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看待自身的?

在哲学家的眼中——人,是如何看待自身的?

关于这个问题,不得不提一个经典的哲学论述,那就是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古希腊哲学家,希腊哲学史中承上启下的人物。

他的《理想国》想被大家所熟知,而他在希腊雅典城外所建立的阿卡德摩学园现在还是“学术”这个词的代称。

洞穴隐喻被记载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之中。

柏拉图说,有群人被囚禁在山洞之中。他们背向洞口被锁束缚在地面,无法转头看到彼此,也看不到背后的阳光,有火炬在洞口燃烧,经过火炬的人会把影子投到这些囚犯对面的墙壁上。

他们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以为影子就是唯一的真实。

终于有一天,一个人逃出去了,他被外面的阳光晃花了眼睛,他看到外面的世界有山花草树,日月星辰,跟山洞中的截然不同。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体现了人们从熟知的地方到另一片未知领域的探索。

洞外的世界和洞内的光影分别象征着真实和幻想。

而走出洞穴便代表着人们冲破迷雾,探寻真实,认识自身的过程。

然而第一个走出洞穴的人是孤独的。

因为当他回去,告诉那些曾经的同伴外面的样子,这些从未见过外面世界的人可能会笑他是个疯子。

现实生活中,很多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也受到过这种待遇,就像伽利略,用望远镜对准木星时找到了木星的卫星,并发现了一个天体可以围绕着另一个天体运行。

即使另一个天体并非宇宙中心,他用类比法推断地球本身可能也是如此。后面的事实证明了,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

只是,被了解需要过程,被接受需要时间。这在当时被视为无稽之谈。

所以,如果你在经历低谷,现实不如你所料的时候,不如想一想这个预言。也许你就是那个走回洞穴的人。

如果说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提供的是人们认识自我的角度,康德的理论提供的则是人看待自我的方式。

康德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他的家庭信仰是严格的路德派虔诚主义,这个教义要求人严守道德规范,遵从简单生活。

康德的生活也是足够简单的,除了上课做学问,他每天散散步,生活非常有规律。

据说康德总是每天同一时间出来散步,雷打不动。

当地人用他的出行时间来校正钟表,倘若有一天康德出来晚了,大家一定会认为是表坏了,而不会怀疑康德不准。

康德经常散步的那条路也被称为“哲学家小道”。

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的话来说:“康德哲学就是整个西方哲学的蓄水池。”

意思是说,在康德之前,所有的哲学都要汇集到康德这里,而在他之后呢,他自己又成为了之后所有哲学的源泉。

由此,哲学从康德开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康德又是做了什么事,才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康德所处的阶段有两个互相对立的哲学派别,一种是理性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人是可以不借助感官而理解世界的,只凭逻辑就行;

而经验主义则恰恰相反,认为一切的知识都必须以经验为基础,空想是没用的。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问题。

这时,康德横空出世了,他做了一件事,综合这两种观念,形成了他自己的体系。

康德认为,知识这个东西在开始的时候一定是由经验启动的,比如说我们开电脑,你要先按开机键。

但是你必须先知道有个开机键你才能去开,在康德眼中,这都是经验。

但康德接下来又说了,虽然一切知识都是开始于经验的,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比如说在电脑开机之前它的程序其实都预定好了,跟你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你没有见过这个型号的电脑影不影响你开机呢?

其实完全不影响,因为你脑中有一个知识框架,虽然不知道这个新电脑开机键是圆是方,但是看到你就能认出来。

康德说这早就根植在我们灵魂之中,这种知识被叫做“先天知识”,只不过需要用经验来启动一下。

康德认为正是有了先天知识,人们认识世界的最高境界不再是人以外的东西。

无论是人也好,科学知识也好,都不能够主导人们认识世界。让人们了解世界的就是人本身。

康德的这一条假说也被称为“哥白尼式假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是如何看待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