型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更强的质量保证。
2 组合式API
所谓的组合式API,将Vue2中的data、methods、生命周期、数据监听等option,都封装成钩子函数,然后组合到setup函数中,其核心就在于setup函数。setup函数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使用这些新增的组合式API,并且这些API只能在setup函数中使用。
setup函数执行的时机是,props初始化之后,beforeCreate函数执行之前,所以在执行setup时,还没有初始化Vue实例,因此在setup中不能使用this对象。setup函数的返回值会被注入到Vue实例中,供Vue组件使用,所以任何数据想在Vue组件的模板中使用,必须在setup函数中return出去。
组合式API的组合,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的意思是,将某一业务相关数据和处理逻辑放到一起,这是一种关注点的聚合,更方便我们编写代码、处理业务逻辑,并且能更聚焦业务逻辑,更方便我们看代码。第二层面的意思,当某个组件的业务逻辑足够复杂,setup中的代码足够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setup内部,进一步提取相关的一块业务,使代码逻辑更加清晰,做到了进一步的聚合作用。
如下面代码所示,将业务代码块A抽出来,则代码块A中return出来的数据就可以在组件中使用:
// 组件
import functionA from 'A'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name: 'componentName',
setup() {
...functionA()
}
})
// 代码块A
export default () => {
return {
a: 1
}
}
3 响应式API
在Vue3中响应式API,主要体现在ref和reactive两个函数。对于响应式API,想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增加响应式API,第二个是响应式API函数ref和reactive的异同点。
3.1 为什么增加响应式API
在Vue2中所有数据都写在data的option中,data中的数据都是响应式的,这样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常量数据本身不需要监听,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在Vue3中增加了响应式API,只需要对需要动态更新dom的数据进行响应式,不需要动态更新dom的数据不进行响应式处理,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资源。这里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写代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一下,哪些数据需要进行响应式绑定,哪些数据不需要进行响应式绑定,而不是一股脑的全给绑定上,这样即使代码逻辑不能很清晰易懂,并且也会影响执行效率(写惯了Vue2的同学需要注意)。
3.2 ref和reactive的异同点
在了解了为什么要增加响应式API后,我们发现Vue3提供了两个响应式API函数,ref和reactive。为什么会提供两个API呢? 一个不就可以了吗?那么这两个API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使用层面,ref绑定的数据,需要使用[data].value进行数据更改。而reactive绑定的数据需要使用[data].[prpoerty]的方式进行数据更改。在使用场景方面,一般的,单个的普通数据,我们使用ref来定义响应式。而复杂数据,如:表单数据对象、某一模块的一组数据等,使用reactive来定义响应式。
那么,对象是不是必须用reactive来定义呢? 其实不是的,都可以。官方说法是:可以根据自身习惯使用不同的API。其实,我觉得,他们是有各自的使用场景的,ref更强调的是数据Value的改变,reactive更强调的是数据中某一属性的改变。
4 treeShaking思想
当 Javascript 项目达到一定体积时,将代码分成模块会更易于管理。但是,当这样做时,我们最终可能会导入实际上未使用的代码。Tree Shaking 是一种通过消除最终文件中未使用的代码来优化体积的方法。
Vue3使用了tree shaking的方法,将组件以及其所有的生命周期函数等方法进行分开,如果在组件中使用的代码将不会出现在最终的打包文件中,如此,会减少大大Vue3项目的打包体积。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4.1 生命周期函数的使用方法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name: 'Gift',
setup() {
const counter = ref(0);
onMounted(() => {
// 处理业务,一般进行数据请求
})
return {
counter
}
}
})
4.2 Vuex的使用方法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name: 'Gift',
setup() {
const counter = ref(0);
const store = useStore();
const storeData = computed(() => store); // 配合computed,获取store的值。
return {
counter,
storeData
}
}
})
4.3 Router的使用方法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import { useRouter } from "vue-router";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name: 'Gift',
setup() {
const counter = ref(0);
const router = useRouter();
const onClick = () => {
router.push({ name: "AddGift" });
}
return {
counter,
onClick
}
}
})
5 关于Typescript的使用
这一部分是关于Ts的内容,不过它与Vue3的开发息息相关。Vue3整体是使用Ts写的,因此,开发Vue3的项目需要使用Ts,所以,我们还是要了解TS的。
关于Ts的使用这里就不在细说了,在这里想说的的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是如何组织Ts代码的。通过对TS的大量使用,我的一个体会是:Ts的核心思维是先关注数据结构,在根据数据结构进行页面开发。而以前的前端开发模式是,先写页面,然后再关注数据。
比如说,我们要开发一个页面,我们可能需要先定义一些interface。开发页面的时候我们要关注:页面数据的interface、接口返回数据的类型、请求参数的类型等等。
下面是开发一个列表页面的例子:
// 这是列表中每一项的数据类型
interface IDataItem {
id: string | number;
name: string;
desc: string;
[key: string]: any;
}
// 接口返回值类型, 一般来说,我们不确定接口返回的数据的类型,因此使用泛型
interface IRes
{ code: number;
msg: string;
data: T
}
// 口返回数据类型定义
interface IDataInfo {
list: Array
; pageNum: number;
pageSize: number;
total: number;
}
// 请求
export const getDatalist = (
params: Record
): Promise
> => { return Http.get("/api/data/list", params);
};
如上面代码,当我们的interface定义完成后,我们的页面数据基本都已清楚,直接写页面就会清晰很多,且出错概率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