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工作方法论:番茄炒蛋里的产品哲理,经验流程化与流程工具化

把所有待处理事项,全部从大脑中清楚出去,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事。

我有个产品朋友,外号“阿蛋”,原因就是她炒的一手好番茄炒蛋,吃过的朋友都赞不绝口。但可气的就是当我问她番茄炒蛋的诀窍时,她总是神神秘秘的不肯把秘方告诉我。

本着心高气傲的原则:“不就一个番茄炒蛋,谁还不会做嘛?”于是我根据网上的菜谱不断尝试番茄炒蛋,可烹饪结果时好时坏。这时候我才发现,“阿蛋”最神奇的不是番茄炒蛋做的好,而是她好像从不失手,每一份番茄炒蛋从色、香、味上都保持高度的一致。

终于在付出了两顿火锅的代价后,“阿蛋”把她的不传之谜教给了我。并且用番茄炒蛋,给我好好的上了一堂产品哲理课。

番茄炒蛋的恩怨情仇

据“阿蛋”所说,她本是一个没有烹饪天赋的人,她也从来不指望自己能做一手好菜。直到有一天晚上回家尝试做了份番茄炒蛋烧坏了家里一口锅后,她被妈妈嘲笑了整整一个月,这才立志一定要做一份完美的番茄炒蛋好好堵住妈妈的嘴。

“阿蛋”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番茄炒蛋之旅,她的目标是超越妈妈的水平。在连吃10天番茄炒蛋后,“阿蛋”知道她的机会来了。她发现一个现象:妈妈做的番茄炒蛋,水平并不统一,时好时坏。只要自己能保证每次都做出妈妈最好的水平,那不就可以超越妈妈了嘛?那具体怎么做呢?“阿蛋”从她的产品工具箱中翻出了第一件工具“经验流程化”。

经验流程化,让经验沉淀为流程

“阿蛋”发现,妈妈做番茄炒蛋的特点是纯靠个人经验,举几个例子:什么时候放鸡蛋?什么时候加盐?加盐量多少?这一切妈妈都说不清楚,甚至有时候放材料的顺序还会调换。正是这种基于个人经验的烹饪方式,导致了每次番茄炒蛋的口味不一。所以,“阿蛋”先解决的就是从依靠个人经验,变为依靠系统方法,完成“流程化”。把无序的制作过程变得有序,让复杂变得简单,做到每次烹饪流程的标准化。

什么叫流程化?

“阿蛋”以她的工作为例:你怎么开发一个新需求的?用户调研?还是竞品分析?你如何设计这个需求?如何评估设计的合理性?用户反馈?还是数据呈现?

“阿蛋”最开始并没有一套应对需求的工作流程,纯粹凭借自己的个人直觉,这种形式在她还是产品经理的时候还行知有效。但当她开始带产品助理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直觉,是无法复制的。如何把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变成标准流程,复制到自己所带的产品团队中?

“阿蛋”采用了以下两个办法:

先将自己的经验进行提炼,从经验中总结出方法;

将方法分解为步骤,细化到让产品助理都能执行的流程。

以事项管理为例,“阿蛋”发现团队很多成员经常会忘记她布置的任务,而她却不会有这个问题。那“阿蛋”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原来“阿蛋”从小就记性不好,为了不忘事,她只能把每一件接下来要完成的事情就下来,然后再整理安排并一一去执行。

没想到这种“傻方法”,反而让“阿蛋”在工作上获益匪浅。“阿蛋”遇到过很多天赋异禀的同事,有些人甚至只靠脑子就能记住99%的事情,但最终领导还是认为“阿蛋”办事最靠谱。

阿蛋对这个经验进行了总结:“别人的问题就出在这剩下的1%上,做每一件事都是重复博弈,每做一件事都是在累积自己在领导心中的信誉,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你出现了问题,领导下次交代你事情的时候也会犹豫。所以,做事不妨傻一点,好记性可能真的不如烂笔头。”

好了,方法已经提炼出来了,“阿蛋“开始将这个方法结合GTD分解为如下步骤:

(1)记录:把任何需要跟踪或者记住或者要做的事情进行记录

(2)梳理:每天早上来到公司,以及晚上准备离开公司时对记录的事项进行整理,包括:

移除:移除突发奇想,但现在看来已经毫无价值的事项。

存档:将已经完成的事项进行归档,便于后续回顾。

待办:需要未来去做,但不是马上要做的事项。

等待:需要和她人对接,等待她人完成后给予答复的事项。

激活:紧急度高,马上就要完成的事项。

(3)回顾:每周审查清单,确保所有的新任务或者即将到来的事件都进入清单,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更新到符合最新的情况。

这个流程,让“阿蛋”团队成功把计划具体化,让成员随时把握该做什么。并且还带来了个附加好处:它把所有待处理事项,全部从大脑中清楚出去,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事。

依靠经验流程化,“阿蛋”通过观察妈妈每次做“番茄炒蛋”的过程,将最好吃的几次番茄炒蛋的流程进行总结,梳理出了步骤,成功烹饪出了顿顿美味的番茄炒蛋。

让流程工具化,让工具赋能流程

实现了超越妈妈的目标后,“阿蛋”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自从做出了一份妈妈赞不绝口的番茄炒蛋后,妈妈每天都要叫各种朋友来家里品尝。“阿蛋”每次都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番茄炒蛋,这可太费时费事了。你说要直接不做吧,“阿蛋”又舍不得别人的夸奖带来虚荣心的满足感。没办法“阿蛋”只能又从自己的工具箱中翻出第二件工具“流程工具化”。

作为直面市场的产品经理,“阿蛋”经常要对接客户反馈的问题。在刚开始客户体量还比较少的时候,“阿蛋”还游刃有余,随着客户数的骤增“阿蛋”发现自己开始力不从心。流程没有问题,有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更有效率?

“阿蛋”想到的是借用工具。以其中一个情况为例:客户提的问题千奇百怪,其中有些问题涉及的面会很广,“阿蛋”需要咨询实施、技术支持、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等等一路问下来才能找到原因。最可气的是有时候有些工程师会反馈,这个问题之前不是解答过嘛?

针对这个情况,“阿蛋”用工具来武装自己,她推动公司研发了“知识库系统”,每个客户反馈的问题都要求对接人根据“症状、原因、解决方法”的格式进行整理,由相关负责人验证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后录入系统。

当一个新的问题进来时,产品经理就可以一边接电话,一边查询知识库,就这样 80%的问题都在10分钟内完美解决。而且另一方面,这也彻底释放了产品经理的资源,很多对产品熟悉度不高的客户经理也能有效的解答客户的问题。

回看番茄炒蛋,“阿蛋”遍历整个流程,评估那些地方可以通过工具来帮自己解决。

打鸡蛋液很麻烦,那就买打蛋器

切番茄很麻烦,那就买切菜神器

控制不好调料的量,那就买特殊的调料瓶

……

经过一阵武装,“阿蛋”终于把她烹制的时长缩短了 50% 以上,这时候阿蛋才觉得自己真正做出了一份完美的番茄炒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工作方法论:番茄炒蛋里的产品哲理,经验流程化与流程工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