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内部的派系以及派系斗争史

由于刘备创业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颠沛状态,到处投靠,到处流浪,所以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也是全国各地的都有。这些人后来构成了蜀国的五大派系集团。分别是元老派,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凉州派系。派系集团互相有争斗,派系内部其实也有争斗。给蜀国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1、初创团队的元老派系,短暂的辉煌便归于沉寂

最初跟着刘备创业并战斗的人,自然是元老派,元老派以关羽,张飞为首,后来又加入了糜氏兄弟,孙乾,简雍,赵云,陈到,刘琰等人。关羽,张飞是刘备创业时的左脖右臂,糜氏兄弟给刘备提供了资金支持还是大舅哥,可以说是大股东一系的。

这批人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或称帝时,也是自然占据了高位。拥有着绝对的权力和地位,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些人,除了赵云,陈到,刘琰外都没活过刘备。他们的下一代呢,不仅仅是凋零,而且岁数还小。所以到了刘备死后,就没有身在高位掌权的。仅有一个刘琰,还算位居高位,还自己过于偏执好斗,最后还甚至怀疑老婆和后主刘禅有染而大闹一通,结果被后主诛杀。

在蜀汉后期,这一批人的后代,既没有见之于政坛,也没有在军界混出什么名头。基本远了蜀国的核心政治圈,也远离了蜀汉后期的派系斗争。

2、荆州派系的崛起并长期主导着蜀国的政治运行

刘备在荆州呆的时间足够长,并且也足够稳定,所以在这里收了非常多的人才。前期有诸葛亮,等到赤壁之战后,又陆续收了马良,马谡,黄忠,魏延,蒋琬,杨仪,费祎等人,这批人里,有文有武,实力非凡。在蜀国的政坛高位也占据了足够长的时间,

蜀汉前期的派系斗争,是在元老派和荆州派之间展开的,刘备收了诸葛亮,自此天天和诸葛亮讨论工作,于是引起了关羽和张飞的不满。最终经过刘备的调解,加上诸葛亮自身出色的后勤工作,也得到了关,张的认可。最终双方完全配合。

等到刘备称帝,开始论功行赏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关羽听说自己和黄忠并列的时候,直接说,把我和一个死老头放在一起,这不是侮辱我吗,甚至一度都不想接受封赏。好在有费诗巧舌,劝住了关羽。

第三次是在汉中太守的选拨上,刘备用了魏延,但是没有用张飞,让人一度以为这是刘备在通过提拔荆州派系,压制张飞,压制元老派。不管这个是不是真的,但后来因为元老们在那几年里一个接一个的死亡。荆州派系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3、东州派系的崛起与没落

之所以叫东州派系,是因为这些人来自于益州以外的地区,尤其是荆州地区。东州派系以法正,李严为首,还有孟达,吴懿、费观等人。东州派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非本地派系,按说应该和荆州派系联合压制本地派系的,但事实是他们和荆州派系的争斗也是很厉害。

最初的东州派系的人,从荆州等地来到益州,本身就是刘璋用来压制益州本地势力用的。东州和益州本地势力一直就存在争斗。

在刘备与刘璋正式决裂,并且率军南下的时候,益州派系和东州派系的表现还是有所区别的。“东州士”表现得明显不如益州本土大户有节操,尤其是吴懿、费观、李严等人相继投降,让刘备的实力越战越强。总体来说,“东州士”更加欢迎刘备统治益州,刘备消灭刘璋后也给予“东州士”比较高的地位,益州政权进入了新的篇章。

刘备最初到了益州后,也是大力提拔东州派,以达到压制益州派以及荆州派的目的。

他首先是把法正带在了身边,作为第一军事谋士。

而诸葛亮呢,此时是作为后勤保障的,当然了,诸葛亮做得也非常的好,史书上说刘备在征战中是“足兵足粮”,这为他后来在托孤过程中,拿到托孤第一人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又接受法正的意见,娶了寡妇吴夫人(吴懿的妹妹),和东州进行联姻。

东州一时风头大有压过荆州派的情况。

但是很快的,法正去世了,孟达在关羽麦城之败时,投降了曹魏。

于是,刘备在夷陵战败后,托孤时,只能是选择了诸葛亮挑大梁,李严当副手。

紧接着,费观也病死了,东州派此时基本上就剩下了李严孤军一人。后来的李严在和诸葛亮争权中,落于下风,还由于自己 工作的不谨慎,被抓住把柄,完全废为平民。尽管其子李丰依然为官,但已经沦为荆州集团的附庸。东州派至此基本上退出蜀国高层。

