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掌握这三个能力,你也可以成为职场解决问题的高效人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关注【老蔡悦读】,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书名:高效人士的问题解决术

作者:[日]森秀明

译者:陈昭蓉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05

ISBN:9787559631442

 

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难题,大家会手足无措,甚至想要逃避,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是不少职场人士相同的烦恼。对职场人士来说,“如何高效解决工作难题”是日常工作中任何时候都少不了的重要技能。《高效人士的问题解决术》中认为只要培养“整理”、“分解”、“比较”的能力,就能高效解决职场上遇到的工作难题。整理就是“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分解就是“把大事实划分成小事实”;比较是“把大小一样的信息放在一起比较”。作者森秀明通过解释如何运用这一种能力,帮助我们把原本散乱的事实一件一件地整理,分组之后,重新排列再进行比较,得出新的策略、计划、行动,让我们轻松解决任何问题!


前言你真的认为自己“想清楚了”吗?

“无法向对方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是因为自己根本还没有想清楚。”

仔细想想,工作上解决问题需要采取的行动其实很简单:

步骤1:询问对方的需求和烦恼;

步骤2:思考如何解决对方的需求和烦恼;

步骤3:以有有说服力的方式,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步骤4:告诉对方具体的解决方法。

对方无法理解自己想说的事,往往有三种原因。

原因1:没有好好“整理”对方说的话或发生的现象;

原因2:没有把事情“分解”成容易处理的大小;

原因3:没有通过“比较”,清楚呈现自己想告诉对方的意思。

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只有三种:“整理”“分解”“比较”。

 

第1节 为什么我说的话,别人听不懂

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沟通,你如何“思考”将是关键。

对方听不懂你想说的事,通常有三种原因:

1.自以为正确掌握了事实和对方的需求;

2.自以为正确划分了事实和对方的需求;

3.自以为正确排列了事实和对方的需求,比较了差异。

稳扎稳打的学习“架构”,而不是枝微末节的小技巧,才能够培养出可以面对任何问题的超强技巧。学会整理、分解、比较事实的思考方式之后,自然能提高工作效率、品质和精确度。


第2节 有效沟通的基础:整理、分解、比较

沟通的第一步,首先,要和对方有交集。双方达成共识,才能往同样的方向前进。


第3节 倾听: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

沟通的时候必须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想象对方大脑中的事实卡片上写着什么样的事实和数据。


第4节 让“听、想、写、说”的循环更简单

工作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听”“想”“写”“说”这四种活动的循环。


第5节 “听、想、写、说”的共同要素

这四种活动都需要针对事实进行“整理”“分解”“比较”。

“倾听”“思考”“书写”“表达”的基本要素就是整理、分解、比较,只要知道这一点,你可以思考得更透彻,工作成果也会更好。


第6节 三步骤思考术,提升工作能力

工作是由“倾听”“思考”“书写”“表达”这四种基本活动组成,每一种活动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基本要诀都是一样的。

首先,要知道如何处理事实,知道如何整理、分解、比较。


第7节所有工作都从“认识事实”开始

传达事实需要的三种技术

事实是你根据目的选出来的法则、案例、信息和数据。

何谓“整理”?整理就是“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

何谓“分解”?分解就是“把大事实划分成小事实”。依据某种角度,把“事实”分成几个小组。

在分解事实时,“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是不二法则。何谓“比较”?比较是“把大小一样的信息放在一起比较”。也就是比较相同单位的事实。

所有工作都基于正确认识事实,以及整理、分解、比较这三项技术。


第8节 只要三步骤,奠定所有工作的基础

第一是关于事实A和事实A1、A2、A3之间的关系。

“事实A=事实A1+事实A2+事实A3”。如果这些分解而成的事实,加起来无法还原成事实A,有任何遗漏之处,就代表分解做得不正确。

第二是分解的方法。

分解的基本原则是“没有遗漏、没有重复”。

落实“没有遗漏、没有重复”

