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框架篇
轻量级框架:只关注视图层,是一个构建数据的视图集合,大小只有几十kb;
简单易学:国人开发,中文文档,不存在语言障碍 ,易于理解和学习;
双向数据绑定:保留了angular的特点,在数据操作方面更为简单;
组件化:保留了react的优点,实现了html的封装和重用,在构建单页面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视图,数据,结构分离:使数据的更改更为简单,不需要进行逻辑代码的修改,只需要操作数据就能完成相关操作;
虚拟DOM:dom操作是非常耗费性能的,不再使用原生的dom操作节点,极大解放dom操作,但具体操作的还是dom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方式;
运行速度更快:相比较与react而言,同样是操作虚拟dom,就性能而言,vue存在很大的优势。
总共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载入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后。
创建前/后:在beforeCreate阶段,vue实例的挂载元素el和数据对象data都为undefined,还未初始化。在created阶段,vue实例的数据对象data有了,el和数据对象data都为undefined,还未初始化。
载入前/后:在beforeMount阶段,vue实例的$el和data都初始化了,但还是挂载之前为虚拟的dom节点,data.message还未替换。在mounted阶段,vue实例挂载完成,data.message成功渲染。
更新前/后:当data变化时,会触发beforeUpdate和updated方法
销毁前/后:在执行destroy方法后,对data的改变不会再触发周期函数,说明此时vue实例已经解除了事件监听以及和dom的绑定,但是dom结构依然存在
对象为引用类型,当复用组件时,由于数据对象都指向同一个data对象,当在一个组件中修改data时,其他重用的组件中的data会同时被修改;而使用返回对象的函数,由于每次返回的都是一个新对象(Object的实例),引用地址不同,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v-if和v-show看起来似乎差不多,当条件不成立时,其所对应的标签元素都不可见,但是这两个选项是有区别的:
1、v-if在条件切换时,会对标签进行适当的创建和销毁,而v-show则仅在初始化时加载一次,因此v-if的开销相对来说会比v-show大。
2、v-if是惰性的,只有当条件为真时才会真正渲染标签;如果初始条件不为真,则v-if不会去渲染标签。v-show则无论初始条件是否成立,都会渲染标签,它仅仅做的只是简单的CSS切换。
支持缓存,只有依赖数据发生改变,才会重新进行计算
不支持异步,当computed内有异步操作时无效,无法监听数据的变化
computed 属性值会默认走缓存,计算属性是基于它们的响应式依赖进行缓存的,也就是基于data中声明过或者父组件传递的props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的值
如果一个属性是由其他属性计算而来的,这个属性依赖其他属性,是一个多对一或者一对一,一般用computed
如果computed属性属性值是函数,那么默认会走get方法;函数的返回值就是属性的属性值;在computed中的,属性都有一个get和一个set方法,当数据变化时,调用set方法。
不支持缓存,数据变,直接会触发相应的操作;
watch支持异步;
监听的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最新的值;第二个参数是输入之前的值;
当一个属性发生变化时,需要执行对应的操作;一对多;
监听数据必须是data中声明过或者父组件传递过来的props中的数据,当数据变化时,触发其他操作,函数有两个参数:
immediate:组件加载立即触发回调函数执行
watch: {
firstName: {
handler(newName, oldName) {
this.fullName = newName + ' ' + this.lastName;
},
// 代表在wacth里声明了firstName这个方法之后立即执行handler方法
immediate: true
}
}
deep: deep的意思就是深入观察,监听器会一层层的往下遍历,给对象的所有属性都加上这个监听器,但是这样性能开销就会非常大了,任何修改obj里面任何一个属性都会触发这个监听器里的 handler
watch: {
obj: {
handler(newName, oldName) {
console.log('obj.a changed');
},
immediate: true,
deep: true
}
}
优化:我们可以使用字符串的形式监听
watch: {
'obj.a': {
handler(newName, oldName) {
console.log('obj.a changed');
},
immediate: true,
// deep: true
}
}
这样Vue.js才会一层一层解析下去,直到遇到属性a,然后才给a设置监听函数。
vue文件的一个加载器,跟template/js/style转换成js模块。
vue实现响应式并不是数据发生变化后dom立即变化,而是按照一定的策略来进行dom更新。
nextTick 是在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在修改数据之后使用nextTick,则可以在回调中获取更新后的 DOM
