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 语
在这个技术和生活形态巨变的时代,人们的烦恼也更剧烈,甚至由于困惑和矛盾,陷入抑郁症的阴影。希阿荣博堪布以这些烦恼、迷惘为契入点,从佛法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作 者 简 介
希阿荣博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德格,幼年即开始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二十一岁到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具影响力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继续修学佛法。二十四岁,获得堪布学位。之后在五明佛学院传讲显密法要,同时协助法王如意宝管理佛学院各项事务,全力护持四众学员的闻思修行。
多年以来,堪布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倡导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弟子闻思修习佛法,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尤其是近年来,堪布大力倡导净土法门,引领有缘众生悉皆发愿往生极乐净土。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透过佛法看世界》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引言: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问题1: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问题2: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问题3:佛祖拥有过很多所以才能放下,我什么都没有得到,如何放下?
问题4:我已经生活无忧了,为什么常常有不安全感?
问题5:自称能够看空一切的人,难道没有一件在意的事和人吗?
问题6:我尊重学佛的人,但我不信佛。我确信自己是十足的好人,甚至比很多学佛的人还好,这样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对吗?
问题7:当一个虔诚的信徒许下心愿没有达成,怎样说服他坚定对佛法的信心呢?
问题8:修行听起来极其艰深,我们应该如何修行?
问题9:如果大家都去修行了,谁来负责生产?社会怎么进步?
问题10: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问题11: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痛苦?
问题12: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甚至厌恶,我们如何才能安乐?
问题13:贪嗔痴升起时,明明知道是不对的,可内心却无法一下子平静下来,该怎么办?
问题14:如何供养能够积累更多资粮?
正 文
引言: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很久没有推荐心灵类的书籍了。前两天遇到一位会员,告诉我她把《正念的奇迹》录音听了35遍,现在走到哪里都气定神闲。还有一位说失眠焦虑的时候听了整夜的《正念的奇迹》,终于度过了最难的那段日子。这些案例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类著作对人们的重要性。所以就选择了这本《透过佛法看世界》。
本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我特别敬仰的大师,他能够用幽默、生活化的语言把佛法阐述的特别清晰生动。我当年第一次看《次第花开》的时候那种冲击力到现在还记得。每看一次,就安静善良很久。这本书是问答体,我删掉了关于如何实修的部分,那些对于非佛教徒的受众来讲太过艰深。只保留了和每个人都有关系的问题。无论您的宗教信仰为何,关注心灵建设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问题1: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佛法的要义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其精髓在于不伤害;“众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关键是饶益众生;“自净其意”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三轮体空就是无论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是各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相,这其中没有独立恒一的施者、受者和行为。一切都是因缘的聚合与消散。
自净其意,不著有无。以此清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我理解的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问题2:
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关键是你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人们的出发点大致有三类:希望生活安稳快乐、事业发达、家庭幸福;希望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烦恼痛苦,实现心灵的自由解脱;希望获得圆满的智慧,以更好地帮助众生。
要做到第一类,你需要诚心正意、断恶行善。佛教的人天乘便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会中立己的。
对于第二种人,佛教的声缘乘中有很多指导和帮助,让你放弃世俗社会的财富和享受,专注于对治自身的烦恼,寻求个人解脱。
第三种人需要努力断除自身的烦恼和执着,并具备深广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够真正如愿的帮助其他众生。这种智慧和善巧在佛教的菩萨乘中有广泛的指导。
从佛法中能得到什么,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发心,然后就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上了。
问题3:
佛祖拥有过很多所以才能放下,我什么都没有得到,如何放下?
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拥有不是放下的前提,同样是拥有不多,有人能安贫乐道,有人连一根针也放不下;放下也不是拥有的必然结果,一些人有了能放下,一些人有了更放不下。佛陀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拥有世人追求的一切,也并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
“得到”主要靠的是福报,“放下”需要的是智慧。
问题4:
我已经生活无忧了,为什么常常有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主要是源于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着。如果没有对无常和无我的认识,生活越富足,拥有的越多,想留住、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就越没有安全感。
问题5:
自称能够看空一切的人,难道没有一件在意的事和人吗?
