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原野的风带来了她非常喜欢的书蒋勋《生活十讲》,她自己说她自己海海书籍的弄潮儿,执于情怀的理想主义者。醉心理不清的哲学命题,好读一切“无用之书”,不求甚解。
蒋勋(1947年-),中国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作者简介:
祖籍福建福州长乐,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是满清贵族。
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听过他演讲或有声书的人,都一致认为:“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他是一开口就能让你安静下来的人。”当代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被林青霞称为“唯一偶像”,林青霞曾经说“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而蒋勋的发问,则宛如一股清流,流淌进都市人荒芜的灵魂深处。
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文化教父。
关于本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蒋勋曾在电台主持过一档节目,叫做“文化广场“。他把一星期接触到的社会现象作为话题,发表评论,不仅探讨了社会中的伦理或爱情关系,也探讨了价值体系里不容易察觉的保守性和堕落性。这个节目,后来获得了台湾的金钟奖。他的节目也被做公益的朋友,制作成光盘,授权捐给监狱的受刑人。两个热心听众把他的节目整理成了书稿,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生活十讲》。
《生活十讲》是蒋勋经典代表作,历经十年心血,金钟奖获奖作品,风靡台湾。省思当下社会,为疲惫的现代人找回生活的信仰。
书中所承载的,是广阔生活的十个侧面: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内容悲悯却不忧伤,寥寥数语,掷地有声。
推荐理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蒋勋曾在电台主持过一档节目,叫做“文化广场“。他把一星期接触到的社会现象作为话题,发表评论,不仅探讨了社会中的伦理或爱情关系,也探讨了价值体系里不容易察觉的保守性和堕落性。这个节目,后来获得了台湾的金钟奖。他的节目也被做公益的朋友,制作成光盘,授权捐给监狱的受刑人。两个热心听众把他的节目整理成了书稿,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生活十讲》
《生活十讲》是蒋勋经典代表作,历经十年心血,金钟奖获奖作品,风靡台湾。省思当下社会,为疲惫的现代人找回生活的信仰。
书中所承载的,是广阔生活的十个侧面: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内容悲悯却不忧伤,寥寥数语,掷地有声。
段落赏析
第一讲 新价值
我要呼吁的是,所谓的“明星学校”从来没有给你任何保障,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越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一切都在商品化,所以我们提到价值观,重点不在于年轻人的价值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当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是“唯利是图”,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只会有一个字:利。这就是说,你如果有办法把文化的根本弄好,后面很多东西就很顺利,但我们现在的做法却是相反,追求枝微末节的东西,反而把“本”失掉了。
亲近这位老先生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让我今天不管怎么样,都会回头去读像十三经这样的古书籍,这些书里面讲的都是很根本的、属于人性的东西,就是做人的纲要。我想,知识属于人,了解了人,无论你学到什么新的知识,都能结合在一起,不会有断裂的感觉。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到人的本分,知识回不到人的本分,那个知识就一定会出问题。
第三讲 新伦理
当我们从“要花很长的时间期待,很困难地得到一样东西”变成很快速、很容易就能取得,而且选择更多,于是有后来的不珍惜。当这个现象转换到伦理跟人际关系上,就会变成一种新的问题。
第四讲 新信仰
物质与人文是两个极端,我不想从两全其美的角度去思考,我认为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引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
我的意思是说,当你拥有一个物质的时候,你要能清楚且不断地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拥有这个物质?
譬如说你有一栋房子,住在这栋房子里会让你感觉到快乐,因为房子提供你生活的安全感,或是提供你视觉上的享乐,你可以看到山、看到水,感觉周遭环境带给你精神上的满足。这个时候你就是拥有物质。
相反的,你买一栋房子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个地区要盖捷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房价要涨了,或是这边的房子值得投资,钱途看好,这就是一种物化。房屋的价值不是由你在主控,你是被物质所拥有的。
第七讲 文学力
人生是一座桥梁,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结局,而是过程。这就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
我母亲因为离开家乡太久,所以把情感寄托在家乡的水果上。她常说西安的石榴多好多好,她说的不是石榴,是她失去的青春岁月,是她再也见不到的母亲与故乡。所以石榴的象征意境越来越大,越来越甜,越来越不可替代;而她每一次在异乡吃到的水果,都变成憎恨的对象。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颗不可替代的石榴吧。我常常问自己:身上背负的石榴是什么?我也会害怕,当幻想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大时,有一天我就没有办法面对真相了。
就像今天我也会回想起在巴黎那一段岁月,二十几岁的我,像黄金一样灿烂。但实际上,我在那里的日子也可能是忧郁的,或者艰难的,那个“灿烂”的印象很可能是假象。然而,二十几岁的青春,本来就该用一生去幻想、去累积,这里面就会产生微妙的文学,又近又远,又真又假,又拥抱又推拒,这种对于青春的双重态度,是非常文学性的。
这么说吧,如果你关心的是结局,是答案,是目的,你就读哲学:但如果你觉得人生的过程可能比答案还要迷人,你就要读文学。
其实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人生是一座桥梁,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结局,而是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
我相信,文学有助于建立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譬如巴尔扎克写《高老头》,这么一个冥顽不灵的、吝啬的人,如果是你在生活中遇到,简直不想跟他讲一句话。可是当我们看小说时,了解了这个老头子一生对物质悭吝的原因,就会觉得感动。
如果你住的公寓里面也有一个小气的高老头,大家说楼梯间的灯坏了,每户都要出钱修理,他就是会想办法不出,让你觉得非常讨厌。在看过《高老头》这本小说后,你可能就会改变你的态度,你不会只是恨他,你会想要观察他,想要了解他的背景,他是怎么样长大的,为什么他对物质会有这样的态度,这时候你就开始有了一个“文学书写式的宽容”。并不是说你在现实生活里一定会接纳他,但至少有了一个东西可以让你去转换观察的角度。
如果没有文学,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喜欢或不喜欢去判断—个人,有了文学之后,我们会化身了,会从别人的角度去重新思量。
第八讲 爱与情
常常会有朋友或是学生来找我,诉说他们因为恋爱而哭泣、哀伤,觉得活不下去,我就会问他们:“你觉得你跟这个人在一起,曾经快乐过吗?”有时候他们生气到极点时,会说:“我从来没有快乐过。”我就会提醒他:“你是不是说谎了?你会不会没有注意到?因为你如果没有快乐过,现在就不会这么难过。”
我想,在很多时刻,我们需要被提醒,也要常常提醒自己,就是我所爱的这个人,他真的爱过我,对我善良,疼爱过我,难道要因为一些小失误,或者他离开我了,我就要开始憎恨他、报复他,让他从百分之百的好,变成百分之百的坏?