后来,诸葛亮死后,李严忧愤地说:“再也没人能启用我了!”,然后也是郁闷而死。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作为东州派,益州本地派系肯定是不会提拔他。

4、荆州派系的几次内斗

东州派系没落后,益州派系此时还没有兴起,但是荆州派系内部却先起了争斗。

诸葛亮在的时候,还没有那么明显。

只是在他第一次北伐之时,因为急于让马谡建功,而让马谡去守街亭,结果马谡在街亭的失误,导致了整体的失败,最后迫于其他集团的压力,只能自断其臂,杀掉了马谡。

后来当诸葛亮一死,魏延和杨仪,两个荆州集团的重要人物,马上开始了内斗。

魏延先是要自己独立去伐魏,接着,又阻止大军撤退。然后杨仪和魏延分别向刘禅上表称对方谋反。结果是,更加孤立的魏延被大多数人不认可,最终杨仪获胜,追杀了魏延。

而杨仪接下来,却因为觉得自己获得的地位不相称,从而对刘禅表示出不满,最后的蒋琬,费祎也帮不了他了,被废为平民,后来被杀。

但即使这样,荆州派依然强大。蒋琬,费祎先后执政长达二十余年。

此处还有一个姜维,姜维虽然是凉州人,但是他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从内心上,和荆州派系是更加亲切的。

但是到了费祎执政期间,和姜维却是矛盾重重,费祎坚持休养生息,停止北伐,而守着诸葛亮复汉信条的姜维却是一直要求北伐。就这两,两人相互扯皮了好几年。

最终,随着费祎的死(有人怀疑是姜维所为,因为费祎是被刺客刺死的,而这个刺客,之前是魏国人,投降蜀国后曾经在姜维府上很长时间),姜维北伐的思想,重新占据地位,姜维再一次开始北伐。

荆州派系的最后一次内斗发生在蜀汉灭亡前。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开始获得权利后,他也反对姜维的北伐,一度联合益州派的人士,要求把姜维替换掉。

不过此事刘禅并没有同意。没过多久,钟会邓艾伐蜀,诸葛瞻前去迎敌,直接在绵竹大败,本人也战死了,把蜀国残存的一点希望也断送掉了。

5、益州派的反击

益州派是蜀国当地的本地人士。前期有黄权,李恢等,后期则是以大儒谯周为首,

黄权在刘备取汉中时,有谋略之功。但是后来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转投了魏国。

李恢在更多的时候,是在地方上发挥作用。

在诸葛亮生前,益州派由于刘备的打击,由于诸葛亮的打压,一直处于劣势。但随着诸葛亮的去世,他们开始发动反击。

就在诸葛亮死后,还没发丧呢,李邈上书刘禅,诋毁诸葛亮,说诸葛亮有谋反之心,刘禅不应该这么尊敬他。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刘禅的震怒以及其他荆州派人士的大力反击,最终李邈被下狱处死。

益州本地派反击的第一枪因为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而哑火,后来益州派一直在沉寂中,到了蜀国后期渐渐占据了上风。

蜀国后期,元老派的二代本身也比较人少,还由于断代,没能拿到实权。荆州派的人也渐渐地死得差不多了。而人家本土益州派却不断地有新生势力补充进来。于是他们就渐渐占据了上风。

于是,大儒谯周凭着文化,升到了九卿。黄皓凭着讨好刘禅,把持了朝政。益州派人士也构成了蜀汉投降派的主力。

谯周反对姜维北伐,最后还力劝刘禅投降。和平统一。

而黄皓呢,为了权力,想要替换姜维,同时还利用鬼神说,让蜀国放弃了该有的防守,以至于成全了邓艾从小道的突进。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姜维最后一次和益州派的反击,他建议刘禅杀掉黄皓,但刘禅没有同意,姜维考虑到此时黄皓势力的强大,最后都一直不敢再回成都。

6、靠边站的凉州派

凉州派说实话,不严格能算作派系,主要代表人物就是马超,马岱。姜维虽然出身凉州,但是他更应该被划入荆州派系。

马超在刘备夺益州的关键时刻前来投靠,算是帮了刘备一个大忙,并且也有诸侯的身份,所以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劝进表排第一。但是这样的人,刘备是不敢用的,所以,马超的后来几年,就是老老实实的在边地镇守。兵权也没多少。最后还在刘备之前就死了。

马岱是马超的弟弟,在蜀国,靠着马超的关系,也就混个二流将军而已。前期是跟着诸葛亮北伐的,并在杨仪与魏延内斗时支持了杨仪。但后来史书就不见了踪迹。估计是没几年就去世了。

蜀国的内斗,最终导致蜀国的国力日衰。最终没逃过被灭的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时期蜀国内部的派系以及派系斗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