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学习、复习:几近完美的知识学习模式

前言

当我们学习类似”1+1=2“的简单知识时,我们并不会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理与高效,但当我们学习高等数学之类的复杂知识时,倘若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便会陷入大呼“这知识它不进脑子啊”的境地。而现实在于,简单知识的占比正逐渐在学习中变得越来越少,无论是为了工作还是升学,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正变得越来越难,但许多人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原始的自发层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是摆脱这一困局的良方之一。

我的学习模式其实是十分简单的,甚至和老师教导的传统学习方法没有太大区别,无非就是预习、学习和复习三大板块。不过,“知道很多道理,但无法好好度过这一生”似乎是每个人的桎梏,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本科阶段、考研、法考以及CPA等阶段的学习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模式。希望能对正在阅读的你带来一定的思考。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本文的最佳阅读方式。

Part 1 - 预习

预习是每个人最容易忽略、最不情愿做的一个板块,但预习这一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其最主要的一个优点是,预习能够帮助你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里,以更充分的准备迎接新的、难的知识。

做学习计划是预习的第一步。这里所指的学习计划,偏向于中短期(一周/一天)的规划,且其内容应主要包含两方面,分别是预计学习量和预计学习时间。许多人在做计划的时候容易好高骛远,安排许多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堆在一个看起来很长但实际上很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未能客观地预计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时间有多少。学习量的准确预计是较难的,我的解决方法是将自己想学的内容按轻重程度分类,据此排列好优先等级,针对不那么重要的内容,可将其设置为“可选项”,完成最好,不完成也没关系,顺延至明天,久而久之,就能够对自己在一天内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估计,借此,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待办任务。在学习时间上,可结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课表、网课时长、其余待办占用时间等因素来合理预估自己的学习时间,并设定学习时间目标。比如,在设定6小时学习目标的情况下,我可以结合上述因素,作出“早上2小时,中午3小时,晚上1小时”的计划,弹性完成即可。

针对具体的知识,了解内容框架是我认为性价比较高的预习方法。书本和讲义上所呈现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会成为潜在的考点,但理解每一个犄角旮旯并不是预习阶段所做的工作,在预习时,我们可以只解决一个问题:这个章节/这个部分到底讲了什么?回答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其框架,而非内容。如我最近正在学习的所得税一章来说,通过读标题和子目的方式,我可以了解到这一章主要涉及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认、暂时性差异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等。如果教材上有针对学习章节所绘制的思维导图,那么配合思维导图,就能够更加轻松地了解这章的框架。先有框架,再填内容,这一方式有着广泛的适用性,提前了解内容框架,有利于我们在正式学习时更贴近老师的授课节奏,加快知识的吸收速度。

如果想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不妨试试适当标注自认为是重难点的地方。标注关键词及相关的概念,有利于打好理解基础,避免听课时进入“听天书”的状态。此外,一些公式、关键句也值得提前留意。

Part 2 - 学习

作为主体部分,正式的知识学习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更多。我的学习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带着脑子做事。从表面上看,学习似乎只是听课、看书和复习,但一个阶段下来,为什么别人的收效颇丰,而自己却收效甚微呢?原因在于没有做到带着脑子做事。举个例子,我们在听课时,除了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以外,还应该主动对知识进行归类和筛选,挑出重难点和自己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地方,这一过程便是带着脑子做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动脑思考,且不局限于知识本身,这是通往高效学习的路径之一。

第二,按照计划学习。参照我们在预习阶段中订立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时尽量不要给自己多加任务或减少任务。多加任务,容易疲劳,学习内容的增多也会相应地耗费更多精力复习,而减少任务则会有种没能完成计划的负罪感,容易造成心理负担。

无论是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我一般都倾向于先听课,后看书的学习顺序,因为我觉得听课可以近似理解为作为前辈的老师带着你看书,有前人的引导,能够避免自己在不重要的地方钻牛角尖,减少走歪路的机会。

在听课上,我的习惯主要是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来吸收知识。与知识的难易程度相对应,老师总会在较复杂的地方讲得更久,在简单的地方则以效率为原则快速带过。一讲就理解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我们更多出现的状况是偏简单的地方仍然听不懂,偏难的地方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在这一情况下,不妨先放慢脚步,暂停播放,自行阅读、推导和理解不懂的地方,或者是将进度条往回拉,再听老师讲一遍,检查是否有听遗漏的地方。同时,在这一地方标注好记号,以便在后期复习时快速抓住重难点。与上述情况相反,有时候老师所讲的知识难度较低,或者是自己事先有学过,很多人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跳过,但我还是习惯再听一遍,一来可以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二来能够保持听课这项学习活动的连贯感,减少分神的机会。

课程结束后,就进入到阅读讲义的阶段。看书是很无聊的,但也是最快的知识吸收方式。关于如何高效看书,我总结了以下三个要点,可供参考。

第一,找到自己适合的观看速度。有的人精通量子波动速读一目十行,有的人逐字从天亮看到天黑,过快和过慢的观看速度均不利于知识的吸收。我是属于看书速度比较快的一类人,但速度快所带来的后果是很容易瞻前不顾后,基本上是看一页忘一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自己的看书速度放慢了一些,且每看完一页都在脑海里面总结一下这一页的主要内容,待总结完毕后再翻开下一页,以此类推。

