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教学反思

                                                                                                                                         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 王雪蓉

        《怀疑与学问》是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取的均为议论性文章,单元提示云:“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更好地落实课文的思想价值,单元提示还提供了策略:教学中要“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但在备课阶段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初读文章时,我发现对于学生来说,读第一遍就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有难度的,学生难以从“学者先要会疑”和“学则须疑”两句对宋儒名言的引用中提取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看到肖培东老师执教本文的教学实录后,我发现肖培东老师上课时使用替换文章题目、替换分论点句式等等方式,使语文课堂中的“替换”多一些角度,多一些层次,训练到学生寻找信息、提取概括、对比分析等思维活动,最终真正做到可以领会“怀疑”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在“替换”中焕发学习的激情,迸发思维的火花。将肖老师的方法借鉴到本文的教学中,最终也使我收获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一、两换——我的教学设计

         上课时,首先通过孩子们对文章题目“怀疑与学问”在语义上的扩充,引导孩子们知晓本文所要探讨的题目是“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带出论题型题目与论点型题目的差别。接下来,既然本文采取了论题型题目,那么同学们是否可以在文中找出其他短语或短句来作为本文的题目,使读者对作者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清楚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找到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学者先要会疑”、“怀疑、思索、辨别”、“学则须疑”等等短语、短句,我将孩子们找出的“代题目”一一写在黑板,再联系起刚刚分析过的本文的论题,也就是是顾颉刚先生在文章中主要想讲的是“怀疑与学问”的关系,这样一来,最终孩子们一一排除,留在黑板上可代题目的只有“学者先要会疑”和“学须则疑”两条,这样让孩子们通过自己主动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把握中心论点——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是对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很好锻炼。

         那么,把握了中心论点之后,我们要开始怀疑了——为什么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文章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理由呢?这一问题同样有难点,有同学说是“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这一处,很快被其他同学否定:“亲眼所见的事实就是完全可靠、不需要怀疑的吗?”有同学找到“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但这里同样没有告诉我们怀疑对于学问有何种意义。终于,有同学找到了文章靠后的部分——“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肯定了这一句话凝练而全面地告诉了我们,怀疑对于学问来说有怎样的重要性。那么,结合上一学段我们学习的单句复句知识,孩子们很快判断出这一句子为递进复句。我们怎样将这一个复句替换为两个单句呢?变为两个单句后,两个单句的位置放在第六段是否还合适?如果不合适,我们可以怎样替换一下呢?这样,通过复句单句的变换,句子位置的变换,对本文严谨的结构和逐层深入的层次性进行了梳理,掌握递进的论证结构,从而领会议论文写作的奥妙。通过对文章题目、文章分论点关键句的替换,我们就解决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找文章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难题,从而让孩子们把握理解文章的关键。

二、两疑——孩子们令我惊喜的生成

         肖老师的教学实录中有一问:“顾颉刚先生告诉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怀疑顾颉刚先生的这篇文章呢?”这一问题,在我的备课阶段,本打算放在学完文章内容之后最后提出,让孩子们对最后一段作者所举的戴震的例子进行探究。但令我惊喜的是,在分析文章的阶段,第六段讲到“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孩子们就开始一致反驳:“我们没有在这里看到新学说和新发明呀!”这样课堂疑问的生成令我惊喜不已,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和归纳,我们最终认为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将戴震这个事例说充分。那么我们如何帮作者增补这个事例,帮助他真正做好文章第二个分论点的论证呢?想一想为了更好地论证论点,戴震的例子应该怎么写最好?学生很快反应过来:“写出他有什么新学说、新成就”。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是具有天然的怀疑精神的,敢于去怀疑课文作者,就是我们中学阶段难能可贵的品质。

         第二疑,是快下课时有同学提问,文章中引用笛卡尔的“我怀疑,所以我存在”就是通常所说的“我思故我在”吗?我给予了肯定,这是同一句法语翻译成中文后的两种译法。这位同学接着提出她的怀疑——这两种不同的翻译,在语义上是有差别的,“我思故我在”并不只包含“怀疑”的意味,而是更加广泛的“思考”,这里说笛卡尔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是否有点以偏概全呢?这位同学已经可以从语境、翻译的层面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质疑了,我更加感到惊喜,但对于这一问题,我不敢简单地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们“思维、思考”的“思”在含义上更大,包含着本文所探讨的“怀疑”,而是选择将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我们课下再一起来探察“我思故我在”和“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两个命题的相似与差异。至于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又是另一篇哲学思辨文章了。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怀疑与学问》所在的单元提示中要求: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文的预习环节中也告诉我们: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教完这一课后,作为头脑常常惯性地被条条框框禁锢住的一个成年人,因了孩子们提出的这两“疑”,我感到非常感动,这正是书中“学则须疑”这个中心论点所提倡的怀疑精神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生动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怀疑与学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