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给《两周金文语法研究》课题组交差了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西汉刘歆在《七略》中云: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时期,语言学家,《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受刘歆的启示,经过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也就是文字学家常说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比如心字,整个字形就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中间两个短横形象地勾画出了左右两个心室,让人看到字形便明白字义; “鹿”字,着重勾画了鹿头顶上两只**的犄角,以及细长灵活的腿,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让人一目了然;“大”字,像一个站立的人,上面的一横是人的肩膀,当一个人肩挑重担,有了责任,有了担当,我们就说他长大了。其实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汉字的基础是象形,象形就是画物像它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

中国古老的象形字是一种表形的文字。这种方法其实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说抽象的意义无形可象,就是具体的东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来的。于是汉字开始表形向表意发展, 指事字和会意字应运而生。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我们看“亦”字,像一个站立的人,这两点指示的是腋窝的位置,所以“亦”的本意就是指腋窝;再来看刃字,这一点指示的是刀上最锋利的位置,就是刀刃。

假借字是指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字或意。一般说来假借字都是同音字。但同音字并不一定是假借字。假借字是以不造新字来表达新义的字法,即:旧字翻新。而这种借旧翻新的方法,却往往是借而不还。

  “北”字,描绘了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借用背这个同音字,来表示“北”这个方向。比如词语“败北”, 古代称战败为“败北”,为什么呢?意思是打不过转背而逃。再看这个“西”字,它的形状是一个鸟巢,夕阳西下,倦鸟归巢,于是古人就用鸟巢来代表西方。

其实,如果溯源,汉字早在商朝时,就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只不过是后来周代人分析归纳出来的汉字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猫、轪、鉲是形声字,凹、凸、凼是指事字, 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会意字,“锿”是形声兼会意字。“爱”既标音,亦指爱因斯坦。该化学元素的外文乃以爱因斯坦来命名。这些新字,当中包含了日本国字,亦依从六书来造字。

形声字是用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做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河”二字就是这种字,江、河二字左边形为水形,右边的工,可为声符。也如《说文解字》对“松”字的说解:“松,木也,从木, 公声。”“松,木也”,是解释字义;“从木”是解释字形;“公声”,是说明字音。

会意是并列字类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组成的字,会和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信二字就是这种字,即止戈为武,人言为信。析:甲骨文从木从斤,斤为斧的象形。本义是破木,即劈开木头。

伐:甲骨文从戈从人,表以戈刃砍人的头,其本义是砍杀。这个就比较残忍了,少儿不宜。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汉语的构词法》《古汉语句型》 《汉语指代词》 《切韵音系》《切韵研究》《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昌黎方言志》《中国语言地图集》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于给《两周金文语法研究》课题组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