很多人会在爱情结束时产生憎恨,是因为他觉得爱情的誓言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谈恋爱时说的海枯石烂,就应该是要到海枯石烂才能变心,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回到古代的婚姻伦理,回到法律允许一个男人可以同时娶好几个妻子的时候,法律可以规定他要把爱平均分给不同的妻子吗?还是他也会有特别宠爱,特别不宠爱的?这就是说,爱的表达本来就是在一种习惯和形式当中。就像现在一夫一妻的制度被建立起来了,我们也习惯用这个制度去思考爱情,可是我们要知道,人永远不是制度。
千万不要觉得有一纸婚约就能保障爱情,只有爱情能保障爱情。
我真的觉得,当你开始每天睡觉十二个小时,不上进、不读书,然后发胖、不在意自己的衣着时,你就是不爱对方了。并为你已经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吸引对方,不怕对方觉得你是不好的。
我相信我可以跟一个人在一起二十年,她都是新鲜的、迷人的,而且我也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在她面前我不可以太差,我不会让自己发胖,让自己讲话言不及义。我想如果因为跟一个人结婚而变得庸俗,或是对方变得庸俗,我真的会觉得厌烦。
我的意思是,千万不要让婚姻变成恋爱的句点,它应该是可以延续的。
我常常觉得,爱应该给对方海阔天空的自由,然后让他愿意回来、喜欢回来。你要把爱人当做鸽子,每天放他出去飞,等着他回来,绝对不是当做狗,在脖子上加项圈、加绳子,时时刻刻拉在手上,怕他跑掉。而爱情的本体是自己,自己永远不应该放弃自己,你要相信自己是美的、是智慧的、是上进的、是有道德的、是有包容力的。如此一来,别人会离开你吗?
不会的,赶都赶不走的。
第九讲 情与欲
我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读到一本很美的爱情小说或是几首情诗,让他保有对爱情的希望,才不会完全堕落到欲望刺激中。很多人担心谈情的结果,就是欲的泛滥,我认为正好相反,情反而是欲升华出来的状态。
人往往在性行为中,会发现自己有最低等动物的部分,同时也有崇髙的、宗教性的精神部分——当你跟另一个身体接触,达到某一种言语无法替代的时刻,你对对方的情感,我想是近于宗教的虔诚了。所以人在面对自身的情欲时,会有一种矛盾和尴尬,所以创造出许多替代词,因为光是性交会使人以为自己是一只动物,当人不满足于因为费洛蒙分泌所引发的生理现象跟行为时,就有了“做爱”和“敦伦”两种层次的升华。
但“性”这东西太复杂了,用再多的名词去称呼,都无法完全描述。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事物,所以任何想把性单纯化的称呼,都是对性的一种损伤,或者说性的衰微,或者说爱情的衰微。在性这个行为当中,包含极大爱的部分,也包含极大欲的部分,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在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有一段描述我觉得相当感人,就是查泰莱夫人与一个男人在身体上取得一种极髙的默契,当他们结束性的动作后,两个人眼中都含着泪水,然后他们拥抱着,感觉到对方的体温。査泰莱夫人说我们同时结束了,这个男子说在世界很少人如此。
我们在中学偷看这部小说时,是当成色情小说看,那时候不懂,即使成年之后应该也很少人会懂,为什么他们会流泪。很少有一对男女在性行为时,是真正把身体交给对方的,也懂得对方的身体,同时感觉到对方也感觉到自己。很多性是在发泄自己,很多性是委屈自己,可是性达到某一个状态时应该是双方面彼此的完成,而不是谁占了谁便宜可以衡量。
第十讲 新食代
曾经有法国来的朋友问我:“你们这么喜欢吃到饱,是因为吃到饱很难吗?”法国人没有人会说自己是狼吞虎咽的人,而会说自己吃得优雅、很精致,因为前者是很丢脸的。
当然不是说一定要吃得精致,或是不能走进吃到饱的餐厅,重点是你自己要快乐。我在吃到饱餐厅看到一个正在发育的小孩,爸爸叫他吃到饱,说多吃一点才划算,所以孩子就拼命拿,盘子里的食物堆得跟山一样,光是水煮蛋就拿了七颗。我想,那个孩子真的被爸爸害死了,他需要一次吃七颗蛋吗?
如果我们是抱着“多吃一点才划算”的心态,就是物化了。划得来吗?实际上赔得更多,赔掉孩子的道德,赔掉孩子的味觉,赔掉孩子身体的美。为了区区几百块钱,全部都赔掉了,我觉得非常荒谬。
从生活的点滴、细枝末节入手,以文化的角度解析,不经意间有很多的触动和思考。
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加入我们云上读书会,和我们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