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火了。
来来来,亲爱的家长朋友,请阅读作文第一段,测试一下自己的文盲类型: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 不认识“嚆”字、不知道“嚆矢”啥意思的,是词汇量不足型文盲;
- 不知道伊塔洛·卡尔维诺是谁,或者不知道“树上的男爵”是啥,或者不知道篇名《生活在树上》是两部小说名字合体的,是文学阅读匮乏型文盲;
- 不知道海德格尔是谁的,是人文知识欠缺型文盲;
- 把”树上的男爵“当成天天向着诺贝尔文学奖方向跑步的村上春树的,是装文青失败型文盲;
- 看了第一句就放弃的,是全才型文盲;
- 像我一样又是百度又是谷歌闹腾了小半天才看明白的,是永不放弃型文盲。
- 直接翻到篇尾偷看答案的,是抄近道型文盲。
这篇作文一共七个自然段,作者很体贴地确保每个自然段都能让读者重新确认一下自己的文盲类型。能通畅地读完的,都是仙人。
目前,学术界和公众界对这篇作文的看法各有偏向。学术界偏向于认为这篇作文紧扣主题,用词用典准确,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巨大的阅读量,不难得的人才;而公众界则偏向认为,本可以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非要写成这样晦涩难懂,就是故弄玄虚,不该助长这种歪风邪气。
那么,作为普通家长,我们如何站队呢?
学术写作 VS 非学术写作
首先,我们得搞清两个重要的概念:学术写作和非学术写作。
从学术界和公众界的偏向,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苗头,学术写作和非学术写作是两码子事——我本想用“端倪”这个词代替“苗头”,但“端倪”是个偏向学术界的词汇,而我正在写的却是面向公众界的文章。
无论是中外,对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的要求都与非学术写作大不相同,尤其是校园里学生作业和论文类的学术写作,特点尤其鲜明。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相对固定的结构和套路
比如要写议论文,就一定要遵守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要在开篇申明中心论点,再分段阐述论据和论证过程,最后结尾要重申论点做为结论。
这种现代八股不但在中国存在,在英语世界里,只比中国要求更高更细致。以加拿大高中生的小论文(Essay)为例,一般要求标准的五段式:开头一段、结尾一段、中间论述三段。每一段又有严格的结构。比如开头一段,第一句必须吊起读者胃口,第二或者第三句必须要提出中心论点,最后一句要点明三条论据。甚至包括中心论点的句型形式也有严格要求。
自由放飞的学术写作?不存在的。
复杂的句型和书面词汇
非学术类写作往往会使用短句和更接近口语的表达,以达到平易近人的效果。但学术写作正相反,往往要求相对复杂的句型、多变的句式,在词汇方面则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词汇。
我儿子对加拿大四年高中的学术写作的总结是:学术文章不就是不好好说话吧?用一句简单的话能说明白的,必须要写成复合句,还得用上几个90%的正常人都不会用的词。
虽然是夸张的吐槽,但也颇得学术写作的精髓。
明确的写作目的
为什么校园里的学术写作会有这样令人抓狂的特点?因为校园的学术写作有着完全不同的写作目的。
从总体教育的角度讲,老师是在训练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写作技巧,为以后的日常写作奠定基础,所以难免要求学生中规中矩、一板一眼。这是一个从刻板模仿慢慢过渡到自由创作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撒开丫子让孩子随便写,除了少数写作天才,大部分写作地才估计就都毁了。
从单篇写作讲,又都有明确的写作要求,包括文体、字数、内容等,有的是为了完成作业,有的是为了考试,有的是为了参赛,有的是为了发表,等等。
确定的而且往往是狭窄的读者群
越是高端的学术作品,读者群越是确定而且狭窄。绝大多数的学术论文都不是给90%的正常人看的,甚至不是给99%的正常人看的。说白了,人家写的玩意从来也没想让你看懂,真正能看懂的人也不会觉得写得拽。
比如这位满分作文的考生,我挺好奇他平时的作文怎么写,我猜他大概会看人下菜盘,根据他的语文老师的水平决定。这篇高考作文,算是他的一次豪赌,在不知道批卷人的情况下写出来。据说,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老师给了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点评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这位考生赌赢了。高考阅卷组的老师们毕竟不是我等文盲。
理解了学术写作的特色,自然也就理解了学术界和公众界对这篇作文的分歧。
作为学术写作,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尤其是把它放在高考的背景下,考生写出这样的炫技文来应对高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向阅卷老师全面展示自己的阅读量、思想深度、写作技巧。凭着极扎实地文学和人文功底,炫技且没有翻车,一般人做不到。
但如果是非学术写作,这无疑是篇灾难性的文章。如果真要写一篇阐述个人理想与家庭、社会之间矛盾落差的文章,文章的现实意义应该是引发普罗大众思考,进而改变公众行为模式,那么,这种每段都有好几个普罗大众不认识的生字生词的文章,意义何在呢?
至于公众界认为此文风不可长,我觉得过虑了。相信大多数家长朋友都是那90%的正常人,都不至于发愁自家娃要不要在中考、高考中尝试这种风格的学术写作——做梦都做不出这个花样来。
花式炫技 VS 文学审美
比较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教孩子去欣赏这样的作品?
个人认为,不但不要,而且躲得越远越好。
前面说了,校园学术创作都有明确的目的和读者群,但可以肯定的是,目的都不是为了提高文学鉴赏力和写作能力,读者群也不是普通在校生。所以,让孩子欣赏这类作品有百害无一利。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看,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既缺少文字美感,又故弄玄虚,属于著名美学家、文学理论家朱光潜所批评的”无病呻吟、装腔作势“的恶趣味。
不但这种文字、文风要远避,现在网上很多花式炫技文也是坑人不浅。这些炫技文大多擅于堆砌浮华词藻,或者,反其道行之,用词生僻甚至自造词汇……,这样的文字,看上去花团锦簇,非常唬人,但究其本质,都偏离了文学审美正道。比如,下面这个知乎问题,就很能代表被浮华的词藻蒙蔽了双眼的迷途孩子的困惑。教孩子远离这种邪门歪道才是正经。
想当年,秦观向苏轼展示自己的新作:“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苏轼的点评很扎心:不就是想说一人骑马楼前过吗?哪儿那么多废话?!这种炫技文,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文学作品,唬弄普通人还行,但到了苏轼这样的大文豪眼里,就蒙不过去了。就算是写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这样的名篇的秦观秦大才子,这种炫也不行。
那么,实际问题来了:那个,我真心看不出“小楼连苑横空”哪里不好,这可肿么破?
文学审美与一个人的天资性情有关,所以有人天生喜欢李白的浪漫狂放,有人天生喜欢杜甫的现实沉郁,这是比较正常的,而且也无需强求改变。更重要的是,文学审美也与个人阅历有关。名家名作读多了,口味自然就上来了。
朱光潜在他写给青少年的著作《谈文学》中提到:“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到了这步,文学的修养就大体算成功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家长朋友来说,培养孩子写出《生活在树上》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但让孩子学会分辨学术创作和非学术创作的差异、优秀作品和俗滥文字的差异还是非常必要的。
附录-篇首测试答案:
- “嚆”读音是“蒿”,是呼叫声;“嚆矢”是指箭未到,声音先到,所以,是“先声“的意思;
-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擅长写寓言型小说,《树上的男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男主人公因为与家人有观念上的分歧,选择离家爬到树上过起了另类的生活;
- 《生活在别处》是著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探论家庭伦理;
- 马丁·海德格尔是德国近现代哲学家。
注:本文仅授权阅读第一编辑裁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