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史札记十七

其实最开始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叙述一下清王朝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而并不是为了讲述清王朝从其入主中原到溥仪退位的一个通史。英国的历史大家爱德华▪吉本有一部大作叫做《罗马帝国衰亡史》,有点自不量力的说,我写的这点东西也是为了搞明白清王朝或者说中华帝国是如何衰落的。

好了,还是说回到清朝的历史。欧洲并不是在大航海之后才接触到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马可波罗行纪》是很多欧洲人了解中国的入门读物。在这本书里马可波罗略有夸张的形容中国遍地是金银财宝,感觉有点像希伯来先知摩西将迦南地(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一带)形容为流奶与蜜之地。在当时中国其实对世界的吸引力极大,因为中国有其他任何地方都生产不出来的瓷器。瓷器在那个年代就好像苹果手机对中国人现在的影响吧。

到了清代,由于欧洲在清朝有澳门这个前哨,很多欧洲国家都曾有人来中国旅行和生活(其实最主要的活动有两个,一个是来广州贸易,一个是来中国传播天主教)。其中很多传教士都学会了中文,并将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翻译成拉丁文或者当时流行的法文传回了欧洲。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要说的是黑格尔这段话我并没在他的书里面读到,二是从网络上浏览到的。据说写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虽然这段话本身略显负面,当我们需要承认,同时期欧洲人对于我们中国的认知程度远远大于同时期我们对于欧洲的认知。黑格尔是个十八世纪的德国人,他的后继者马克思基本也将中国定义为半开化的人种(这段话我是亲眼在马克思选集里面看到的)。需要说的是,即便到了现在,德国的主流媒体比如《明镜周刊》也不怎么待见中国,不知何故。

基本和黑格尔同时代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则对中国青睐有加。他在他的历史著作《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国历史和当时的现状(主要是清朝前期康熙、雍正年间的历史)有着大量的描写,基本很正面,流露出他对中国的向往和崇敬。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历史记载最为悠久而可靠;中国人民重视礼节,民风庄重而文雅。这和德国人的看法就大相径庭。

分析两国对于中国截然相反的看法,我觉得可能和他们本国与中国的交往多少有关系。法国是很早就和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而且往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天主教传教士。虽然当时的清朝并不鼓励欧洲人来传教,但实际上他们在民间收获了大量的信徒,在很多省份都建立了教堂。而反观同时期的德国,还是一个没有统一的、分散为很多城市的联合体,而且由于作为专注于大陆事物的国家,他们没有船队来往中国贸易。而且由于德国是很早就进行了宗教改革的国家,他们信仰的路德派新教也未曾在中国掀起波澜。或许正是因为两个国家与中国接触多寡或者获利多少的原因,导致了他们对于中国看法的不同。

后来第一次作为英王特使来到清帝国的首都北京的马戛尔尼(Macartney)也是在马可波罗、黑格尔、伏尔泰等先驱的著作里面拼凑出了一些对于中国的最初印象的。当然,闻名不如见面。不知是不是受到了乾隆皇帝冷遇的缘故,虽然他口口声声说应该从中立的看法出发,但感觉他对这个帝国很多方面对存在着负面的平价。

诚然,当时的清帝国已经落后于西方了,因为当时的英国已经基本快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了,而我们还在重复古代王朝由胜到衰的轮回。虽然以贸易量代表的财富(或者用现在的流行词汇GDP)仍然在世界上占据着极高的比例,但这并不表明清朝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先进力量。马戛尔尼和他使团的成员都曾留下了大量的旅程日记,这些文字刷新了自马可波罗时代以来欧洲人对于中华帝国的认知。我想,很多欧洲人读了之后,都会有清帝国不过如此的看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清史札记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