当Vue用 v-for 正在更新已渲染过的元素列表是,它默认用“就地复用”策略。如果数据项的顺序被改变,Vue将不是移动DOM元素来匹配数据项的改变,而是简单复用此处每个元素,并且确保它在特定索引下显示已被渲染过的每个元素。
为了给Vue一个提示,以便它能跟踪每个节点的身份,从而重用和重新排序现有元素,你需要为每项提供一个唯一 key 属性。key属性的类型只能为 string或者number类型。
key 的特殊属性主要用在Vue的虚拟DOM算法,在新旧nodes对比时辨识VNodes。如果不使用 key,Vue会使用一种最大限度减少动态元素并且尽可能的尝试修复/再利用相同类型元素的算法。使用key,它会基于key的变化重新排列元素顺序,并且会移除 key 不存在的元素。
vue.js 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的监听回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需要observe的数据对象进行递归遍历,包括子属性对象的属性,都加上setter和getter这样的话,给这个对象的某个值赋值,就会触发setter,那么就能监听到了数据变化
2、compile解析模板指令,将模板中的变量替换成数据,然后初始化渲染页面视图,并将每个指令对应的节点绑定更新函数,添加监听数据的订阅者,一旦数据有变动,收到通知,更新视图
3、Watcher订阅者是Observer和Compile之间通信的桥梁,主要做的事情是:①在自身实例化时往属性订阅器(dep)里面添加自己②自身必须有一个update()方法③待属性变动dep.notice()通知时,能调用自身的update()方法,并触发Compile中绑定的回调,则功成身退。
4、MVVM作为数据绑定的入口,整合Observer、Compile和Watcher三者,通过Observer来监听自己的model数据变化,通过Compile来解析编译模板指令,最终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间的通信桥梁,达到数据变化 -> 视图更新;视图交互变化(input) -> 数据model变更的双向绑定效果。
通过props传递
父组件:
子组件: props['value'],接收数据,接受之后使用和data中定义数据使用方式一样
在父组件中给子组件绑定一个自定义的事件,子组件通过$emit()触发该事件并传值。
父组件:
子组件: this.$emit('receive','传递的数据')
通过中央通信 let bus = new Vue()
A:methods :{ 函数{bus.$emit(‘自定义事件名’,数据)} 发送
B:created (){bus.$on(‘A发送过来的自定义事件名’,函数)} 进行数据接收
通过vuex
我们在父组件给子组件传值的时候,可以指定该props的默认值及类型,当传递数据类型不正确的时候,vue会发出警告
props: {
visible: {
default: true,
type: Boolean,
required: true
},
},
首先,组件可以提升整个项目的开发效率。能够把页面抽象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解决了我们传统项目开发:效率低、难维护、复用性等问题。
然后,使用Vue.extend方法创建一个组件,然后使用Vue.component方法注册组件。子组件需要数据,可以在props中接受定义。而子组件修改好数据后,想把数据传递给父组件。可以采用emit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先转化成AST树,再得到的render函数返回VNode(Vue的虚拟DOM节点),详细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compile编译器把template编译成AST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即 源代码的抽象语法结构的树状表现形式),compile是createCompiler的返回值,createCompiler是用以创建编译器的。另外compile还负责合并option。
然后,AST会经过generate(将AST语法树转化成render funtion字符串的过程)得到render函数,render的返回值是VNode,VNode是Vue的虚拟DOM节点,里面有(标签名、子节点、文本等等)
css的预编译,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npm 下三个loader(sass-loader、css-loader、node-sass)
第二步:在build目录找到webpack.base.config.js,在那个extends属性中加一个拓展.scss
第三步:还是在同一个文件,配置一个module属性
第四步:然后在组件的style标签加上lang属性 ,例如:lang=”scss”
特性主要有:
可以用变量,例如($变量名称=值)
可以用混合器,例如()
可以嵌套
当在项目中直接设置数组的某一项的值,或者直接设置对象的某个属性值,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页面并没有更新。这是因为Object.defineprototype()限制,监听不到变化。
解决方式:
this.$set(你要改变的数组/对象,你要改变的位置/key,你要改成什么value)
this.$set(this.arr, 0, "OBKoro1"); // 改变数组
this.$set(this.obj, "c", "OBKoro1"); // 改变对象
