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七章,第七节)

                第七章 蓬勃发展岳家军

                      第七节 岳家将(中)

岳家将第四位,牛皋。

牛皋(公元1087年--公元1147年),是汝州鲁山(河南鲁山)人,比岳飞大二十六岁。最早为朝廷弓箭手,金军刚入侵时,牛皋组织义军抗战,多次获胜,朝廷封牛皋为“保义郎”(正九品)。公元1128年,牛皋也在东京留守杜充手下,这时候牛皋应该和岳飞已有交集。

在此期间,牛皋因征讨杨进三战三捷,被陆续升为“武翼大夫”(正七品),荣州刺史(从五品),公元1129年,金军攻京西,牛皋连胜十多场,加果州团练使,杜充撤离开封后,上官悟为东京留守,上官悟任命牛皋为留守司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几乎和岳飞同时进步。后来东京失守,牛皋往南撤退,多次击败金军,因功升防御使、观察使、镇抚使。

公元1133年,岳飞统管江西、湖北军务,决定由襄汉进军中原,收复失地。牛皋奔赴临安面见赵构,力陈刘豫必败,中原可复。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加入岳家军。

牛皋加入岳家军后,随州擒王嵩,庐州吓退金军,洞庭活捉杨幺,战功赫赫。

公元1147年三月初三日,都统制田师中大宴群将,牛皋吃完后觉得中毒,回去后对亲属道:“牛皋年已六十一岁,官至侍从,已经足够了,所恨的南北讲和,使我不能马革裹尸,却死在屋檐下而已!”

有人说是秦桧命田师中对牛皋下毒的,就事论事,这事似乎经不起推敲,此时,南宋和金国讲和已经过了五年,主战的岳飞已经冤死,牛皋年过六十,要下毒何必等到五年以后?而且牛皋的官职一直在五品上下浮动,在宰相秦桧跟前,牛皋还不在其眼里。

第五位,王贵

王贵应该是岳家将中最早的加入者,可惜的是王贵背叛了岳飞,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王贵的背叛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同样是被秦桧选定为诬告者,张宪就宁死不从,所以张宪人品比王贵高了几个档次,这大概也是《宋史》没有将王贵列入传记的原因之一。

说王贵是最早的岳家将,有这么几个间接证据。一是王贵和岳飞同乡,都是相州汤阴人,两人应该很早就相识,岳飞从军,王贵有没有跟随,很难说;二是,《宋史.岳飞传》记述岳飞事迹时,作为岳家将,王贵和傅庆是最早出现的人物。“(建炎)四年…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

建炎四年是公元1130年,具体哪一月,没记载,但《三朝北盟会编》有记载,岳飞平郭吉是公元1130年正月,所以说,王贵肯定于公元1130年以前就加入了岳家军。

王贵在岳飞手下一直为中军统制,与前军统制张宪成为岳飞的左膀右臂,牛皋加入后,三人是岳飞的三驾马车!

王贵在岳家将中的份量,还可以从一个细节分析,《岳飞传》中,但凡王贵和其他将领出现,王贵始终摆在第一位,平郭吉,王贵和傅庆,王贵在前面;复襄阳,王贵和牛皋,王贵也在前面;收邓州,王贵和张宪,王贵仍然在前面!王贵也几乎参与了岳家军所有的重大战役。所以说,王贵确实是岳将军的主要支柱。

遗憾的是王贵没有善始善终,秦桧要陷害岳飞,听闻以前岳飞曾经动用军法要斩王贵,还杖责过王贵,怂恿王贵诬告岳飞谋反,王贵先还很坚持原则道:“做大将应该适应军中的赏罚,如果受到处罚就怨恨,那怨恨将永远没有穷尽!”

可后来张俊以王贵的隐私相威胁,王贵却“惧而从”!成了陷害岳飞的帮凶。岳飞遇害后,王贵自知处境危困,遂引咎辞职。后来担任了一些军中闲官,公元1153年病逝,享年不详!

第六位,董先

董先的经历比较曲折奇特。董先字觉民,洛阳人。跟随翟兴从军与金人战,多有战功,公元1130年五月,翟兴任河南孟、汝、唐州镇抚使,董先为前军统制,人如其名,“每战,冒矢石为诸军先”,是战场上勇冠三军的急先锋。

公元1131年,金兵大将高琼率领攻取商州(陕西商县),董先出战御敌,董先在成州刺史张玘辅佐下,九战九捷,追击金兵直至试剑关。第二年1132年春,董先、张玘领兵渡过渭水,与金军恶战于兴平、咸阳、渭河、石鳖谷等地。

此时,伪齐刘豫配合金军断绝了董先军队的粮道,董先为保存实力,将兵权暂交张玘执掌,自己前往伪齐投降。刘豫接纳董先后,派使者到张玘军营接董先家属,想以董先妻儿为人质。董先早已防备,密信张玘,留住自己妻儿在宋营!并表示自己日后必定回归大宋。张玘严词拒绝伪齐使者,善待董先妻儿。

刘豫素闻董先英勇善战,封其为大总管府先锋将。公元1133年正月,襄阳镇抚使李横率军攻伪齐,刘豫派董先支援颍昌(河南许昌),董先抓住这个大好机会,率军出城后,忽然宣布反正,带领数百亲随军士回到张玘部。

董先回到大宋,张玘立即归还兵柄,继续辅佐董先。张玘成就了董先的智、忠,董先成就了张玘的信、义!两人配合默契,演绎了大宋军中佳话!

董先随后和张玘归附李横,同年秋,朝廷将董先、李横、牛皋划归岳飞节制。


佐料:《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四记载了牛皋在庐州吓退金军的故事,值得玩味。

公元1134年十月,金军与伪齐犯淮西(淮南西路,治所在庐州),淮西安抚使仇悆的一千多守城军士全部战死,仇悆向湖北岳飞求援,岳飞派牛皋、徐庆救援。牛皋、徐庆率十三骑先到庐州城下,入城尚未安坐,侦查报告有五千金军骑兵逼城下,仇悆不安变色,牛皋道:“怕什么?我替仇公将他们赶走!”

牛皋说完,翻身上马和徐庆出城,迎着敌军,远远的喝道:“牛皋在此,你们也敢来吗?”

金军领头者道:“我晓得牛皋在湖北,庐州哪里来的牛皋?”

牛皋大笑,将盔甲脱下,打开军旗,金军大惊。牛皋看他们有惧色,挥舞手中双鞭,纵马向前,金军奔溃,牛皋和徐庆十三骑追袭了五十里而回,当时金军有十万人屯军在庐州百里之外,当晚逃的一干二净!仇悆获悉后,既骇又喜,亲自写书信向岳飞致谢,并极力推崇牛皋威武神勇!

岳飞不高兴,将这件功劳记在徐庆头上,牛皋也不在意,而淮西人觉得很遗憾!

这件故事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牛皋破敌,岳飞为什么不高兴,又为什么将功劳记在徐庆头上,淮西人又为何觉得遗憾呢?

但是,《宋史.牛皋传》还是明白无误的将庐州吓退金军的功劳算在牛皋头上的,而且是岳飞命牛皋追击三十里的。谁记载的是历史的真相呢?恐怕无从得知真相,况且,历史本来就没有什么真相!历史真相在统治者的意志中,在历史记载者的笔墨中,也在滚滚逝去的时间长河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七章,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