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229

截至到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改革开放刚好30年,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中,中国市场上存在着三股力量,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种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博弈,最终决定了中国经济成长。

这篇笔记主要记录,1978-1983这六年的事情,作者给他命名没有规则的骚动

1978年10月,dxp出访日本。他显示参观了东京的新日铁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真正领略到了“现代化”的生产线,同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试行大包干,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迅速向全国蔓延,给中国农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美国的时代周刊将dxp评为年度人物,整整用48页的系类文章介绍了邓小平和打开大门的中国

整本书的前半段都是变革,很彻底的变革,在人民文学刊登了一个虚拟人物,叫做乔厂长。他代表着那一个时期的先行者,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得罪很多人,于是告状的,造反的,抹黑的事情连连发生。很具有戏剧色彩的,乔厂长大声喊道“我不怕这一套,我当一天厂长,就得这么干”。这篇小说也激励了那一代人改变自己命运的热情。


在安徽芜湖,一个目不识丁、自称是“傻子”的小商贩给全中国的理论家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因为自己的瓜子生意不错,雇了12个无业青年来做帮手,有人马上联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做出的那个著名论断:“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于是,“安徽出了一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

当时的中国有刚开业的十万工商户,雇佣的数量到底能不能超过8个人甚至就雇工能不能超过8个人这场大辩论持续了三年,而真正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还要等到1987年,在那一年的中央“5号文件”中,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才被彻底放开。

我不敢想象如今这些政策要在今天,该是什么样子,改革尚且是这个样子,开放也遇到了重重困难

1979年年底,美国方面进而提出向中粮公司赠送一条每分钟生产300瓶可口可乐的瓶装线,授权中粮公司独家使用可口可乐商标,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产品的协议。

但是很快有报刊发表文章和群众来信,指责中粮此举是卖国主义、洋奴哲学,引进可口可乐就是引进了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就是打击民族工业。中粮公司只好转而退居北京丰台。由这条生产线上下来的可口可乐主要供应旅游饭店。后边几年政策才慢慢打开。

对比日本在国际上,日本经济还是一枝独秀。按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在20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基本相当,而到1980年,日本已经是中国的4倍。1980年年底,日本通产省宣布,该国的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这个有点像今天的中国,记得在2015年福布斯杂志上封面赫然写着“阿里巴巴,建立在假货上的千亿帝国”,复制加学习,可能是一个大国的毕竟之路。

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在1983年,中国最紧俏而奇异的商品,还不是松下电视、东芝冰箱或可口可乐,而是吉林省长春市的君子兰。原本几元钱一盆的花卉一日一日地扶摇直上,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而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仅三四十元左右,如果养出一盆君子兰,倒手卖出成百上千元,无疑是发了大财。

于是,在炒卖预期的推动下,君子兰疯了。到1982年,满城疯魔君子兰,这株秀气小巧的植物成为长春人生活的唯一主题。它的价格一涨再涨,倒手赚钱者大有人在。年初,市面上出现了5万元一盆的君子兰,很快,10万元和15万的君子兰出来了,这个泡沫还将持续两年,1983年,长春市政府做出了《有关君子兰交易的若干规定》

这些现象看似早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事件,亦可看成最近两年的炒鞋风气,历史的相似度总是惊人的,它可以被看作贫穷日久的底层民众对财富渴求的一次妖魔式释放。就算是炒鞋也一样,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