数组原生方法触发视图更新,vue可以监听到数组原生方法导致的数据数据变化
splice()、 push()、pop()、shift()、unshift()、sort()、reverse()
意思是使用这些方法不用我们再进行额外的操作,视图自动进行更新。推荐使用splice方法会比较好自定义,因为splice可以在数组的任何位置进行删除/添加操作
.stop:阻止冒泡
.prevent:阻止默认行为
.self:仅绑定元素自身触发
.once: 2.1.4 新增,只触发一次
passive: 2.3.0 新增,滚动事件的默认行为 (即滚动行为) 将会立即触发,不能和.prevent 一起使用
.sync 修饰符
从 2.3.0 起vue重新引入了.sync修饰符,但是这次它只是作为一个编译时的语法糖存在。它会被扩展为一个自动更新父组件属性的 v-on 监听器。示例代码如下:
会被扩展为:
bar = val">
当子组件需要更新 foo 的值时,它需要显式地触发一个更新事件:
this.$emit('update:foo', newValue)
先给标签设置一个ref值,再通过this.$refs.domName获取,例如:
const dom = this.$refs.test
是可以的,来个例子:
这两个都是用来存放项目中所使用的静态资源文件。
两者的区别:
assets中的文件在运行npm run build的时候会打包,简单来说就是会被压缩体积,代码格式化之类的。打包之后也会放到static中。
static中的文件则不会被打包。
建议:将图片等未处理的文件放在assets中,打包减少体积。而对于第三方引入的一些资源文件如iconfont.css等可以放在static中,因为这些文件已经经过处理了。
很多时候,我们封装了一个子组件之后,在父组件使用的时候,想添加一些dom元素,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slot插槽了,但是这些dom是否显示以及在哪里显示,则是看子组件中slot组件的位置了。
使用vue开发时,在vue初始化之前,由于div是不归vue管的,所以我们写的代码在还没有解析的情况下会容易出现花屏现象,看到类似于{{message}}的字样,虽然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很短暂,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让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先:在css里加上以下代码
[v-cloak] {
display: none;
}
如果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则在根元素加上style="display: none;" :style="{display: 'block'}"
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它采用集中式存储管理应用的所有组件的状态,并以相应的规则保证状态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变化。Vuex 也集成到 Vue 的官方调试工具 devtools extension,提供了诸如零配置的 time-travel 调试、状态快照导入导出等高级调试功能。
第一步安装
npm install vuex -S
第二步创建store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Vue.use(Vuex);
//不是在生产环境debug为true
const debug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创建Vuex实例对象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rict:debug,//在不是生产环境下都开启严格模式
state:{
},
getters:{
},
mutations:{
},
actions:{
}
})
export default store;
第三步注入vuex
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const vm = new Vue({
store:store,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一共有5个核心属性,分别是:
state 唯一数据源,Vue 实例中的 data 遵循相同的规则
getters 可以认为是 store 的计算属性,就像计算属性一样,getter 的返回值会根据它的依赖被缓存起来,且只有当它的依赖值发生了改变才会被重新计算。Getter 会暴露为 store.getters 对象,你可以以属性的形式访问这些值.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todos: [
{ id: 1, text: '...', done: true },
{ id: 2, text: '...', done: false }
]
},
getters: {
doneTodos: state => {
return state.todos.filter(todo => todo.done)
}
}
})
store.getters.doneTodos // -> [{ id: 1, text: '...', done: true }]
mutation 更改 Vuex 的 store 中的状态的唯一方法是提交 mutation,非常类似于事件,通过store.commit 方法触发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count: 1
