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残游记》有感

《老残游记》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与其他三本我认为截然不同,与其他游记类型的小说也大不相同,读书前,读书时,和读毕合上书本的三个阶段,都带给了我全然不同的感受,今特写此读后感,以记录这本书带给我的触动与感慨。

这本书的最大亮点,我想便是对两位“清官“玉贤、刚弼的讽刺。玉贤和刚弼为官不贪,不为钱财,却也同样不为百姓,只一心追逐功名。李贽说: “但知小人之能误国 , 不知君子尤能误国。……其胆益壮而志益决, 孰能止之。”,我想这与刘鹗于《老残游记》中所表达的观点不谋而合。目的明确的谋财,与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害命,哪一方更为罪恶,我认为书中给出的答案应该是后者。这让我联想到了德国法西斯,伏尔泰说他们是“人人手持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正如这些官吏,高呼清廉的口号,做着残害天下百姓的勾当,使民众连冻饿着的鸟雀还不如,无力反抗,连发声竟也是奢望。

书中的主人公老残可谓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他无疑是一位侠客,但他走的却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道路。程文超先生评价老残“在并不 “穷” 的时候有着 “独” 的心态, 他逃避 “达” 却又做着 “兼” 的事功”,我认为这评价极为贴切。

在书的开头,作者介绍老残的身世说他的父亲“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介绍老残本人又说他“学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我自然而然地便将老残划入了“穷”的行列,只当他是个手持摇铃的江湖郎中,而后的情节中,宫保请老残出任幕僚,老残连夜逃走,东造数次赠老残狐裘,老残屡屡拒绝。这曾令我困惑不已,直至通篇读完,我才恍然大悟,老残的选择的背后蕴含的不仅是其人的淡泊名利,更是他对官场的失望,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深知做官救不了人,于是才选择以郎中的身份作一名“侠客“。

在书的第十五回,老残与黄人瑞联手救下了翠环的性命。他游离于官场之外,却做了在朝的官员应做的事,可是即便如此,翠环直至最后遁入空门,她因刚弼的刚愎自用毁掉而一生已成定局。而这又恰恰印证了老残所说,做了官又如何,能救的人也远远不及被暴政所吞噬的人。

自古以来,多少英雄好汉以为朝廷招安便是圆满结局,老残行于江湖的选择,是他的出众,是他的脱俗。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这正是他的英雄主义,老残舍弃富贵,不近功名,是因为他厌恶官场险恶,人心不古,但他不逃避的,是疾苦的苍生,是他做为一个普通人对社会的责任,即使历尽千帆,到最后,他仍“温暖纯良,不舍爱和远方”。

再联想作者刘鹗本人的经历,深受太谷学派的他心系百姓,慈悲为怀,之所以写出如此故事,正是对当时官吏为苍生谋幸福者少,为自己谋私利者多的现象的批判。对所谓清官的批判,刘鹗不是第一人,讽暴政,求仁政,刘鹗也不是第一人,但这仍为那个时代吹响了追求仁政的号角,为那个时代点亮了一束象征民主的火把。

在书本结尾处,作者叙述了一个似乎是他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桃花源”,这带给了我极其微妙的阅读体验,仿佛从世俗中,从一个游侠的世界中抽离,恍惚间进入了一个佛家,道家的世界。我想这或许与作者本人深受儒释道文化的熏陶有关。

《老残游记》除了人物情节上的新颖,更不乏创作手法的革新。丰富的心理描写,长篇的对话描写,细致的景物描写都突破了传统中国小说的范式,融入了新式的写法。作者刘鹗还大胆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写法,不过在书本中的几个章节,文章主角老残却似乎“消失不见”,我对此非常疑惑,不知是作者有意模糊老残叙事者的存在,还是由于小说发表时的报刊形式,使作者忘记了老残的存在。

《老残游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他是作者政治意识的外化,也是当时社会百态的小缩影,读毕《老残游记》,读懂了老残,更读懂了刘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老残游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