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纸的老爷爷

每天下班路过的地下通道里,在下半截的台阶上,总会站着一个卖《北京晚报》的老爷子。他几乎每天都穿着同一件军绿色的坎肩,里面套一件长袖,深色的裤子稍微显得有点宽松。老爷子佝偻着背,一条腿半屈着,另一条腿微弯着。左胳膊几乎是90度角的弯曲,小臂上搭着五六份叠好的北京晚报,右胳膊一半抬到半空,向匆匆路过的下班族们售卖报纸。他小声吆喝着北京晚报,北京晚报,沙哑的声音几乎淹没在了人来人往的上班族中,很少有人理会,甚至感知到他的存在。

一连路过他身边几天,只有一天在下班时看到一个穿黑色t-shirt的年轻人买了一张,那个年轻人给了他两块钱就要走,他说小伙子等会儿,给你找钱。老爷子颤颤巍巍地从绿色坎肩的兜里掏出了皱皱巴巴的零钱,慢慢地塞到年轻人手里,转过头继续卖报。每次我都是和同事匆忙路过他的身边,其实即使一个人,我可能也不好意思停下脚步买他的报纸,即便是陪伴了我度过小学和初中的北京晚报。毕竟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谁还会回过头买报纸看呢?

说到北京晚报,几乎是北京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手一份的龙头报纸。不仅是时政要闻、财经消息、体育赛场、生活专栏,就连报纸每个版面中间的一竖行小广告都是必读的。似乎哪家要是晚上没读北京晚报,就好像不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似的。记得那时候上小学的我,每天放学都要去街道八角的报刊亭买一张北京晚报回来,爸爸读着头版、政治版面,妈妈看着财经、生活专栏,而我则随便翻翻其他的部分,大家再互相交换着看。那时候北京晚报的地位几乎和每天晚上六点半北京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是一个地位的。那时候的我也想当一名记者,梦想着自己的名字和文章有一天能印在百万级发行量的大报上。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北京晚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连南方周末、参考消息等知名报纸也都纷纷不见了踪影,甚至出售各类报纸、杂志的报刊亭现在也很少看到,它们像是被人遗弃在角落里,冷冷清清,无人问津。而今,无论在公交车上还是地铁站内,人人都变成了低头族,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双手翻着报纸,变成了单手在手机上刷各种纸媒、杂志、公众号、app,解放出来的另一只手正好可以扶着栏杆,或者拿着包。纸媒没落了无疑,为了成功转型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报业集团纷纷做起了公众号、甚至是手机app,试图把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再抓回来。

也许纸媒真的有消失的那一天,有些人可能无动于衷,有些人可能以自己的方式缅怀过去那些与报纸为伴的岁月,有些人也许会像那位一直站在地铁口卖报纸的老爷爷那样,明知没有什么人买,却还是日复一日地坚持,无关利益,只关情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卖报纸的老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