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4.5世界首富石崇的荒诞人生!

第四篇第5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备也!象形字。富的甲骨文就像一个酒坛子,意为“酒已备好。”如《诗经·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后字形逐渐演变,成为从宀,畐声。其本意也逐渐消失,成为财产多、富裕、富足等意。如《史记・货殖传》:“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富也是一种中华姓氏,始祖是被称为春秋第一忠臣、周襄王的大夫富辰,富辰本为周宗室,因其封地在富,所以人称富辰,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如北宋名相、文学家富弼。

贵:会意字,甲骨文的“贵”字像两只手捧着泥土,土地是古人最宝贵的财富,后经演变,下部加上了代表财富的“贝”。“贵”的基本义指价格高,与“贱”相对。引申指地位高。

  贵后来用作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姓?”。由价格高又引申为价值高,表示珍贵、重要。又表示尊重、重视,作动词用。

  一般来说,富指财富多,贵指地位高。

不以其道得之:本文中有两次提到该句,第二次的“不以其道得之”,容易让人曲解。金代文学家王若虚在他的《论语辨惑》中说:“不以其道得之”中的“不”,非衍即误。

    清代藏书家翟灏在他的《四书考异》中说,应该在“不以其道”后面断点。现代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说第二个“得之”应该改为“去之”,并言“可能是古人的不经意处”。

  可是,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和唐写本《论语》都如此。所以以上几位先贤的说法是错误的。

  其实,这里的“得之”并不是得到“富贵”或者得“贫贱”。应该是“实现愿望”,也就是实现“得富贵”的愿望和实现“摆脱贫穷”的愿望。

处:初文为処,原意为“止”。《说文解字》:“得几而止”。意为“来到桌几边坐下休息。”处的原义就是:处在、存在、置身。如: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后延伸为“居住”,如“穴居野处。”

  凡士或女“未用”皆称“处”,如《庄子·逍遥游》:“淖约若处子”。

  处也指和别人一起生活,如“融洽相处”。居家不仕也叫“处”,如《孟子》:“处士横议”。处还有处理,决断,对待等意。

  处读第四声时,表示地方、地点。如“办事处”。

去:象形字。像盛器,下体之“口”像器,上体之“大”像盖儿,其本义是有盖儿的盛食器;又可引申为去掉、除去;放弃、失掉和距离;往等,如《诗·大雅·生民》:“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造次:仓卒,急遽。造有突然的意思,如《韩非子·难二》:“景公造然变色。”而“次”则意为“中”,如:胸次。“造”、“次”合起来就是“仓猝之中”。如《史记·五宗世家·河间献王·德》:“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又如《后汉书·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造次还有鲁莽,草率等意。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颠沛:倾覆,仆倒。《诗·大雅·荡》:“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拔。“颠,仆;沛,拨也。”言树连根拔起而倒仆。因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如“颠沛流离”。

  造次和颠沛也可合并成一成语“造次颠沛。”如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人有迫于饥寒之患,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尝忘也。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想要,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手段获得,即使得到了也不能安享。贫与贱,每个人都想摆脱,但是,如果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即使摆脱了也还会回来。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不就玷污了君子之名?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会背离仁德的,哪怕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算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富贵,但是必须符合“道”。君子时时刻刻都不能放弃“道”,哪怕在最困顿的时候。

    人如果在仓猝匆忙之中,在颠仆困顿的时候,依然能够想起来“道”,依然能够不违“道”,当然难能可贵,非君子不能为。

    一个人如果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能不违“道”,那就差不多等于说,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违“道”了!

  《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走“正道”。

                    世界首富石崇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炫耀当作体面而荣耀的事。

    史料记载,当时全国总人口大约只有1600万,而司马炎光在其后宫里就蓄养了一万多名嫔妃宫女。他每夜乘着羊拉的辇车,随它信步走去,羊儿停到哪里不走了,他就在哪里宴饮并留宿。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穷奢极欲,但若论起奢侈来,他的姐夫王济比他更胜一筹,王济的奢侈糜费让人瞠目结舌,他用钱辅地,被当时人称为“金沟” ,就连见惯世面的皇帝都自叹不如,但他还是比不上西晋的三个首富:石崇、羊琇(名将羊祜堂弟)和司马炎的舅舅王恺(曹魏司徒王朗之孙,名儒王肃第四子)。

  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石崇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有学者研究过,石崇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他建的“金谷园”堪比皇宫,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

