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逢七必变”,周易神农图盛世复出揭答案,另或和“三生万物”有关

前言:微鸿在民间发现神农图的经历三谕微鸿,它是传世伏羲先天图天生的姊妹篇,文王后天图的母版,与伏羲图唯一对称互补,与文王图一脉相连,是上古时期承“先”启“后”的中天易圣图,更是《周易》本源之图,隐藏着科学巨秘,昭示着宇宙人生真相和大道,万古失传,盛世复出,承载新使命。微鸿前面在多地所发数十篇文章,初步介绍了神农图和它神奇破译河图洛书、太极图、《周易》古经传“天地定位”章、“易有太极”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父母六子阴阳卦、上下经卦序起止卦等一系列易学重大谜题的内容,属于神农图的初阶“小成”部分,包括本文。除此之外神农图还有高阶“大成”部分,也已由微鸿揭开了神秘面纱。识神农,得大道;结慧缘,自天佑!


“逢七必变”这条规律的总结,来源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厚重积淀,寥寥一语,深邃而博大。

在历史上有很多事件都被认为是“逢七必变”的具体体现,如姜子牙推演周朝国运将至七百年,《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旦“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又西汉独尊儒术,封狼居胥威震华夏至于全盛,是在第七位皇帝手中完成的。其后七百年现贞观盛世。又过七百年明朝建立,出现永乐盛世。这些朝代的出现都与七或七的倍数密切相关。

关于“七”特殊的文化含义也体现在外国的宗教文化中,如《圣经》中,上帝就用七天创造了世界,工作六天完成,第七天休息。

而现代人作息制度的一周7天,则来源于古人通过对月亮圆缺的观察,由半圆月至满月,由圆月至半圆月,时间分别是7天,由半圆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圆月,也分别是7天。于是,人们把一个月分为四周,七天定为一周期。

比如古巴比伦人在公元前7至6世纪便有了星期制,已经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定为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还建造七星坛来祭祀星神。

以上这些看起来确实是“逢七必变”,但这些基本都是来自人们对历史、天文和生活等方面的观察和宗教文化,“逢七必变”有没有除此之外的其它深刻内涵,万古失传、盛世震耀复出的神农易中天图,揭示出了它更深层次的一个意义。


我们都知道《周易》的符号构成,在原文中有正规名称和形制的,主要有两仪、四象、八卦和六十四卦。其实太极也称得上,只是在《周易》原文中,太极只有其名,未见其符号图形。后来人们习惯用空心圆或阴阳鱼图表示太极,也算是它传统意义上的符号。

关于这些符号的组合生成,《周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又说“八卦而小成”。意思是说整个过程是从太极生出两仪,两仪又生出四象,四象生出八卦,至八卦达到一个初级完备的阶段,称为“小成”。


八卦是三爻画符号体,由它又生出四爻画符号体、五爻画符号体,直到生出六爻画符号体的六十四卦终结。为了表述方便,后世易学常把四爻画符号体称为十六卦,五爻画符号体称为三十二卦。

全部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太极,到两仪,到四象,到八卦,到十六卦,到三十二卦,到六十四卦的“加一倍法”生成过程。加一倍法又叫“一分为二法”。八卦是小成,六十四卦是《周易》符号推演的终结,代表事物的高级完备阶段,当然就是“大成”,传统易学正是这样定性六十四卦的。

这其间从太极到两仪……最后到六十四卦,恰是七阶。七阶而大成完备,必将进入新的轮回或维度时空,这是“逢七必变”的易理真谛所在。

如果不考虑易理意义单纯从数学组合的角度,把八卦和六十四卦排成圆形或直线形,它们各自的排列组合方式的数量将达到惊人的天文数量级。具体地,六十四卦有64!即1~64的连乘积1.268869321×10的89次方种排序,八卦有8!即40320种排序(公式为8!=1×2×3×4×5×6×7×8)。

但符合《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章所述一分为二法七阶生成模式的图,有且仅有伏羲图和神农图两种。这点大家用简单的逻辑分析或数学推证,很容易就能证明,兹不赘述。

这里列神农图系中的神农六十四卦次序图(黑白长图)简单展示一下六十四卦的七阶生成。在本文所放置的其它神农卦图上也能看到这种生成模式。

由此可见,逢七必变的原由,或可追溯到六十四卦的这种七阶完备性上。六十四卦生成达七阶完备,万物大成,“七”是事物发生转折的一个大节点,过了这个节点,进入循环或升维。

六十四卦的七阶包含六个爻层和一个太极层,其中的六个爻层如上可以看做是一爻一爻叠加组合成的,但实际也包含着上三爻的八卦和下三爻的八卦两层八卦体,所谓八八六十四卦。并且在生成顺序上,下面的八卦体先成,而自然代表了小成的含义。

小成真正的真谛所在,微鸿以为在于八卦的三画结构,模拟了现实空间的三维。零维对应太极,其形对应如“点”;一维对应两仪,其形对应如“线”;两维对应四象,其形对应如“面”;三维对应八卦,其形对应如“体”。现实空间是立体的,三维的,孕育的万物也是三维的,所以“三生万物”,为“小成”。加上太极层的零维为“四”,去掉为“三”,“三”是包含在“四”里面的一个独立体,显然从太极开始的小成阶段,三和四联成了一体,代表了事物小成的一个节点。

“七”包含两个八卦体和一个太极层。去掉太极层,是两个八卦体共六个爻层的“六”。同上所述之理,六和七实际联成了一体,代表了事物大成而发生转折的大节点。

由此可见,七之数,包含着两层三维结构,这两层三维结构的对立,如阴和阳,如时与空,也如我们这个现实世界和另一个呈镜像对称的平行世界,相互对立互补,从“太极”出发,构成了总宇宙。

那每一爻层上的阴(爻)和阳(爻),就对应着每一维度上相反相对的两个方向。

当然,六十四卦的七阶,在伏羲六十四卦图上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羲农六十四卦图,如兄如弟,从易理反映时空结构媾合万物的角度,揭示了“逢七必变”可能存在的深层意义。本身,伏羲图和神农图就是一分为二法有且仅有的一对互补对称孪图,它们对“七”这个数内部的节阶性的同证,也从侧面反映了它们的孪生关系。

伏羲图古传至今,神农图盛世复出,珠联璧合,必将揭开易学新篇章。易学发展的车轮,是不是在暗中也“逢”了哪个“七”了呢。

创作不易,如与您观点不同请宽容包涵,欢迎交流。点关注不迷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逢七必变”,周易神农图盛世复出揭答案,另或和“三生万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