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诵读经典的必备技能——不要再背诵了!

何谓经典?

凡是能经受起历史的淘汰,依旧能留下来,还是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启发人们进一步行动的,都是经典。

所以,流传的越久远的,经典性就越强。

以中国文化言:四书五经,是经典。孙老庄是经典。当然经典也在不断生成中,也越来越多,比如《史记》是经典,《文选》也是经典,《坛经》是经典,《近思录》是经典,《周易参同契》是经典,《黄帝内经》是经典,《传习录》是经典,《文史通义》是经典。

不论经典如何的多,都是具体而实际的,理在事中,情在事中,不可强分。

可以说,每本经典,都是记载着一个个生动有效的案例,供你学习、效仿,最终可以改变的气质,提升智慧,而不是成了一个书虫,只会背书。

正如程子所警戒的:“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之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根本来说,读任何一本经典,都要如此。把经典的道理完全内化到自己身心上来,进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现在问题来了,按照最新的学习理论,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做中学”,是亲身经历一番,才能真的学会。而那些只是看书的学习,效果一般最差,尤其是那种靠背诵为主的学习。

当然,次有效的学习是“说中学”,即把学的内容,想尽一切办法跟别人讲一遍,能让别人懂得,就算学会了。如果发现自己讲不下了,或别人不懂得,就回头再去学。古人所谓的“讲学”跟这个方法类似。

现在只是读经典,只是读书,也不去做,不去说,怎么把其内容内化到身心世界呢?进而使自己变化气质呢?

其实,古人早就开发出一套读经典的方法,历史证明其方法,非常有效。我称其之为“游泳法”,或者叫做“想中学”。

这套方法,通过朱子的总结而大明于世,但是后来被程式化,人们图简单,只是背诵。背诵不符合朱子本意,而且是严重的扭曲,不得不反对。

人们为什么喜欢背诵?

我想原因不外乎:急躁和显摆。

所谓急躁,就是想快点学会,同时又没耐心仔细理解,干脆把里面的内容通通背下来,好像把这些文字装到脑袋里面,就是自己的了。这不是自我欺骗吗?按这个逻辑,电脑里存储那么多经典知识,是不是它全都学会了?光存下来,有什么用?

所谓显摆,就是在说话的时候,可以时不时背上几句,表示自己很擅长,很懂,其实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也可以在考试的时候,写上几句,表示自己很有学识,很有文采。前些时候,所谓的诗词大会,就是比拼选手的记忆力,记得多就厉害,这就是在鼓励人们显摆。诗词,要读到情感流露,心境相通,方可。哪里只是背下就行了。

以上两种,就是古人批评的“为人之学”,根本不是“为己之学”。不能内化到身心的学习,都是花架子,没有一点用处。

那么,什么是“游泳法”呢?

你要会游泳你必须要到水中,在岸上看,永远不会,因为你的身体永远不会熟悉水的特性。

你先得,跳到水中,和它交朋友,在其中玩闹,要熟悉它。只有熟悉了,你才不会产生恐惧感。

一旦恐惧关过了,你就可以去游了,你沉重的身体,就可以被水给托起来,浮在水中,无压力而自由的在水中移动。

但是,这时你只是沉浸在水中,你还不能抬头换气,所以还不算真正会游泳了,所以你得懂得浮出水面,吸取外面的空气,然后再到水中,如此才是真会了。

所以,游泳有三关:恐惧关,沉浸关,和换气关。

回到读诵经典。

经典如水池,里面的内容如水,读的人如游泳者,经典中道理如浮力,你的知识经验如空气。

读经典。

首先,你得过恐惧关。即要先弄清字面含义,然后反复轻松地读熟,就像在水中玩闹。和经典建立友好的关系。如果你总共就读过几遍,很难建立关系,这样是不行的。

其次,你可以尝试沉浸在经典中。把自己的所有成见、观点、情绪都放下,只是大胆地漂在经典的文意中。这时你会发现,你竟然可以无阻碍、无压力地在经典中穿行,一切都是可爱可亲的。经典中的人事物,可以把你托起来,让你感觉不到自己存在,你就是他们,仿佛你进去了他们的世界。

最后,你可以尝试走出经典。一直沉浸在经典中,就是一种“涵养”,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一种滋润。但是如果一直在其中不出来,就有脱离生活的弊病。也就是说,你不能把经典内化到自己的生命,不能在生活中运用。这其实是一种隐微的“自我沉沦”,或“自杀”。你如果一直浸在水中,你会缺氧而死。

所以,你必须要在生活中找到经典,你必须去验证经典。

放下经典,回到生活,就是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然后再回到经典,涵养之;然后再去生活中运用体察。如此反复,你才真的懂了经典,你才能过上经典的生活。

在经典中,你的情感、感受、想象、知识、经验,通通得到了激活,你的世界,就是经典的世界。

经典,何尝离开你?只是你离开她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泳:诵读经典的必备技能——不要再背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