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中呐喊 在绝望中前行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作家。钱理群先生说,一个有思想的青年是早晚都要和鲁迅相遇的。鲁迅是一个常读常新的“现在进行时”的作家,他为我们这个民族提供了源泉性的思想,一直在洗涤和刷新着我们的灵魂。尤其是对年轻人,既然要相遇,为什么不早点呢?

《呐喊》是一部短篇小说文集,是鲁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取名《呐喊》大抵是要为在黑暗中战斗前行的勇士们呐喊鼓劲。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到做小说的原因是受了钱玄同“铁屋子论调”的影响,既然叫醒了几个人,就不能说没有毁坏铁屋子的可能。鲁迅接受了这个观点,他对未来抱有希望,他为战士摇旗呐喊,他更渴望中国新生。然而鲁迅的价值不仅仅在此,更重要的是他时刻保持着深刻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恰是这怀疑与批判让鲁迅成了鲁迅。

鲁迅就像山林中的一棵树。他从未受过斧斤的修饰,自由自在地生长。他享受着山岚雾霭,同样也遭受着风雪雷电。他可能吸收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受到遮挡变得矮瘦枯黄。这一切都没有经过谁的安排,他顺着自己的意志长成了自己的模样。所幸,他长成了参天大树。这是个奇迹。

鲁迅在同时代的作家中,保有着的那份怀疑,源自他幼年内心深处的伤痛。亲历了小康之家的衰落,遭遇了别人的白眼,见惯了世事的无常,于是他对传统的中国社会变得多了一份警惕。他警惕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因为里面渗透着的全都是吃人(《狂人日记》);警惕那些看似给人希望的出路,到最后却深陷于其中而迂腐的死去(《孔乙己》和《白光》);警惕那些虚伪客套人情,因为更多是仅为私利的狭隘与无知(《明天》和《药》);警惕着无知民众的大多数,因为他们很难愚昧地随波逐流(《风波》)。他一直探求着真正能够救中国的良方。他在《文化偏至论》里有一句名言:“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就是说要破除对物质文明的迷信,转而弘扬精神力量;要对大多数的庸常之辈的意见给以排斥,力去陈腐,转而强调天才,强调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真正能救中国的,关键是“立人”,那就是强调人的精神力量,从强壮他们的身体,转而启蒙他们的思想!所以鲁迅先生的《呐喊》,重在揭露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是一个极有独立创作意识的作家,这一点不同于他同时代的“五四”作家。虽然鲁迅也曾说过“《新青年》时期”创作的小说多是“遵命文学”,这只能说鲁迅是按照钱玄同的“将令”给予青年人以希望,而不把自己的悲观寂寞之情绪传染给青年。于是我们看到了《药》中革命烈士夏瑜坟头上的花环,看到了《明天》里并没有揭穿单四嫂子的梦中没有梦见宝儿,看到了《故乡》里最后几段对于希望的渲染和信心。但是接着鲁迅就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解释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绝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他是有着古代士大夫的强烈责任感和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的作家。他即便是写着希望,但骨子里却透着悲凉。

《呐喊》中小说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背景,以自己经历过的事为素材,小说里的人物也应该在他身边有原型。可是鲁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并没有对这些熟悉的人物给以赞颂。相反,他嘲讽哀叹他们的愚昧与麻木。比如小说《药》中,华老栓为给儿子治病竟愚昧到吃人血馒头,而且还是革命者的人血;比如小说《明天》中,单四嫂子不惜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用来买那些根本就不能治病的药材;比如小说《故乡》中,闰土因为生活的磨难和残存的等级制度而对“我”的称呼从迅哥儿变成了老爷;比如小说《风波》中,七斤看似“见多识广”却依然为到底该不该留辫子而惶恐。所谓“哀其不幸”。他揭露批判他们的愚昧与麻木。比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明明知道偷书会被打,却不知自力更生谋出路的批判;比如《阿Q正传》中,对阿Q只知道满足口头逞胜的“精神胜利法”,却不做出什么实际改变的批判;比如《白光》中,对陈士成一生埋没在科举中以致发疯而寻宝自杀的讽刺。所谓“怒其不争”。鲁迅的高贵就在这里,他自始至终都不屑于那层温和面纱的自欺,而是勇敢地揭开面纱后的伤口引起人们注意,供人们思考,从而启蒙思想,立骨树人。

鲁迅的意义在于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用他的如椽巨笔,把中国近现代的民生百态、社会丑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也许你总是觉得鲁迅横眉怒目,杀气逼人,但是那背后却是满腔热血,菩萨心肠。

录鲁迅先生一首小诗《自题小像》与君共勉。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沉默中呐喊 在绝望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