},
mutations: {
increment (state) {
// 变更状态
state.count++
}
}
})
store.commit('increment')
action Action 类似于 mutation,不同在于Action 提交的是 mutation,而不是直接变更状态,Action 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count: 0
},
mutations: {
increment (state) {
state.count++
}
},
actions: {
increment (context) {
context.commit('increment')
}
}
})
module 由于使用单一状态树,应用的所有状态会集中到一个比较大的对象。当应用变得非常复杂时,store 对象就有可能变得相当臃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Vuex 允许我们将 store 分割成模块(module)。
const moduleA = {
state: () =>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getters: { ... }
}
const moduleB = {
state: () =>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modules: {
a: moduleA,
b: moduleB
}
})
store.state.a // -> moduleA 的状态
store.state.b // -> moduleB 的状态
如果请求来的数据是不是要被其他组件公用,仅仅在请求的组件内使用,就不需要放入vuex 的state里。
如果被其他地方复用,这个很大几率上是需要的,如果需要,请将请求放入action里,方便复用。
从vuex中取的数据,不能直接更改,需要浅拷贝对象之后更改,否则报错;
用sessionstorage 或者 localstorage 存储数据
存储:sessionStorage.setItem( '名', JSON.stringify(值) )
使用:sessionStorage.getItem('名') ---得到的值为字符串类型,用JSON.parse()去引号;
也可以引入插件vuex-persist,使用方法如下: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vuex-persist
or
yarn add vuex-persist
引入
import VuexPersistence from 'vuex-persist'
先创建一个对象并进行配置
const vuexLocal = new VuexPersistence({
storage: window.localStorage
})
引入进vuex插件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plugins: [vuexLocal.plugin]
})
通过以上设置,在图3中各个页面之间跳转,如果刷新某个视图,数据并不会丢失,依然存在,并且不需要在每个 mutations 中手动存取 storage 。
在严格模式下,无论何时发生了状态变更且不是由mutation函数引起的,将会抛出错误。这能保证所有的状态变更都能被调试工具跟踪到。
在Vuex.Store 构造器选项中开启,如下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rict:true,
})
使用mapGetters辅助函数, 利用对象展开运算符将getter混入computed 对象中
import {mapGetters} from 'vuex'
export default{
computed:{
...mapGetters(['total','discountTotal'])
}
}
使用mapMutations辅助函数,在组件中这么使用
import { mapMutations } from 'vuex'
methods:{
...mapMutations({
setNumber:'SET_NUMBER',
})
}
然后调用this.setNumber(10)相当调用this.$store.commit('SET_NUMBER',10)
action 提交的是 mutation,而不是直接变更状态。mutation可以直接变更状态
action 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mutation只能是同步操作
提交方式不同
action 是用this.store.dispatch('ACTION_NAME',data)来提交。
mutation是用this.$store.commit('SET_NUMBER',10)来提交
接收参数不同,mutation第一个参数是state,而action第一个参数是context,其包含了
{
state, // 等同于 `store.state`,若在模块中则为局部状态
rootState, // 等同于 `store.state`,只存在于模块中
commit, // 等同于 `store.commit`
dispatch, // 等同于 `store.dispatch`
getters, // 等同于 `store.getters`
rootGetters // 等同于 `store.getters`,只存在于模块中
}
需要通过computed计算属性来转换。
// ...
