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读书笔记(七)

      今天我阅读了《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第二章第四节——语文文本解读的要素和模型。

    一、文本解读的要素

    文本是由作家、作品、读者、世界交互影响的信息场域。

      二、语文文本解读的六个视域

    视域1:作者的文本。视域2:教师眼中的文本。视域3:学生眼中的文本。视域4:编者的文本。视域5:目标的文本。视域6:情境的文本。

      文本的解读空间是无限自由的,但综合其他五种视域来考虑之后,这种自由空间便有了确定的边界。

      三、课文文本解读的多元文本对话模型

      在语文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下四个问题:(1)作者在文本中隐含了什么?(2)编者在课文中导引了什么?(3)学生从文章中能够学到什么?(4)教师依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对编者意图和学生情况的了解,预设的内容目标是什么?

      四、课文文本教学内容开发策略

      1.备目标:“目标定位”策略

      即研究、了解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或教学计划等。

      2.备教材:“任务分解”策略

      教师拿到整本教材后,需要对教材的结构、体例、单元、序列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具体承担什么功能,都大体考虑清楚并进行初步的系统规划。单元提示、课前提示、课后练习等,都可以成为开发课文教学内容的依据。这是学期开始时撰写“课程实施计划”(或教学计划)要做的工作。

      3.备文本:“文本发现”策略

      教师要研究选文的文体特征、文意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等,此即“文本发现”策略。具体做法如下:(1)要进行文本解读或细读。(2)确定选文的类型。(3)要确立重点。

      4.备学生:“学生需要”策略

      教师要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就必须尊重个体,制定出具有较大包容性、层次性和弹性的教学内容目标。学生的需要可以通过平时接触、作业批改、经验猜想,更多的也许要通过课堂即时的对话探测。

      5.备教法:“灵活变通”策略

      教法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设施以及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优势结合起来考虑。

      6.备情境:“预设生成”策略

      “预设生成”策略,指的是预先设想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根据课堂的现场情景做出调整、完善,甚至变成与预设迥异的新内容。

    【我的思考:语文教师备课的确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不能乱备,过于僵硬死板或过于标新立异的教学设计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结合文本解读的六个视域去备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读书笔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