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点之-RIP协议

RIP协议,指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

  • 中文名:路由信息协议
  • 外文名: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特点: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
  • 类别:动态路由协议

简介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主要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

版本

版本:RIPv1、 RIPv2和RIPng,前两者用于IPv4, RIPng用于IPv6。

其中RIPv1为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和CIDR;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认证。RIPv2为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与CIDR;支持以广播或组播(224.0.0.9)方式发送报文;支持明文认证和MD5密文认证。

发展历史

Xerox公司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80年代初都开发了RIP的早期版本。

1988年的RFC 1058对RIP协议做了说明,后来被称为RIPv1。

1998年,IETF推出了RIP改进版本的正式标准RFC 2453,即RIPv2:支持子网掩码信息;支持路由对象标志;支持路由更新鉴别。

1997年IETF推出了下一代RIP协议——RIPng的建议标准RFC 2080。

工作原理

(1)路由建立

路由器运行RIP后,会首先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响应;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2)距离矢量的计算

RIP度量的单位是跳数,其单位是1,也就是规定每一条链路的成本为1,而不考虑链路的实际带宽、时延等因素,RIP最多允许15跳。

RIP利用度量来表示它和所有已知目的地间的距离。

当一个RIP更新报文到达时,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项进行比较,并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对自己的RIP路由表进行修正。

(3)定时器

周期更新定时器:用来激发RIP路由器路由表的更新,每个RIP节点只有一个更新定时器,设为30s。每隔30s路由器会向其邻居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信息。每个RIP路由器的定时器都独立于网络中其他路由器,因此它们同时广播的可能性很小。

超时定时器:用来判定某条路由是否可用。每条路由有一个超时定时器,设为180s。当一条路由激活或更新时,该定时器初始化,如果在180s之内没有收到关于那条路由的更新,则将该路由置为无效。

清除定时器:用来判定是否清除一条路由。每条路由有一个清除定时器,设为120s。当路由器认识到某条路由无效时,就初始化一个清除定时器,如果在120s内还没收到这条路由的更新,就从路由表中将该路由删除。

延迟定时器:为避免触发更新引起广播风暴而设置的一个随机的延迟定时器,延迟时间为1~5s。

(4)环路

当网络发生故障时,RIP网络有可能产生路由环路。可以通过水平分割、毒性反转、触发更新、抑制时间等技术来避免环路的产生。

缺点

应用规模小

由于15跳为最大值,RIP只能应用于小规模网络;

收敛速度慢

根据跳数选择的路由,不一定是最优路由。

 

 

以上便是本期全部内容,希望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点个赞加关注,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网络协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