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之路#03 人生的意义:一直向前,持续不断经历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苏格拉底

1

周而复始的日子,像一组耦合的齿轮,相互交织咬合,只要外在作用的条件不变,就会一直转动下去,除非突然有齿轮断裂破碎,被迫停止。

个体的生活好像就是这样,每天都随时间无意识的向前,除非你承受不住,黯然倒下,这个世界却依然前行。很多人的场景:

早上六点半起床给小孩做饭,还要急忙催促起床洗漱,吃饭送小孩去学校上课,然后匆忙地开车、赶地铁或公交车上班,业务上的琐事又一堆堆,天天忙活看不到头。

晚上下班又检查作业,一顿鸡飞狗跳喊闹之后,弄完作业又到小孩睡觉的时间,之后自己洗漱上床已是十点以后。

周六日还要送各种课外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如果再加上父母生病,那节奏又要紧上一轮,疲惫的心神,日复一日,让人疲倦之极。

2

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像电影一样,在一帧一帧的影像快速掠过中,通过一个个镜头快速切换来改变境地,忽地在一瞬或是转眼间几分钟就完成了主人公的艰辛历程到蝶变升华的过程,真实的世界却是实实在在的点滴生计过活和酸甜苦辣万般心绪的堆砌。

总会在不经意的一刻,特别是情绪低落时常有一种感触,一生走过的缩影好像都是淹没在这些无穷无尽的日常琐事。

还有诸如,种种的外在焦虑:多年工资收入的停滞上涨,行业变化带给个人带来的就业危机等,并且好像十年内也看不到头。

偶有闲暇之余又被抖音或是快手抢占,此种一天天刻画的日子就是所谓的生活。偶尔静思后,往往会蹦出那些哲学式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3

记得孩子上二年级时,为催促其写作业的事情嚷了几句,他感觉很委屈顿时嚎啕大哭,边哭边抱怨小学生的辛苦,白天一直要上课,回来还要写作业上课外班,连看电视、看漫画书、玩闹的时间都没有,在学校里也不让同学在课间说活,小学生累死了。

哭过闹过之后,第二天还要想着玩会手机,不停跟大人谈价还价,吃或者是简单的游戏,还有父母的陪伴,这是小时候意义的全部。

整个学生时期,大部分同学的努力就是取得高分成绩,或许只是父母的意义,而孩子的意义是何时毕业,何时能走上工作,能够自己做主,脱离学校和家的束缚。

等进入社会直到中年之后,初尝过人世百态之后,按部就班的工作、成家、生子,直至老去,离开世间。

这一个接一个的事件仿佛世界之中被提前写好的程序代码自主运行,生活的油盐酱醋,磨灭了年轻时的锐利,磨砺出太多的韧性和忍耐。

4

小时候的夏夜,乘着晚上的习习微风,消除着酷暑的炙热,树上的知了声也在晚上一点点的消弭。

躺在院子里的床上仰望星空,会发现夜幕下的天空逐渐变得明亮,洁白的月光和璀璨的星光相互映照,让漆黑的天空显得更为广阔。

这幅景象一直铭刻在记忆的沟壑里,回首昨日,一切恍然如逝,星空还是那片星空,那个小院却已是物是人非。

当下我们越来越追求高带宽的信息传播,从2G-5G,确实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和缩短了时间,但这不能掩盖人类自身人性的弱点,仍然有不可思议的事件仍然在发生,同时还换了更高级的方式。

迭代更新的信息不断充斥着世界,不可能有时间去沉下心去思考。大多人就是在这个时代里被裹挟前行的经历者,仅此而已。

5

胡适在《人生的意义》里讲:人性是静的、永恒不变的,时代却是动的、绵延变化的,这就是动与静的关系,这就是这变与不变的反应,决定了一切人们的全部人生。

如果真要为生活找寻一些意义,大抵可以尝试剥离那些平淡的日子,翻捡出我们记忆中的欣悦时刻,就像是一片海边的沙滩上,一波海浪轻拂过去,在海水刷洗的平整沙面上零星显露出散落的贝壳,或许构成了我们人生的种种意义。譬如:

第一次在小时候独自一个人穿过长长黑暗的长廊;
第一次能够骑上自行车穿越家与小镇的距离;
第一次经历高考和填报志愿的激动;

当上大学第一次一个人独立坐上火车,穿越大半个中国,一路上兴奋和忐忑;
还有刚刚恋爱时的暧昧、牵挂、想念和万般纠结;
工作获得第一笔工资时,心中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立的成就;

初为人父母的喜悦,看着孩子成长点滴记忆,还有过程中的繁琐唠叨、生病时手无举措、惴惴不安;每次看见大海时,那种胸襟豁然开朗的瞬时感怀;
以及某个时刻做出成绩,或是体会到父母的心酸不易及亲情的豁达或是离开的不舍。

6

人这一生,只为经历从生到死的苦难,并且如此短暂,但不到终点就仍然有不一样的精彩等着我们,可能会经历一路的平淡,只要先前走着,就会有意义。

借胡适先生的一句话,“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1000万之路#03 人生的意义:一直向前,持续不断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