“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是分解的基本原则,在企管顾问界,这称为“MECE”(Mutually Exclusice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具体来说,“SWOT分析”是从优点(Strengths)、弱点(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reats)的观点,分解企业(或个人)身处的环境,找出自己的长处和问题、助力和阻力。

以这四种组合思考自己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优势×机会=积极攻击

●优势×威胁=差异化

●弱点×机会=加强弱点

●弱点×威胁=防卫

“SWOT分析”的分解方式同样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第9节 整理:掌握每一件“事实”

即使是广泛的问题或格局很大的问题,只要我们耐住性子、看清事实,依序处理每一组事实,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能迎刃而解。


第10节 分解:没有遗漏、没有重复地划分事实

一定要遵守基本原则,从正确的角度搜集、整理事实,分解得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第11节 比较:以同样的角度比较事实

“整理”、“分解”和“比较”是商业沟通的三个主要技术。“整理”是把散落各处、大小不一的事实汇整在一起。

“分解”则是依据某种角度将事实分组,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我们可以在同类型的事实中,找出共通点,看出主要的主张。

单独留下的事实也能看出主张。

通过整理、分解、比较,可以看出以前没注意到的事。如果可以看出主要的主张,或看出不一样的做法,将是正确传达事实的强大武器。


专栏:商业上的法则、案例、结果都是事实

如果要解决商业上的问题,有三大基本要素不可或缺:“法则”“案例”“结果”。

何谓“法则”?

包括社会科学的法则、商业上的普遍法则、为了让企业业务和组织正常运作而广泛应用的想法。法则代表“有关事物成形方法的想法”。

何谓“案例”?包括和商业上的事例、推广事业的策略和推动组织的制度实例。案例代表“确实存在、可以观察的事例”。

何谓“结果”?包括商业活动的结果、执行事业策略的成果、调度组织的效果。结果代表“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商业法则,以及套用这项法则的情况(案例)和带来的变化(结果),这三点都是“事实”。


第12节 设定的问题,决定你整理事实的方式

简单来说,“整理”就是“把信息放在一起”。

整理信息一般有两种方法:“由上而下法”和“由下而上法”。

依照“差异”“时间”“类别”“脉络”来整理

主要可以依照以下四个项目来整理:

●差异——从比较之后看到的差异切入;

●时间——从时间先后或行动流程切入;

●类别——从类别切入,例如分成“既有”和“新创”;

●脉络——从谈话脉络或故事结构的角度切入。


第13节 从企业实例来整理事实

把不同的事实当成同一类,还觉得自己已经充分掌握事实,这样沟通当然会出问题。“讨论没有交集”“开会偏离重点”,会有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整理的方法不对。


第14节 搜集信息和数据

只要正确整理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的事实,就有助于思考下一步。


专栏:分析架构或关键词并不能作为“事实”

如果你的说明让你自己都觉得“无法信服”“没有完整表达”,不妨多练习这三种包含“法则”“案例”“结果”循环的思考模式。


第16节  以营销理论实践“分解”方法

如何进行STP分析

分解的目的在于思考有效又具体的解决方案。

实践科特勒营销理论的核心——STP分析

关于STP分析,简单说明如下:

●市场区隔(Segmentation)——把相关市场的顾客分组。

●选定目标市场(Targeting)——选择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

●决定市场定位(Positioning)——设定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存在价值,厘清差异化的重点。

以STP分析来思考营销,拟定策略的过程也会变得明确。


第19节 决定市场定位,让全球的爱好者赞不绝口

在决定市场定位时,必须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思考“硬件”“软件”“内容”这三个层面。


第21节 以数学分解,找出获益最大的模式

数学分解的方法非常简单,能够让你看到新的事实,并且进一步应用在工作上。


专栏:分析架构是进行分解时的实用工具

想掌握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PEST分析

想调查业界获利难易度的时候→五力分析

想掌握事业面临的情况时①→3C分析

想掌握事业面临的情况时②→SWOT分析

想掌握企业和事业的整体时①→PPM分析

想掌握企业和事业的整体时②→价值链分析

想掌握企业和事业的整体时③→7S分析

想判断事业的方向时①→“安索夫矩阵”

