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黛爱情一直是读者所津津乐道话题。而在那个思想比较保守的封建社会,对爱意的表达也不像我们现代人那样直白。
宝黛初见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来到贾府,见过众人,偏偏宝玉去庙里还愿,还没回来,黛玉此时对宝玉并没有什么映像,后面王夫人和黛玉说到,我有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黛玉也常听母亲说到有个内侄,顽劣异常,不爱读书,最喜欢到女人的闺房里鬼混,受贾母溺爱,无人敢管,以上种种可谓对宝玉皆是负面评价,可当宝黛两人相见却痴了。
原文描写宝玉: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描写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比干:商朝宰相,传说有七窍玲珑心,西子:西施)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说,你何曾见到。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到是像久别重逢的一般。”这里宝黛都还是小孩子,并不懂什么情什么爱,就单纯的想在一起玩。
《红楼梦》对他们的生活场面虽有多处描写,诸如十七回的“林黛玉误剪香囊袋”,十八回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但都是表现他们二人天真无邪,斗嘴赌气的孩童生活,但这也只能算是兄妹之情,其中并没有夹杂着任何爱情成份。
过长时间的耳鬓厮磨,嘻笑打闹,慢慢培养出来感情了,也算青梅竹马,日久生情吧。而宝玉对黛玉的情感表达却并没有那么强烈,都是后面无意中发自内心慢慢涌现出来的。
宝玉对黛玉的情感表达在宝黛共读西厢记那一回就有所表现。当时宝玉的一个小厮茗烟为了讨好宝玉,便买了古今小说孝敬宝玉,其中就有当时被以为禁书的《会真记》(西厢记),那是的宝黛对爱情都是混沌懵懂充满好奇,像这些书又不能明着看,于是一个人躲着看,无意黛玉经过发现宝玉藏藏掖掖的,宝玉隐瞒不过,只能说你别告诉人去,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两人越看越爱,觉得词句警人,余香满口。正在兴起,宝玉便借《西厢记》中张生所说的两句话“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貌’,”向她挑情逗爱,倾吐内心的爱慕之情。黛玉因顾及少女的矜持,不觉怒嗔宝玉,说要告诉舅舅,舅母去,后见宝玉向她告饶的窘态,遂又转嗔为喜,也借《西厢记》中红娘所说的话来嘲笑宝玉是“苗而不秀的银样蜡枪头”。
自“共读西厢”后,它预告了宝黛表梅竹马的生活已告结束,那充满着理想憧憬的爱情生活正式降临,很明显,紧接着廿三回以后所写的宝黛生活场面,如“情中情因情感妹妹”,“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等,无不是他们爱情自身发展中真情流露。
还有一处,在第二十六回宝玉来拜访黛玉,在窗外听见林妹妹感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又看到黛玉睡起之态,神魂早荡。
只见紫鹃进来,宝玉笑道:“紫鹃,把你们的好茶沏碗我喝。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道:“他是客,自然先沏了茶来”再舀水去。”说着,倒茶去了。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这句话是《西厢记》中张君瑞对崔莺莺的丫鬟红娘说的。原意为张生说与莺莺成婚之后,将央求莺莺许放红娘,如果夫人不同意,我就亲自给红娘写从良文书。这里把紫娟比做红娘,黛玉比做崔莺莺,黛玉听了这话顿时急了,撂下脸来说道:不“你说什么?”宝玉笑道:“我何尝说什么?”黛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账书,也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儿的了。”一面哭面下床来,往外就走。
这里看出宝玉已经对黛玉有了感情而且是无意间自然流露出来了。红楼梦里没有描写宝玉和黛玉互说喜欢对方,但彼此确实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后面黛玉焚稿,宝玉成亲看到宝钗的反应都可以看出宝黛清深。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紫娟,紫娟知道他俩互生情愫,也希望他们尽早成亲,因为紫娟深居贾府,看惯了很多像贾琏、贾珍等滥情之辈,想在贾母还没有去世之前把他们的婚事定下来,她知道只有贾母认可才是板上钉钉的事。
紫鹃曾劝说黛玉: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娟情辞试莽玉中也写到紫鹃为试探宝玉,就说林妹妹回苏州老家去,急得宝玉大病。足见紫鹃是真心撮合他俩。
宝黛爱情虽说算不是轰轰烈烈,但这种含蓄表达,单纯的情感却更能诠释爱情的真谛。像这样的例子还有龄官画蔷,贾蔷买雀给龄官,贾芸和小红等等。
参考文献:《西厢记》、百家号。文章中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