第二,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勾画笔记。这点相信不用我提都有很多朋友知道,不过,勾画笔记并非简单地用荧光笔画几条线就能做好。有些朋友很喜欢将书本勾画成五颜六色的“绘本”,虽然划线的时候很爽,但到时候复习则很容易陷入重点不明的状态。勾画笔记本身就是找重点的过程,如果这项工作起不到对应的效果,岂不是做了无用功?我在勾画笔记时一般只会用两支荧光笔来划分层级,用圈画或者是下划线的方式标注重点词。在颜色和标识上做减法,更有利于我们进入惜墨如金的状态,更有效地梳理知识的重要程度。同时,除了重点知识以外,我还会勾画章节、段落标题,方便我在脑海中形成这部分知识的框架,为在复习时制作思维导图做准备。

第三,引导自己进行思绪回溯。我将下面所提到的这种方法命名为“思绪回溯法”,即看到一个部分的知识时,能够做到在脑海中浮现出老师在讲这部分知识时的所用到的案例、方法和话语。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将课程和书本结合起来,帮助自己理解。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例子来自于自己的临时发挥或者是书本外的实务问题,这种内容一般不需要单独做笔记,因为它们的作用是帮助理解理论知识,而非记忆。在看书时进行思绪回溯,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方便后期的记忆。

Part 3 - 复习

对新知识的学习结束后,就进入到了复习的阶段。我个人认为,复习应当是最需要花大功夫的部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做到一讲就通,特别是在知识难度越来越高、知识体系越来越复杂的学习环境之下,复习这项工作是否能做好直接关系到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我在复习阶段秉承的原则是分阶段、分层次,如同潜水一般由浅至深地复习知识,既符合人脑对知识的吸收规律,又能做到高效复习,基础扎实。

在不同的阶段,复习的侧重点和用时也是不同的。因此,规划好复习时间是做到高质量复习的第一步。我在规划复习时间这一方面,所采用的是“吾日三省吾身”原则,即将一个复习阶段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前阶段复习的时间点位于每听完一部分或者一章节的网课时,在学习到新知识之后立刻开始复习,有利于形成短期记忆,扫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留下更深刻的初印象;中阶段复习的时间点位于一个块状学习时间结束后,比如一个下午的学习结束时,我就会对这一个下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记录与复盘,并针对在学习时被标注为重难点的地方再捋一遍,阶段性的总结与归纳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后阶段复习的时间点位于自己规定的一天或一周内的固定复习时间,如晚上11点或周日全天,这部分的任务主要是扫除大部分知识的理解障碍,并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对知识的宏观认识,树立“全局观”。高频率的复习,在刚刚接触到新知识、对新知识的认知还停留在“浅水区”的时候,保持学习状态,透彻理解知识。

其次,整理笔记也是复习时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一。我之前在考研的时候是比较喜欢单独整理笔记的,因为法律是纯文科,整理笔记带来的收益比较好,但是我在学CPA的时候则很少单独开笔记本来整理笔记,我更倾向于在讲义上补充笔记。可见,对笔记整理的方式是与学科性质有一定关系的。不过,无论整理笔记的方式与程度如何,它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即形成“自己的东西”。将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融入到知识本身当中,此即为“自己的东西”。下面,我将对笔记分为两类,来进一步说明如何达到形成“自己的东西”这一目的。

第一,框架类笔记。框架类笔记的呈现方式,大多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最主要的作用是将一部分知识的框架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一张好的思维导图,需要做到精简、直观和具象三点。首先,思维导图的层级不宜过多,对于知识结构不太复杂的章节而言,分支最好不要超过三至四级,否则整个思维导图会变得很大,也不够精简。其次,思维导图中的文字表述最好用较为直观、没有歧义的词,避免增加理解成本,人为设置障碍。最后,思维导图中可以插入自己总结的表格或关系图,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具象化表达。

第二,文字类笔记。文字类笔记对知识体系的强调没有框架类笔记深,其更注重于对知识的细节把握以及分析,因此,文字类笔记的一个大忌在于做书本的搬运工,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脑子的搬运工。盲目地将书本上的内容誊抄、排版,则很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誊抄笔记的最大坏处在于,它确实能够起到一些记忆的作用,但其作用也仅限于此,很多人在誊抄笔记时感受到这个“好处”时,则会坚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效果的,于是继续做无用功,孰不知这其实是原地踏步的体现。整理文字类笔记的本质在于将自己对知识点的思考过程呈现在纸面上,以便后期复习时节省时间,不再做重复的思考,而是专注于有用的部分查漏补缺,这才是一份好的笔记该有的样子。多写分析、多画图表以及多做对比,这“三多”是我总结出来做文字类笔记的经验。

最后,当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到达一定程度后,是时候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了。在时间规划方面,我喜欢设定一个专门的习题日,比如说一周的周中或者最后一日,通过这种方式,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从而在习题日临近时加快学习的节奏,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知识的检验。有做题就会有错题,针对错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复心情,不要因为一时犯的错误而陷入自责和内疚,在考试前所错的每一道题都是财富,考前错总比考试时错好。基于此,我们就要注意归纳与积累错题。归纳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从而向上溯源至具体的知识点层面,再次阅读理解这一知识点不懂的地方,并记录下来以便后期再次检验,同时,也要总结错因,是因为看漏题目信息导致错误,还是因为对选项内某个词语的理解出现偏差呢?这些是我们所要记录的错因之一。在后期复习时,浏览错因分析有利于减少低级错误的再犯,同时,阅读错题本是最有效的查漏补缺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预习、学习、复习:几近完美的知识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