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承

母亲离去,已经两年多了。

母亲不在的日子里,此前所有的软肋都在痛哭泪水的浸泡里,慢慢变成铠甲——我这才能忍着泪雨滂沱,才敢正视无人可依恃的事实,写下有关母亲的一点文字,以示纪念。


图片来自微信号:haha837511875,特此感谢


小时候最温馨的记忆,除了母亲干农活之余不辞辛苦做的各种可口美食之外,就数她陪着写作业的我在旁边看书报杂志的情形了。

那时经常停电,大多时候是用煤油灯或蜡烛点着放在收拾干净的餐桌上,一个小方桌,我坐在一边,铺开书本作业,母亲坐在一边,拿着从做教师的本家长辈那里借来的杂志或报刊,或者从集市上买来的旧书,就着昏黄的灯光,津津有味地看,看到精彩处,她会朗声读给我听,有时没读几句,就笑得读不下去了,笑一阵再接着读。母亲读的内容已全然忘记,可当时那情景仍历历在目,恍若昨日。

长大后,我常常想,我的文学启蒙,大概是从那时候母亲那乐不可支的神态和她嘴里读出的有趣有料的句子里开始的吧?!

母亲的阅读习惯几乎伴她终身。农闲时读,做完家务活儿读,临睡前读,夜里失眠时读……头发花白的母亲戴着老花镜打盹儿,拿书的手歪在一边,有时书掉在地上的情形,至今还印刻在我脑海深处,无比清晰,无比鲜亮。那时,我经常和母亲开玩笑说:“是不是戴着眼镜睡觉,做梦看得清?”

家里到处都有字纸,母亲敬惜文字的样子,早早在我内心埋下了文字和阅读的种子,后来逐渐生根发芽,以致我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喜欢的专业,即使那时已经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母亲是村里有名的“初中生”。这学历在如今看来太基础了!可作为一个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女子,她的学识在村里是有碾压性优势的。那时很多人没读过书,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即使男子,即使读书,也不过是“高小毕业”,一个女孩子能接受初等教育,已是莫大的幸事。

母亲幼时早慧,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可后来因为家里没钱供她读书了,只好忍痛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当时她的班主任老师得到消息后,不顾劳顿一次次到家里做工作,希望她能继续读书,她感念那位恩师到终老,无数次在我们面前提起那位老师为她做的努力,常遗憾于后来与那位老师失去联系,甚至没能再当面表示感谢。这种感恩之情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影响着我后来的为人处世。

母亲曾说,人闲生余事。成年之后的我,逐渐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在闲暇时候让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儿、悦己的事儿、虑后的事儿,这样在忙碌的时候不至于慌乱,仍旧可以保持从容、条理和风度;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必要的互动,亲密合作、互不干扰、轻松相处。      

母亲曾说,用人不得当,不如自己下教场。于是,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一定责无旁贷;若要请人帮忙,则一定请信得过的、适合的人;若别人帮忙了结果反倒很糟,则不抱怨、不埋怨,自己承担后果。      

母亲曾说,人得靠自己。于是,练就自立自强,关键时候努力打拼绝不含糊,为自己赢得尊重,让家人安心。若得命运垂青,则诚惶诚恐、感恩受之;若遭造化捉弄,则砥砺奋进、昂首前行。      

母亲曾说,做人得凭良心;母亲曾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母亲说,好马出腿上,好汉子出嘴上。母亲的言传使我受益,母亲的身教更是融入我的血液,化为我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某一日照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真的越来越像母亲了,除了长相秉性,甚至连头发前的“璇儿”都跟母亲年轻时的一模一样了!

在做“准妈妈”的日子里,我曾一次又一次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回想从小到大在母亲那里汲取到的各种营养,感激母亲给了我那么多宝贵的财富,思量着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像血脉一样,品德修养等后天的种种因素也是代代传承、潜移默化的,母亲教给孩子什么,孩子就得到什么、拥有什么,不管有意还是无意。

后来做了妈妈,就学着母亲的样子,为我的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不断向前,成为最好的自己,给孩子一个目力可及的榜样。

清明节前,小家伙问:“妈妈,清明节是什么节日?”我黯然答:“是纪念家里去世亲人的日子。”懂事的他立马说:“妈妈,不说这个话题了,我只是问问。我怕你哭。”说着,过来搂着我亲了亲我的脸颊,表示安慰。

临近母亲“冥寿”,谨以此文纪念这个给我生命、让我发现世间美好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 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