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究竟在卷什么?

“饼饼,你学什么呢?”(然后立刻开始学同样的东西)
“期末论文你写了多少字呀?你写的字数好多呀,我比你写得少欸。”(然后写了要求字数的3倍)
“哎呀,饼饼你好卷欸,都十点了,还在学呢!”(然后学到了凌晨2点)
“这个我根本没学欸,你好厉害!”(然后考了90+)
……
上大学一年半,我已经很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内卷”。

1.何为“内卷”?

“内卷”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非自愿”竞争,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只要群体中有一个人有恶意竞争的行为,群体中的其他人就会感觉到极大的压力,也不得不采取类似的方法来竞争,最终营造出了群体中极大的竞争压力。

在大学里,内卷主要表现为:我学习一定要比别人学到更晚;别人在学什么我也要学什么;实时窥探室友是不是在认真学习;虚晃一枪让别人以为我没在学习;要求2000字的论文我一定要写到20000字……

2.为什么会内卷?

随着社会对学历要求的提高,保研、出国等机会对于大学生来说愈发重要。在有限的名额面前,大学生们只能通过彼此竞争来脱颖而出。

而一些本不想要这些机会的人(比如打算考研),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为此竞争,也很容易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标,加入到竞争的行列,进一步壮大了内卷的队伍。

其实大部分人本不想如此焦虑和疲劳,却因为周围人的行为,不得不也采取相似的做法。

我也对内卷,尤其是各种试探别人的行为感到极其厌恶,但我没有办法反抗,只能选择加入。

3.内卷和努力学习有什么区别?

努力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知识,充实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技能。

而内卷的目的是让自己的成绩超过别人,唯分数至上,只要能卷过别人,是否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

如此一来,最终能够获得进一步深造机会的,是高分的大学生,而那些拥有更强专业知识的、真正值得深造的大学生,很可能与这些机会失之交臂。

4.内卷环境下,高分 != 更强的专业知识!?

大学生分数的高低已经不完全等同于专业知识的强弱。

单纯的为了分数的学习,学生们最后往往只会做那几道考试题。但大学已经不是中学,不是考试机器的制造厂。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有自己的思想、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但这些学生却未必能在分数上比得过他们一心刷分的同学们。

甚至还有一些学校,把任职、参加活动等也换算成分数加入保研成绩中,美名其曰“德育”。

大量学生为了卷零点几的德育分,花费大量时间担任不愿意做的任职工作,参加无聊的活动,而把真正重要的学习抛在脑后。

而讽刺的是,有不少学生,虽然学习一塌糊涂,却能通过卷这些“德育分”,拿到保研资格。

如此分配的保研机会,真的给到了对的人吗?大学真的培养出了对于社会有用的人才吗?我无法回答,大学无法回答,也许甚至是社会也无法回答。

5.大学生如何避免被内卷?

最简单的方法,如果你不渴望有限的资源,不想要稀缺的保研资格,就不会陷入内卷的困境。你可以更多地学习你想学的知识,也不会有学得没有别人努力的焦虑,真正地享受大学生活。

放松心态,不要过于在乎分数,增强专业实力才是王道。

其实那些表面上很卷的人,往往真正的实力并不是很强,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陷入焦虑中,进而越来越卷。

真正有实力的人,反而不会过于在乎如何卷过别人,实力够强,心中有数,分数自然也不会太差。

如果又想要那些有限的资源,又难以专注于增强自己的实力,那么或许只能加入内卷的大潮了。不过也许这也没有那么不好,毕竟现在的焦虑,换来的是更好的未来。

6.我要好好学习,但我不想卷了

刚上大学时,我没有内卷的概念,只是按部就班地认真学习。

但很快,我的室友就开始常常窥探我在干什么,试探我的水平,还把他自己说得很弱很惨。

我很讨厌他这样,却碍于室友的关系,不能反驳。

越临近期末,我身边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我发现,我也是这样的人了。

那一段时间,我喜欢看别人在干什么,如果发现别人比我更努力,我就会非常焦虑,如果发现室友还在图书馆,我也坚决不会早回去,我也会说“你好努力”之类的话,也会卖惨……那一段时间,我非常非常焦虑。

但现在我已经想明白,学自己的习,不要过于在乎别人。

若能保研,是幸事;若不能,也不是灭顶之灾。

毕竟大学生活只有一次,只有四年,如果只用来和别人比较,也太单调乏味无聊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生们,究竟在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