computed: {
message: {
get () {
return this.$store.state.message
},
set (value) {
this.$store.commit('updateMessage', value)
}
}
}
Vue Router 是 Vue.js 官方的路由管理器。它和 Vue.js 的核心深度集成,让构建单页面应用变得易如反掌。包含的功能有:
嵌套的路由/视图表
模块化的、基于组件的路由配置
路由参数、查询、通配符
基于 Vue.js 过渡系统的视图过渡效果
细粒度的导航控制
带有自动激活的 CSS class 的链接
HTML5 历史模式或 hash 模式,在 IE9 中自动降级
自定义的滚动条行为
第一步安装
npm install vue-router -S
第二步在main.js中使用Vue Router组件
第三步配置路由
定义 (路由) 组件
路由组件可以是直接定义,也可以是导入已经定义好的组件。这里导入已经定义好的组件。如下
定义路由(路由对象数组)
定义路由对象数组。对象的path是自定义的路径(即使用这个路径可以找到对应的组件),component是指该路由对应的组件。如下:
实例化Vue Router对象
调用Vue Router的构造方法创建一个Vue Router的实例对象,将上一步定义的路由对象数组作为参数对象的值传入。如下
挂载根实例
第四步在App.vue中使用路由
在App.vue中使用标签来显示路由对应的组件,使用标签指定当点击时显示的对应的组件,to属性就是指定组件对应的路由。如下:
在router目录下的index.js文件中,对path属性加上/:id。使用router对象的params.id获取动态参数
常用的是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在跳转前进行权限判断。一共有三种:
全局导航钩子: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
组件内的钩子
单独路由独享组件
使用query方法传入的参数使用this.$route.query接受
使用params方式传入的参数使用this.$route.params接受
route为当前router跳转对象里面可以获取name、path、query、params等
router为VueRouter实例,想要导航到不同URL,则使用router.push方法
找到入口文件main.js里的new Vue(),必须使用router名,不能把router改成Router或者其他的别名
// 引入路由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s/router.js'
new Vue({
el: '#app',
router, // 这个名字必须使用router
render: h => h(App)
});
随着项目功能模块的增加,引入的文件数量剧增。如果不做任何处理,那么首屏加载会相当的缓慢,这个时候,路由按需加载就闪亮登场了。
webpack< 2.4 时
{
path:'/',
name:'home',
components:resolve=>require(['@/components/home'],resolve)
}
webpack> 2.4 时
{
path:'/',
name:'home',
components:()=>import('@/components/home')
}
import()方法是由es6提出的,动态加载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then方法的参数是加载到的模块。类似于Node.js的require方法,主要import()方法是异步加载的。
Vue路由在Android机上有问题,babel问题,安装babel polypill插件解决
使用@click.native。原因:router-link会阻止click事件,.native指直接监听一个原生事件
只用a标签,不使用button标签
使用button标签和Router.navigate方法
这个模块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此处不再整理(我太懒了)
学会了axios封装,世界都是你的
这个模块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此处不再整理(我太懒了)
手把手从零开始---封装一个vue视频播放器组件
mint-ui (http://mint-ui.github.io/#!/zh-cn)
Vant(https://youzan.github.io/vant/#/zh-CN/home)
VUX (https://vux.li/)
element-ui(https://element.eleme.cn/2.13/#/zh-CN/component/installation)
Ant Design of Vue(https://www.antdv.com/docs/vue/introduce-cn/)
Avue (https://avuejs.com/)
类型:String
默认:'/'
部署应用包时的基本 URL。默认情况下,Vue CLI会假设你的应用是被部署在一个域名的根路径上,例如https://www.my-app.com/。如果应用被部署在一个子路径上,你就需要用这个选项指定这个子路径。例如,如果你的应用被部署在https://www.my-app.com/my-app/,则设置publicPath为/my-app/