想判断事业的方向时②→“优势矩阵”

想决定营销策略时→“STP”

想决定销售方法时→4P分析

想改变销售方法时→PLC分析

想执行业绩改善计划时→PDCA

想了解人才类型时→PM理论


第22节 制作图表的目的就是进行“比较”

“比较”是把相同单位的事实放在一起对照,从差异中导出主张。在进行量化比较时,图表可以让结果看起来更清楚,也可以说,制作图表的目的就是进行比较。

利用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隐藏在比较对象之间的主张。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差异,想到解决方法。


第23节 就算整体看起来持续成长,也要探究个别情况

把大的事实详细分解,比较相同单位的事实,一定能看出差异,导出主张,从各种角度思考下一步要采取什么行动。


第24节 将事实并列比较,就能看出差异

第一阶段是在公司整体的获利模式层面比较,也就是比较图表左上方和右上方两个方块的获利模式。

重点在于,我们要如何解释这个差异。经营管理阶层必须思考如何填补不足,以什么方式达到十年后的目标,这是一家公司经营策略、计划操作的部分。

第二阶段是在事业层面比较,比较图表中间两排的方框。

经过正确的整理、分解、比较,就能清楚导出主张,也更容易看清下一步的方向。


第25节 经过比较,就能以一句话清楚表达主张

比较有很多好处,商业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看出“接下来要采取什么行动”。比较事实,就能立刻看出自己要采取的行动,这是很有利的。


专栏:从法则、案例和结果,比较公司的现在和未来

在工作中,养成整理、分解、比较事实的习惯,以往混沌不清的思绪得到清楚的整理,自然也能看出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


第26节 创造工作成果,第一步最重要

三步骤思考术——“整理”“分解”“比较”。

表示时间和工作成果的三种曲线

理想的模式是“爬坡型”。

“爬坡型”是从一开始就想着最后的目标,立刻着手进行,很快到就达到接近结论的程度。

达成“爬坡型”曲线,越早开始越好,要养成“爬坡型”的习惯,必须从目标开始思考。

以现在的知识、经验法则、一般常识为基础,写下这些事实,进行整理、分解、比较,开始思考。


第27节 把每个“事实”写在笔记卡片上

“案例”“结果”“法则”的笔记卡片


第28节 搜集事实之后,进行排列、整理、分解、比较

把想到什么写什么的草稿、没有条理的卡片,按照类别排在笔记本上,整理成草稿,思考也会从零往前跨一、两步。


第29节 将思考转化为发言和行动,工作成果会更好

思考、发言、行动的门槛光是思考,也无法说服对方,发挥影响力。唯有把想法说出口,也听取对方的意见,再采取行动,制作出样本或模型,勾勒出大致的模样,才能够提高说服力。

思考→发言→行动,就能创造成果

与其仅止于思考,不如发言;与其仅止于发言,不如行动,才能够提升工作成果。


第30节 思考的量比质更重要

在商业上,“量比质重要”,最好还有很多种选择。

至少准备三个选项,让双方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正式资料至少准备三个选项,再让对方从中选择最符合他需要的。


第31节 重复整理、分解、比较,工作质量也会大幅提升

工作上要持续成长,提高工作质量,需要不断地“重复”。重复整理、分解、比较的循环,可以让自己的想法不断进化。


第32节 解读逻辑背后的情感和政治

对话的三个层次:逻辑、情感、政治

对话有三个层次:“逻辑”、“情感”和“政治”。

“逻辑”层次是大多数人想象的正式简报场合的对话。

“情感”层次则是牵涉到情感的对话。

“政治”层次代表受到组织政治左右的对话。

对话不仅要注意内容是否合乎逻辑,还得理解对方的情感和组织政治,一边考虑影响的程度,一边进行对话。在商业活动上,如果没有想到这些层面,光靠策划案的内容,很难让对方点头说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关注【老蔡悦读】,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掌握这三个能力,你也可以成为职场解决问题的高效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