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教育部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但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规定颁布的初衷,是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
但是家长们却不怎么买账,纷纷调侃:
你最好中考高考也别公开成绩和排名,让大家盲选。
读书不看成绩看什么?排名怎么了?教育孩子正确面对,而不是掩耳盗铃。
以后出了社会,社会也会这样对待他们吗?(不会)
可见,这种方式被并不看好,成绩的分量在中国现在教育体制下,依旧占比很重。
本来想要引导少关注成绩,却有了欲盖弥彰的效果,让家长的焦虑更加严重。
既然在家长心中成绩那么重要,那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成绩呢?
韩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姜弦植,在《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一书中,提到三个与孩子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赞扬心理学、唠叨心理学。
从源头上了解与学习相关的底层逻辑,能够帮助我们跳出提升成绩的误区,找到正确提升孩子成绩的方法。
01 学习,“不知道”很重要
《论语》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者。
这句话除了警示我们针对学问,要实事求是;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智者,要分清自己哪些知道,哪些不知道。
你知道的那些知识,已经存在于你的脑海中,成为你的东西,而不知道的那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的。
《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的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叫做:元认知。
为什么要学、该学什么、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不知道的又该怎么学,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
元认知可以说是学习的钥匙,而元认知的核心就是“明确自己不知道什么。”
如何发现自己的不知道?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种颠覆性的学习方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需要学生们先在家里看课程视频,了解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哪些理解和不理解,学生就可以心中有数。
到学校之后,教师会分小组讨论,学生们有机会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讲解给别人,也会把自己不理解的和大家一起探讨。
这样的学习过程,把老师主导的灌溉式学习,变为学生主导的讨论式学习,是一种启发了元认知的学习。
韩国的一个初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实验了一个学期,有85%的学生大幅提高了考试成绩。
翻转课堂的为何如此有效?它其实是符合学习的金字塔原理的。
它把学习从“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变为了“小组讨论、教别人”的主动学习,学习吸收率最高可达90%,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也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所以下次孩子再说“不会”的时候,先别急着帮他讲解,不妨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让孩子先讲一下他的思路,再和他一起探讨学习。
希望“元认知”这个心理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们“越学越会,越来越爱学习”。
02 赞扬,可能变“惩罚”
新时代的父母几乎都赞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育儿理念。
殊不知,夸孩子,也可能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
曾经有一个女孩,每次考试都考100分,爸爸每次都夸她:“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是咱们家的骄傲!”
而且与别的家长聊天时,爸爸也都会把话题扯到女儿的成绩上,满满的都是自豪感。
有一天,到了晚上8点钟,爸爸还没等到女儿放学回家,便着急问老师,女儿是否被留在学校了。
得到的回答是:今天正常放学。
爸爸急坏了,各种不好的猜测在心里盘旋,赶紧通知家人,报警去找孩子。
最后,在学校旁边的一个公园里找到了孩子。
家人问:你这孩子,怎么不回家啊,家人都担心坏了……
女儿绷不住哭了起来,说:“我这次考了98分,我在想我是不是变笨了,不聪明了,我再也不是咱们家的骄傲了。”
后来,家长终于把孩子劝回了家,但是听说后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脸上的笑容也少了很多。
夸孩子,本意是想让孩子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没想到却把孩子变成了一个“寻求认可上瘾”的人,变成了一个害怕失败的人。
那该怎么办呢?《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的作者提出:如果希望对方做得更出色,就应该把赞扬的焦点放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
比如,故事中女孩的爸爸可以说:“考了100分,爸爸很为你感到高兴,爸爸看到你最近笔记做得特别工整,写作业也都特别认真,这是你努力的结果。”
这种赞扬过程的方式,其实算是鼓励的一种,重点就是:看见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认可孩子原本的样子。
当孩子被看见,就能唤醒孩子的内在力量,他会自发地向上生长。
正如作者所说,赞扬可以让海豚在狭小的水族馆里表演,而鼓励却可以让海豚遨游大海。
03 唠叨,把爱变成“恨”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做咨询的一个案例,我看完很是震撼。
儿子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
父亲看儿子高中沉迷游戏,勉强考入大学,找工作也没用心,每次见面都唠叨他几句。
可谁知道,儿子有一天突然手握着棒球棒闯入卧室,威胁说要揍他。
父亲很震惊,完全不敢相信正在发生的一切,但是还是发生了。
儿子让父亲像以前对待他那样,用四肢撑地俯卧好,打了年过花甲的父亲一棒。
父亲痛苦地倒在地上,儿子却转身就走出了家门。
“今天是第一天,所以只打了一下。以后我要把爸爸做过的一切如数奉还,你等着吧。”这是儿子走出家门后,给爸爸发的短信。
妻子15年前因病过世,吃苦受累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的父亲,觉得生活瞬间没有了意义。
儿子的行为,其实并不是突发的,这种想要揍父亲一顿的想法,估计已经在心中预演了很多次。
年幼时,正需要父母关爱,而母亲卧病在床,父亲既需要照顾母亲又要上班。父亲担心儿子,想要教育好他,但是却用了打骂和唠叨的方式,孩子肯定不理解。
而现在长大了,觉得自己有力量了,父亲还要不停地唠叨,就激发了他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怒。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超限效应,即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度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唠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会产生超限效应,而且唠叨也逃不过“自证预言”,即孩子会形成一种“限制性信念”,朝着你描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唠叨,发现孩子越来越抵触,成绩也没见提升,也是这个原因。
作者提出,如果真心希望孩子好,就不要唠叨,用“没关系”取而代之。
一句“没关系”,让孩子在失败的时候,情绪更加平稳,也更能主动面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负起责任。
孩子,我爱你,所以“没关系”,爸爸妈妈相信你,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一生。
04 写在最后
《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亲子关系,还涉及到了亲密关系和自我关系,其实不仅适合妈妈们读,也同样适用于爸爸群体。
爸爸和妈妈,组成了一个团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着合力。
正如莫言所说:“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父母懂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会更加了解孩子,做到“对症下药”,而不是“盲人摸象”。
否则,到最后,很可能,父母亲手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却怪孩子不会飞翔。
让我们做一个懂点心理学的父母,做孩子飞向梦想天空的过程中,可以借势的那一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