这个值也可以被设置为空字符串 ('') 或是相对路径 ('./'),这样所有的资源都会被链接为相对路径,这样打出来的包可以被部署在任意路径,也可以用在类似 Cordova hybrid 应用的文件系统中。
类型:boolean
moren:true
不允许打包时生成项目来源映射文件,在生产环境下可以显著的减少包的体积
注 Source map的作用:针对打包后的代码进行的处理,就是一个信息文件,里面储存着位置信息。也就是说,转换后的代码的每一个位置,所对应的转换前的位置。有了它,出错的时候,除错工具将直接显示原始代码,而不是转换后的代码。这无疑给开发者带来了很大方便
放置生成的静态资源 (js、css、img、fonts) 的 (相对于 outputDir 的) 目录,默认是'',
指定生成的 index.html 的输出路径(相对于outputDir)。也可以是一个绝对路径。默认是'index.html'
是否在每次保存时使用eslint检查,这个对语法的要求比较严格,对自己有要求的同学可以使用
css: {
//是否启用css分离插件,默认是true,如果不启用css样式分离插件,打包出来的css是通过内联样式的方式注入至dom中的,
extract: true,
sourceMap: false,//效果同上
modules: false,// 为所有的 CSS 及其预处理文件开启 CSS Modules。
// 这个选项不会影响 `*.vue` 文件。
},
本地开发服务器配置,此处直接贴上我常用的配置,以注释的方式介绍
devServer: {
//配置开发服务器
host: "0.0.0.0",
//是否启用热加载,就是每次更新代码,是否需要重新刷新浏览器才能看到新代码效果
hot: true,
//服务启动端口
port: "8080",
//是否自动打开浏览器默认为false
open: false,
//配置http代理
proxy: {
"/api": { //如果ajax请求的地址是http://192.168.0.118:9999/api1那么你就可以在jajx中使用/api/api1路径,其请求路径会解析
// http://192.168.0.118:9999/api1,当然你在浏览器上开到的还是http://localhost:8080/api/api1;
target: "http://192.168.0.118:9999",
//是否允许跨域,这里是在开发环境会起作用,但在生产环境下,还是由后台去处理,所以不必太在意
changeOrigin: true,
pathRewrite: {
//把多余的路径置为''
"api": ""
}
},
"/api2": {//可以配置多个代理,匹配上那个就使用哪种解析方式
target: "http://api2",
// ...
}
}
},
这是一个不进行任何 schema 验证的对象,因此它可以用来传递任何第三方插件选项,例如:
{
//定义一个全局的less文件,把公共样式变量放入其中,这样每次使用的时候就不用重新引用了
'style-resources-loader': {
preProcessor: 'less',
patterns: [
'./src/assets/public.less'
]
}
}
是一个函数,会接收一个基于 webpack-chain 的 ChainableConfig 实例。允许对内部的 webpack 配置进行更细粒度的修改。例如:
chainWebpack(config) {
//添加一个路径别名 假设有在assets/img/menu/目录下有十张图片,如果全路径require("/assets/img/menu/img1.png")
//去引入在不同的层级下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这时候向下方一样定义一个路劲别名就很实用了
config.resolve.alias
//添加多个别名支持链式调用
.set("assets", path.join(__dirname, "/src/assets"))
.set("img", path.join(__dirname, "/src/assets/img/menu"))
//引入图片时只需require("img/img1.png");即可
}
参考:
1、Vue常见问题总结 https://blog.csdn.net/qq_27674439/article/details/99449197
2、vue常见面试题 https://zhuanlan.zhihu.com/p/92407628
3、vuex官网 https://vuex.vuejs.org/zh/
4、Vuex面试题汇总 https://juejin.im/post/5dba91e4518825647e4ef18b
5、Vue CLI官网 https://cli.vuejs.org/zh/
欢迎关注「前端瓶子君」,回复「交流」加入前端交流群!
欢迎关注「前端瓶子君」,回复「算法」自动加入,从0到1构建完整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体系!
在这里,瓶子君不仅介绍算法,还将算法与前端各个领域进行结合,包括浏览器、HTTP、V8、React、Vue源码等。
在这里(算法群),你可以每天学习一道大厂算法编程题(阿里、腾讯、百度、字节等等)或 leetcode,瓶子君都会在第二天解答哟!
另外,每周还有手写源码题,瓶子君也会解答哟!
》》面试官也在看的算法资料《《
“在看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