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在调侃老干妈的时候,我却只想聊陶华碧卖苦力20年的创业真相

这几天,应该没有人不晓得腾讯和老干妈的精彩大瓜吧?

这个大瓜上了好几天热搜,回转程度也让人直呼过瘾,一句话概括即是:假老干妈找腾讯打广告,假老干妈没付钱,腾讯错把真老干妈告了,于是真老干妈报警了。

根据警方通告,3人为了欺骗腾讯的游戏礼包去市场售卖赢利,捏造老干妈的公章和腾讯合作。或许大家都很疑惑,一瓶平平无奇的辣酱,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几乎不怎么打广告,还能做到近50亿的年销售额,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老干妈的首创人叫陶华碧,就是老干妈辣酱商标上的那位女士,她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山村。因为家里穷,她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20岁就嫁给了一位地质普查员。没过几年,丈夫因病去世,陶华碧只能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孩子,外出打工、卖凉粉、工地卖苦力...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偶然候她挑着凉粉出去卖,想坐公交去远一点的地方,驾驶员时常不让她上车,嫌她的担子占地方。无奈之下,陶华碧每每挑着七八十斤的担子,走到5、6公里外的市场售卖凉粉,卖完后已经是后午夜,她再一个人走路回归。由于做凉粉长年要接触石灰,她的手一到冬天就会脱皮。这样苦熬了10几年,42岁那年,陶华碧终于攒够了钱,在路边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饭店,终于不用再到处跑了。

说是“饭店”,其实只是陶华碧捡来几块油毛毡、石棉瓦,用砖头搭起的“路边摊”,餐厅的背墙即是别人家的围墙。由于附近有本地几所中专学校,陶华碧的生意还不错,不少学生都来吃她的凉粉。陶华碧很善良,有些学生家里穷吃不上饭,陶华碧就让他们先欠账,有钱了再还,后来看他们着实困难,干脆都销账了。就这样,陶华碧得到了学生们的喜好,大家都开始喊她“干妈”,这即是“老干妈”名字的由来。

除了做凉粉,陶华碧还会自己做点麻辣酱,让客人可以用来拌凉粉,客人想要还免费送。但没想到,不少客人对凉粉没兴趣,对陶华碧的麻辣酱倒是情有独钟,很多时候凉粉另有剩,麻辣酱都被抢光了。很多外地的司机,乃至特地开车过来,就为了尝一尝她的辣酱。

有一天中午,陶华碧发现自己的生意特别冷静,就关了店到处走走,发现周围十几个凉粉摊都生意火爆,一看才发现,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的麻辣酱。陶华碧很生气,你们怎么能拿我的东西抢我的生意?决定再也不免费提供麻辣酱了。

周围的摊主没了陶华碧的辣酱,生意一落千丈,纷纷跑来劝她:你还做什么凉粉,干脆特地做辣酱!连街道办的兼职人员也跑来劝说她,但陶华碧即是不同意。她不是不想赚钱,而是放不下那些学生,她说:“我这小店关了,那些穷学生到何处吃饭?”后来客人回忆,陶华碧一提及这件事,乃至还会流眼泪。一段时间以后,是那些被陶华碧照顾的学生出马,才说服了她。

1996年,陶华碧借用了村委会的两间平房,办起了一个加工辣椒酱的厂子,名字就叫“老干妈”。有人说产品要有辨识度,陶华碧想了想,就拍了张自己的照片印在瓶子上。就这样,我们熟悉的老干妈,降生了。虽说老干妈辣酱终于降生了,但它并不是一下子就到达今天的境界。

陶华碧吃过的苦头,真的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所谓食品加厂家,不过即是一个小作坊,装备非常简陋,所有工序都要靠手工实现。做辣椒酱,就要捣麻椒、切辣椒,这是其时谁都不愿意做的苦差事,因为溅起的辣椒末会呛得眼睛不停流眼泪。陶华碧就亲自动手,一手一把菜刀,双手翻飞,一边剁还一边念叨:“我把辣椒当做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有了老板带头,员工们也纷纷跟着剁辣椒,但陶华碧支付了身材过度劳损的代价:因为剁了太长时间辣椒,她患上了紧张的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为长期拌辣酱而全部钙化。产品做出来了,陶华碧却找不到合适的玻璃瓶装辣椒酱。她跑去贵阳市第二玻璃厂寻求合作,对方一年产量1.8万吨,基础看不起陶华碧这几百个的小订单。

陶华碧很不服气,她和厂长磨了几个小时:“哪个娃儿是平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逐步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厂长没办法,只能允许她每次来厂子捡几十个瓶子回去用,其余一律免谈。陶华碧很高兴,老干妈辣椒酱终于出炉了,一上市就被一扫而光。

厂子周边的饭店都用起了老干妈,市场开始饱和,陶华碧又揣摩着要扩大市场。她一没渠道二没经验,只能用非常原始的技巧——背着几瓶老干妈辣酱,见到饭店和小卖部就进去推销。人家没见过这玩意,很快就回绝了她,陶华碧拍着胸口说:“你先拿去卖,卖出去了再给我钱,卖不出就送给你!”对方半信半疑,这才答应试试看。仅仅一周后,那些小卖部和饭店都纷纷打来电话——“你那里另有几许辣酱,有几许我就要几许!”

就这样,老干妈的生意越做越大,从贵州走向全国,后来更是传遍了世界。老干妈背后,其实是一个十分残忍的真相:成功背后,是巨大的努力。

每个人辉煌的背后,都有你想象不到的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网在调侃老干妈的时候,我却只想聊陶华碧卖苦力20年的创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