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需了解之k8s】Kubernetes概述

前言

Kubernetes概述

文章目录

    • 前言
    • 背景
      • 应用部署运行模式变迁
      • 趋势
    • 概述
      • 容器编排管理平台
      • 微服务支撑平台
      • 可移植的“云平台”
      • 优点

背景

应用部署运行模式变迁

  1. 物理单机

    2000年,部署新程序需要在新购买的物理机器上进行构建、部署

  2. 虚拟化

    • 初期:2001~2009
      • 基础计算单元变成VM,服务端应用的构建、部署和运行逐步迁移到虚拟机上
    • 成熟期:2010~至今
      • 部署形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 服务模式:IaaS、PasS、SaaS
  3. 云原生

    • 容器化:2013~至今
      • 计算基本单元由虚拟机变为容器,越来越多应用的构建、部署与运行选择在容器中进行
    • 云原生:2015~至今
      • 随着容器技术的出现以及应用锁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云原生逐渐成为一种应用运化开发、部署和运行的主流方式
      • 基础前提:应用的容器化和微服务化。
      • 核心:借助容器管理自动化平台进行动态编排和资源优化利用

趋势

  • 应用部署运行模式:单机-虚拟机-容器-云原生
  • 应用部署运行:更敏捷、更自动化、更有效率、更低成本
  • 开发者:更聚焦于应用本身

概述

面向云原生应用的新“云平台“

Kubernetes是以Google内部容器编排管理平台Borg为原型的开源实现

  • 容器编排管理平台
  • 微服务支撑平台
  • 可移植的“云平台”

容器编排管理平台

Kubernetes提供

  • 以Pod(容器组)为基本的编排和调度单元以及声明式的对象配置模型(控制器、configmap、secret等)
  • 资源配额与分配管理
  • 健康检查、自愈、伸缩与滚动升级

微服务支撑平台

Kubernetes提供

  • 服务发现、服务编排与内部路由支持
  • 服务快速部署和自动负载均衡
  • 提供对“有状态”服务的支持等

可移植的“云平台”

Kubernetes提供

  • 新一代应用云化的事实标准,成为面向云原生应用的新可移植层,即新“云平台”
  • 为用户提供简单且一致的容器化应用部署、伸缩和管理机制,形成新的、通用的应用云化模型
  • 云厂商锁定的问题得以解决,云应用支持跨云迁移

优点

  • 容器管理、调度和编排的事实标准:摆脱锁定,支持跨云
  • 先进的Workload管理之经验模型:Pod和Controllers
  • 原生支持微服务抽象:服务注册、服务发现和自动负载均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知识点,kubernetes,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