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人是在经验中成长的动物。


在美国,杰克·凯鲁亚克不只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他还是“颓废的一代”的灵魂人物。不过,3个星期,他用37米长卷写成一部自传体小说,为二战后迷惘的美国青年带去思想上的解放,这部小说名字叫《在路上》



果麦文化出品、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畅销书译者李继宏翻译的这本精装版《在路上》,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凯鲁亚克三次横穿美国和一次南下墨西哥的经历,这些“逆反”的行为,如同在战后美国相对平静、富裕的环境下,投下一颗石子,击出层层涟漪,引发广大青年的反思。


很多人说读不懂凯鲁亚克,其实是没有读懂他所在时代的背景。精装版好就好在,它既给出了贴近原文思想的翻译,又给出了万字译者序,让受到文化、历史背景隔阂的读者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然后才是阅读原文、了解主人公当时的行为。



聊聊故事背景吧。相对平静、特别有钱是二战后美国的整体环境。然而,紧随而来的大国冷战却让一部分看不惯“资本家”的青年更加绝望于生活现状。


这些年轻人想要反抗资本势力,却又苦于没有办法。于是,深受时代影响的他们,选择了一条让世俗“大跌眼镜”的路——沉迷于声色犬马、觥筹交错的社交活动中,感情上,不断和旧人告别、拥抱新人……他们做尽一切能够做的尝试,只为找到真正安放心的地方。


但他们真的找到了让心灵安歇之地吗?


在凯鲁亚克的小说结尾,那个不远万里只为看一眼好友的狄恩,与现实中冻死在铁路旁的卡萨迪身影重叠。穿越时空,那句“谁也不知道谁的将来会怎样,只知道那些衣衫褴褛的可怜人正在慢慢老去”成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李继宏说,“小说能否触动人心,最重要的从来不在于故事是不是跌宕,文笔是不是精妙,而在于有没有引发共鸣的寓意。


这本仅用时3周就完成的作品,它虽然被一部分读者看作“天书”,却同时受到另一部分读者的痴迷。原因无他,正因为它所描写的人物颓丧、躁动、痛苦的一面,宛若历史之镜,照亮了我们自身的困境。



遭遇困苦,我们本能地想要逃避。但是,原地停留将让身心化作困兽,牢笼里嘶鸣。这不是面对困苦该有的抉择。


凯鲁亚克写下《在路上》,一是因为他一生都奉行“在路上”的做法,二是因为他的内心一直有着突破困苦的想法。尽管他没有找到理想的出路,却用自身的经历,为更广大的青年留下珍稀的“警世之言”。


《在路上》并非有才人的抒情,也非无聊人的呻吟。凯鲁亚克曾说:“不管多少岁,我都要用自己认为合适的风格,和自己的语言,去描写我亲眼看见的东西,汇总成一部当代历史纪录,让后世看看当今真实发生过的事和人们真实的想法。” 


这就是杰克·凯鲁亚克,也是《在路上》之所以一直“在路上”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