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会吧”是清醒还是蒙昧

我在很早以前便看过白岩松的采访视频,从此便喜欢上了这位总是有些语重心长的新闻人。即便是前不久他因为一句“不会吧!”引起热议,我在看过那段视频后,却觉得他说的很对。



很多人说他在央视呆久了,不了解平民百姓的苦楚,我却觉得他即便是理解了,也不会表达出来。他怕这样的一份理解,会弱了他言语中的那份力量。

我也曾看过他很多视频,其中他总是会表达一种对年轻人“躺平”的斥责与嘲讽。有时言辞之犀利令我不禁皱起眉头,但这正是一种警醒,将沉湎娱乐的我拉向一个清醒面。

批评就像是一顿棍棒,嘲讽却是一个明摆在那里的陷阱。你可以麻木地挨一顿棍棒,却不太可能会麻木地踩向这个明白的陷阱。

现在白岩松收获了一个新的别称,“内卷大王”,在他的演讲视频中弹幕是铺天盖地的“不然呢?”,“内卷大王”“就硬卷”此类。

看到这一幕我就觉得有着悲哀,因为这成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代被舆论所裹挟的年轻人,很可能为了趋同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而盲目“+1”

有多少人深刻的认识“内卷”,认识“何不食肉糜”呢?其实那些跟着发出这些评论的人,无论是明白或者不明白,都在陷入一个漩涡,一场“广场舞式”的狂欢。

在我看来,白岩松的“不会吧?”,其意思是年轻人不要总是幻想可以很轻松地就能达到人生目标,年轻人要奋斗,就是要竞争。这大概就是全部了,难道是很难接受的说法吗?

或许,是厌恶他总是以过来人自居的“高高在上”?但我想这不应该成为重点。因为他与“何不食肉糜”的高高在上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深刻地认识着这个社会必然存在优胜劣汰,必然要竞争,所以他排斥着“躺平文化”,不希望他影响到年轻人的奋进,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是完全感受不到百姓身处水深火热的现状,以自身的安逸去代入百姓的生活。

而且,我想与白岩松持同样观点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基本上所有的成功者,在向别人讲述成功的秘诀时,都要讲自己的奋斗史。

在这些故事中,他们睡圆木枕,课桌刻早,有闻鸡起舞,也有头悬梁锥刺股,也有着“996”,有着睡在地上听到闹钟立刻工作。

很少有人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命好,归结于际遇,而是选择相信成功是自己艰苦奋斗后的必然结果。难道这样多的案例不是在说明着什么吗?

有些人却否定着他们的奋斗史,认为这是拿出来蛊惑年轻人卖命的陷阱,而将其成功归因于是赶了时代快车。

有时候,我总会阴暗地想,会不会有像李诞说的那样“逃离北上广是深圳市人才引进的‘阴谋’”。有些人一面叫嚣要躺平,一面又要实现弯道超车呢?

这些东西真的是越想越是“细思极恐”的事。因为舆论越是狂热,其背后就越是清醒。

实际上,每一个认清现实的年轻人,都不得不承认,白岩松说的是对的,房子不可能轻易的买到,喜欢的女孩也不总是会轻易倾心于自己,幸福,财富,事业,这些东西对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绝对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而“躺平”却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危险的局面吗?

越是清醒,越不能颓废,越是要抗争,这才是年轻人。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句“不会吧”是清醒还是蒙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