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话题:从于老师《狐假虎威》看如何进行寓言教学。
了解文体
寓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由民间口头创作而成。“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作为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却是近代的事。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诉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启示好比是灵魂。”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因此,寓言又被称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
被选入教材的寓言故事,多是短小浅显,道理却意味深长,兼具教育性、文学性和启发性。
《狐假虎威》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同时也是一篇寓言。《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于老师在这节课中对于寓言的教学,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这是一节阅读课,于老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会表达,在朗读中感悟寓意。
一、故事重现
故事是寓言中的载体,只有了解清楚故事的情节,才能更好地体会寓言的魅力。在故事重现这一部分,于老师通过通读课文、看图讲故事、一句话讲故事这三个环节进行层层递进,也足以看出于老师对讲故事的要求在逐渐提升,从开始的检查预习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并且边读边讲解需要注意的字词。再到让学生看图讲故事,直观形象地表达出自己所了解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也就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让学生通过读书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这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更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训练。
朗读贯穿了整个课堂,在学生了解大意之后,于老师引导学生认真读故事,要求再次提升:要读正确、流利,要读懂,读出感情。特别是在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时,于老师重点指导了“骨碌、扯、蒙”这几个词,并让学生到台前表演给大家看。其实要真正让学生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让学生真正体验一下,不仅能够加深印象,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二、紧抓形象
寓言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极具特性的。课堂上于老师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特征,特别是在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几个成语的时候,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上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猪头饰。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根据书上的要求进行指导。
虽然只是模拟表演。但通过课文中语言的渲染,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起来了。这样的模拟表演不仅对这几个成语的意思有了深刻地了解,更是通过表演来理解人物的形象。也只有把课文读懂了,才能表演的如此淋漓尽致。
课堂教学要顺应儿童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某些相似,因此,于老师的课堂时不时地与学生进行游戏,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情趣。老师的示范,学生的积极性都会使课堂更加高效。
三、揭示寓意
阐明道理是寓言的灵魂。在这节课中,从开始的一句话把故事概括出来,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再到后来深入了解这个“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于老师通过短文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从而达到了知识的迁移。
课堂上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引导学生读出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寓意以及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不需要生搬硬套地告知,而是让学生自我感悟,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句,在朗读中感悟寓言的寓意。
四、注重表达
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过:“人的思维特性使得一个孩子能够习得一种复杂的和具有高度表达力的人类语言。”而这种习得,实际上就是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通过相似性运动而相互激活、相互联系、相互调制、相互匹配的结果。所以,看书、读书当是驱动语言和视觉中枢,从而“习得”语言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这节课中,整个课堂充满着和谐与欢快的气氛,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机智巧妙的应答,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这本身就是一次绝妙的语言训练。
例如在第二课时于老师指导“寻找”一词,于老师设置了一个语言环境: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猎物: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让学生接着续编。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能够激发起学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语文的课堂,在输入的同时,输出是特别重要的,训练学生的表达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范例。
寓言教学的策略大同小异,如何将各个环节巧妙地落实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和强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