真正证悟的人不会自称看空一切,看空一切并不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时,智慧和慈悲是同时升起的。见到空性时,必然也升起无伪的慈悲。在圣者心中,每一个众生的苦乐他都关切在意。然而这种在意不是我们凡夫的在意,我们只在意跟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在意“我”和“我的”。如果没有“我”和“我的”的观念,“失去”的概念也会淡化,人与事的远去,不再那样难以接受、无法释怀。
问题6:
我尊重学佛的人,但我不信佛。我确信自己是十足的好人,甚至比很多学佛的人还好,这样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对吗?
你说你努力做个好人,我很随喜你。信佛的人依据不同的发心,入不同的乘。分为人天乘、小乘、大乘。如果没有这些发心,就不会得到这些结果。佛教修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断恶行善,断十恶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远离贪心、远离害心、远离邪见。在此基础上再行持相应的十善业。不用说解脱道,即使只求人天福报,也是要努力做到这些的。我不清楚你所说的“十足的好人”是否包括这些。
问题7:
当一个虔诚的信徒许下心愿没有达成,怎样说服他坚定对佛法的信心呢?
许了愿就要实现,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生活中求而不得是常态,学佛,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佛法为什么可贵?不仅是因为它能帮助你实现愿望,更是因为当你愿望落空时,它能引导你放下失望、恐惧和执着,教你透过不圆满、不稳定的流转现象,感受到喜悦清净。
问题8:
修行听起来极其艰深,我们应该如何修行?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生活中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人们以为这样可以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满足感,实际上却只是增加了痛苦和伤害。佛法的修行,就是学习以正确的方法、创造正确的条件去实现自由安乐。这是每个人在平凡生活中都可以去做的一件事。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常常提醒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这就是修行的开始。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对每一个人,这样提醒自己,都是修行的方法。
问题9:
如果大家都去修行了,谁来负责生产?社会怎么进步?
佛教修行有出家、在家两种。出家是需要因缘的,佛教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出家。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也没有出现过全民出家的局面,所以你不必担心。在家居士可以在修行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社会、家庭角色。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成员都相信因果、去恶行善、有精神信仰,那么社会会更加和谐。
那些追拍龙卷风的人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不是吗?
问题10:
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如果想心里平静一些,应该尽量让生活简单一点。生活富裕后,人们应该学会平衡,否则物质丰富带来的快乐会很快被困惑取代,科技发达带来的方便会让人更加疲惫不堪。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真的就那么有必要知道吗?
内心的平静靠练练瑜伽、读读励志文章是得不到的。你需要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的诸多定式。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过程的缓慢、琐碎和艰难。你心中越焦躁,说明你执着的越多。回归内心的平静须从淡化内心的执着入手。少吃一点,少睡一点,精神、身体会更健康。
问题11: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痛苦?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具体到人间的痛苦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反而令我们脆弱不堪。如果我们认为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的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不必急于化解痛苦,因为它是必然。虽然该面对的还得面对,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焦虑和恐惧。
问题12:
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甚至厌恶,我们如何才能安乐?
我们不可能除尽地上的荆棘瓦砾,但是当我们给自己穿上了鞋子,脚下便变得柔软。如果你把自己的快乐系缚在别人对你的态度上,恐怕你永远都得不到安宁。
安乐是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对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刻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问题13:
贪嗔痴升起时,明明知道是不对的,可内心却无法一下子平静下来,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期望自己能一下把贪嗔痴全部放下,否则你会被挫败感深深困扰。修行需要耐心,要允许自己失败和重来,只要不放弃就好。能够意识到贪嗔痴升起已经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努力不采取行动。你会发现,当贪嗔痴生起时,如果不随即采取行动,心里的那股贪嗔痴慢慢也就自行消退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控制和观察,贪嗔痴对我们的干扰就会减少。
问题14:
如何供养能够积累更多资粮?
佛教所说的“积累”,落到实处其实做的是放弃。修行者通过六度修行,哪一个不是在教你放弃?
布施,让我们放弃财物、冷漠和怯懦;持戒,放弃逃避之心和种种不良习惯;忍辱,放弃傲慢、焦躁和敌意;精进,放弃惰性;禅定,放弃散乱、攀缘带来的快感和安慰;智慧是前五度的结果,最终我们将学会放弃对自我和实有的各种执着。
因此,供养时发心清净最为关键。清净,就是内心远离偏颇、极端的想法。远离贪嗔痴慢疑五毒烦恼。
结 语
这本书中更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生死、关于放生的诸多开示。但是因为关系宗教信仰更深,我就没有解读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