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教育的目的》(1—21)

        书的封面明确了此书的宗旨所在: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现之路。跟其他教育的目的不一样,这使我眼前一亮,我对这个解释非常赞同,不空洞,一针见血指出本质,非常实在并且具体。

“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就教育而言,充斥呆滞思想的教育不仅没有用处,而且最大的害处是具有腐蚀性,进而这种腐蚀性发展成为劣根性。”

这两句话,我印象深刻,这就对作为家长的我和孩子们同时提出要求:

1.家长的适时放手。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就算是之后谈到的枯燥的解方程和代数之类的,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唯有改变我们理解问题的视角,多带孩子玩,在玩中摸索里边的道理和规律,我就想到之前看过一个故事,好多小孩在一起进行小手工,但是碍于没有胶带进行不下去,这时其中一个孩子就想到了用大米代替胶带,大家想想,如果不是家庭宽松的环境,家长的放手我想他肯定不会有大米粘粘的经验。

2.“会玩”是一种艺术。

要培养孩子一颗要玩、会玩的心,之前想让小人儿学钢琴,问了一个亲戚,说几岁适合学,这个亲戚也是很实在“三岁太小,让孩子玩几年吧,等大班或小学再开始学也不晚”。可能她知道其中的枯燥,所以在孩子该玩的年纪让他尽情的玩也是一种正确的理念。

3.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在的教育把原本带有棱角的孩子硬生生的培养成圆圆的统一的娃,真是悲哀,没办法,教育体制原因,虽然比以前好非常多,但是离我们所向往的理想的教育的模样还差很多,我们要做的就是肯定孩子的每一个想法,并且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做事情来支撑、验证自己的想法。培养有自己的思想,不受别人影响,最起码要做到“流言止于智者”。

4.做人和学历是两回事。

自我发现最重要的应该是12岁之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所以做个明事理的妈妈比说教管用100倍,并且要教育孩子高学历只是你的一个平台,无论干什么都要做个诚实、讲道理的人。

        对于现在的“课程”,虽然书本上说小学阶段学的是“综合课程”,但是仔细分析我们所教的这六年,语文和数学,数学和科学,语文和道法,以及他们四者之间真的有很紧密的联系吗?虽然学科间联系不是特别紧密,但是每一个独立的学科和生活是越来越紧密,这就给我们了很明确的方向,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的越好孩子们掌握的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读《教育的目的》(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