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新名词----情绪耗竭

端午节,天气又湿又闷又热,湿滋滋地黏在皮肤上,仿佛能拧出水来,难受的很。

烦躁中,莫名其妙地想起一件成年旧事,记忆的碎片像是沉浸在无底的深海里,被轻轻一拉,带出海面,浮现出来。

高考前的假期,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哥哥去当兵,母亲回了乡下,父亲去了西藏,哈,我们一家四口,天南海北,各据一方。

我们家在五楼,楼顶,没有空调,热得人几乎要抓狂。

考试在即,自然知道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可实在是热得让人无心烦躁,根本静不下心来。

我干脆趴在地砖上,书籍、试卷铺满了一地,可地砖也是温乎乎的,简直是想要烤熟我这颗鸡蛋!


我一遍一遍地把水泼洒在地砖上,可不到一个小时,地上又干燥如斯!我恨不得想干脆坐到水盆里,隐隐地觉得这样太疯狂,对身体肯定不好,只好忍了又忍。

烦躁时,任何外界的声音都是噪声,四楼的邻居家电视机开的老大声(哈,或许声音并不大,只是我当时心噪的容不下一点点声音),我气呼呼地跑到阳台上,对着楼下大喊:喂!你们家就不能把电视机声音开小一点吗?

楼下没人搭话,过了一会,电视声音貌似小了一点点。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真的有些无理取闹的成分。


以致后来,每次回家走到四楼,我都有些难为情,不管是上楼还是下楼,都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生怕碰见四楼的邻居。

晚上读书,认识一个新词汇---情绪耗竭。它的意思是指过度压力导致身体与情感被过度消耗的疲劳反应状态,心理上的疲劳表现为自控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此定义来自于《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一书)

压力大,精神特别紧张的时候,烦躁、情绪失控,甚至能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拍案而起,这些都是情绪耗竭的表现。

情绪耗竭最极端的表现是“非人化”加工,就是彻底否定他人的尊严、情感、需求,也就是否定他人之为人。

纵观历史,那些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主义、大屠杀以及其他暴力行为都与“非人化”的心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当然,“非人化”是情绪耗竭的最最极端的表现。

作为普通人,了解了情绪耗竭的涵义,也就能理解了很多现象,也能多关注、关爱他人。

比如我们会觉得医生的情绪比较冷酷、冷淡;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比较暴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是处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压力正是山大的时候,情绪耗竭是必然的。

还有那些做情绪劳动的人,比如电话客服人员、营业服务人员、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工作都是在消耗自己的情绪(如果把一个人的情绪比作一个池子里的水的话)。

所以,知道情绪耗竭这个词,或许,我们能更好地体察自己和身边人的情绪,或者也更能理解他人的行为!

比如处于高压学习状态的孩子会像个刺猬。

比如劳累一天的爱人一句话也不想说。

比如下午找领导汇报工作他总皱着眉头。

诸如此类……

原因无他,他们只是身体或情绪耗竭了而已。

我们在体谅他人的同时,别无端地用“聚光灯”效应照在自己身上、别无端把他人的坏情绪归因于自己。

最关键的是,能识别到自己情绪耗竭的状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关照好自己的身体。

情绪不好时,安安静静地让自己复原,不要让自己成为“踢猫效应”的源头、不要把负面情绪洒向别人,大概也是一种难得的美德。

如今高考、中考已过。

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赶赴在这条竞赛的路上,理解了情绪耗竭,做好缺乏情绪管控的熊孩子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做一个安全的情绪容器,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GET新名词----情绪耗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