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的“亲密关系”,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

婚恋那些事儿

在感情里,我们或许都渴望过自己能遇到一个灵魂伴侣,相爱一生。

可现实生活中往往都会背道而驰,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告诉我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前段时间看了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这本书后受益颇多,它的副标题是:通往灵魂的桥梁。

换言之,在亲密关系里,男人和女人的相处模式如同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只有当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后,或许才能获得一份美满的爱情。

什么是亲密关系?

生活中,尽管我们会对身边的人很友好,但有时因为“亲密关系”的存在不能越界,时刻提醒我们要懂得保持距离。

心理学家Kelly(1983)曾提出:关系是指二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

所以,像一般夫妻关系、恋人关系,甚至很友好的朋友和闺蜜都称之为亲密关系。

如何经营亲密关系?

两个人刚在一起时无论多么亲密,相处久了或多或少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闹得意见不合。

以至于很多人都会说:再恩爱的夫妻一生都有100次想离婚,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亲密关系给了我们温暖、甜蜜和理解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冷漠、争吵和误解。

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享受爱的同时也免不了被伤害。

那么在相处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被伤害呢?

答:期望值过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择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情窦初开时我们认为只要相爱就好,其他都不是问题,到久经情场后认为爱情再美好也需要物质基础作为保障。

以至于很多人在挑选自己的另一半时都会按照“理想情人”的标准去找。

起初相处的很愉快,彼此都认为找到了生命中对的人,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逐渐发现对方和自己幻想中的类型不一样,就动起了改造的念头,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改造成功的。

然后就出现失望的情绪,认为对方不是自己的“理想情人”,感情岌岌可危。

其实在亲密关系里,大家多半都会经历这四个心理阶段,只有明白了其中道理并且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去,关系或许才会经营的更好。

01、月晕阶段

克里斯多福·孟认为,恋人初遇时,会体验到一个心理现象——“月晕现象”。

当我们认为月光很美丽,阳光很刺眼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从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看待问题时,要透过表象看实质。

爱情,或许本身就自带偏见,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时候自己看对眼了,就会把对方幻想成自己的“理想情人”。

其实有幻想不一定是件错事,但如果把幻想带入生活中就会成为感情的阻力,毕竟人无完人。

02、幻灭阶段

克里斯多福·孟认为,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另一半时,无非希望对方可以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给予自己温暖和鼓励......

但很多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形成一种“主仆关系”:一方无底线包容,另一方疯狂索取。

时间长了关系开始出现不平等,两人矛盾就此产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分手。

所以,该如何度过这个阶段呢?

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时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糊里糊涂地轻信对方所说的话,要学会思考,想想两个人从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然后再甄别这个人是否适合作为终身伴侣。

因为很多情侣进入第二阶段后,就开始慢慢暴露出自己以前所隐藏的缺点。如果有些缺点自己始终无法克服,那么就要学会及时止损。

当然,如果你知道对方身上的缺点后,还想继续走下去,就要试着多理解和包容对方,不要鸡蛋里挑骨头。

03、内省阶段

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最好的相处好模式无非是:从对方身上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终找回自己。

进入内省阶段后,感情或许会进入瓶颈期,当初的激情不再,有的仅仅是平淡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自省,重新看待自己和对方乃至这段感情。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我们都需要摒弃一个概念:爱和不爱。

有时候我们或许会因为对方的一个无心举动胡思乱想,认为对方心里没有自己,不爱自己了。

其实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接纳对方的性格,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从源头认识自己的伴侣。

要学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自己强大了就会减少对另一半的抱怨。

04、启示阶段

当一段感情进入第四个阶段后,说明你已经找到了爱情的真谛,生活的应该很幸福。

这个时候你或许不会要求伴侣为自己改变多少,因为你已经从心底里接受这个不完美的TA,甚至还非常爱TA。

和TA在一起时,你可以无条件的相信对方,把TA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学会感恩,感谢有TA的陪伴自己的余生才不孤独寂寞。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久的“亲密关系”,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