  从各地收罗来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把园内的屋宇装饰得金碧辉煌,宛如宫殿。

  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蹁跹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直到现在,人们还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太傅刘寔曾造访石崇,中途如厕时看到绛色蚊帐,室内装饰十分华丽,里面还有两个侍女手持香囊,便退避出来,对石崇说:“对不起,不小心误入了你的内室。”

    刘寔所见的,还只是冰山一角。《世说新语》中记载,石崇家的厕所里常常有十余个衣着华丽的侍女在一旁服侍,并为宾客们奉上甲煎粉、沉香汁之类的香料。不止如此,出来之时侍女们还会让宾客们换上新衣,令许多人都感到难为情。

  有一次,他听说王恺家里洗锅子用饴(音yí)糖水,就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这件事一传开,人家都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

  王恺知道后,非常不服,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四十里紫丝屏障。这个奢华的装饰,把洛阳城轰动了。

  石崇成心想压倒王恺。他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恺的屏障更长,更豪华。王恺又输了一着。但是他还不甘心罢休,向他的外甥晋武帝请求帮忙。

    晋武帝觉得这样的比赛挺有趣,就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好让王恺在众人面前夸耀一番。

    有了皇帝帮忙,王恺更有底气了,他特地请石崇和一批官员上他家吃饭。宴席上,王恺得意地对大家说:“我家有一件罕见的珊瑚,请大家观赏一番怎么样?”

  大家当然都想看一看。王恺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那株珊瑚有两尺高,长得枝条匀称,色泽粉红鲜艳。大家看了赞不绝口,都说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只有石崇在一边冷笑。他看到案头正好有一支铁如意(一种摆设器物),顺手抓起,朝着大珊瑚树正中,轻轻一砸,一株珊瑚被砸得粉碎。

    官员们都大惊失色。主人王恺更是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责问石崇:“你这是干什么!”石崇嬉皮笑脸地说:“您用不到生气,我还您就是了。”王恺又是痛心,又是生气,连声说:“好,好,你还我来。”石崇立刻叫他随从的人回家去,把他家的珊瑚树统统搬来让王恺挑选。

  不一会儿,一群随从回来,搬来了几十株珊瑚树。这些珊瑚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株株条干挺秀,光彩夺目。至于像王恺家那样的珊瑚,那就更多了。周围的人都看呆了。王恺这才知道石崇家的财富,比他不知多出多少倍,也只好认输。

  那么,石崇这么有钱,他有什么来头?他是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石崇不但有钱,文学造诣也很深,上过太学,算是个文学家,石崇还是“鲁公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西晋开国元勋、大司马石苞第六子。

  到二十余岁,石崇才步入仕途,而且作为开国元勋的幼子,他的职位仅仅是个修武县(今河南修武)的县令。不过后来因为很有才干,石崇被提拔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因伐吴有功,被封为安阳乡侯。

    石崇的钱是哪儿来的呢?原来石崇还是个“官盗”。他当过几年荆州刺史,在这期间,他除了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肮脏的抢劫勾当。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诈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杀人越货。这样,他就掠夺了无数的钱财、珠宝,成了当时最大的富豪。

  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傅咸,上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他说,这种严重的奢侈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现在这样比阔气,比奢侈,不但不被责罚,反而被认为是荣耀的事。这样下去怎么了得。晋武帝看了奏章,根本不理睬。他跟石崇、王恺一样,一面加紧搜刮,一面穷奢极侈。

    西晋王朝一开始就这样腐败,这就注定要发生大乱了。晋武帝去世不久,国内引发“八王之乱”,这么富豪们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由于石崇和太后贾南风的侄子贾谧交好,石崇受到牵连,最后的结局却是其母亲、兄长、妻子老幼共十五人均被杀害,石崇自己也被杀,时年五十二。

  石崇有一个宠姬,名叫绿珠,长得非常漂亮,又很会吹笛子,叛军首领司马伦想占有绿珠,石崇不舍,最终绿珠跳楼自尽。

    唐朝诗人杜牧曾作诗一首,叫《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其中的坠楼人就是指“绿珠”。

    宋人乐史还将绿珠坠楼事件写成传奇小说《绿珠传》,里面说绿珠姓梁,今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到现在她的家乡都还有一口绿珠井,喝了这口井里井水的孕妇,生下的女儿都会十分美丽。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4.5世界首富石崇的荒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