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王思思老师带来的《统整项目课程的在线实施》,收获很多。南科大第二实验学校,不愧是领头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南科大第二实验学校,从一年级到八年级,从建校初到现在,整整七年,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才有了令大家惊叹的成绩。
王老师从统编项目课程是什么?怎么做?案例1:二年级《美丽中国》(基于主题)统编项目课程“空中课堂”组织,统编项目课程开发策略(基于学科),案例1:四年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案例2:自然笔记社团(美术)等几个方面展开分享。
我明白了,统整项目课程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以STEM理念为引领,多样化的读写为基础,针对“数字原住民”即现代儿童的特点设计的以跨学科为特征的开放性课程体系。让学生与生活链接校本开发,跨学科PBL+互联网+STEM。
所谓课程内涵:统整(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项目(PBL学习,项目化管理)、技术(技术底层支持)
为什么?儿童视角(整体性,生活的,真实的,经验的,体验的,关联的,动手的……)
多元智能(九大智能独立存在,协调统一,相互协助),脑科学(知识只存在联系中才显示出意义),混合学习(分科教学+跨学科学习,分科让人更专业,跨学科让人完整),未来需求(综合素养,T型人才……),世界趋势(程序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项目型课程:主题—探究—表现)这样置身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
分科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知识往往是片段缺乏整体性往往只考虑本学科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内容往往聚焦在能够通过考试或者考虑为往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跨学科教学跨学科课程,主因为学习必须跟实际生活的问题紧密相连,而生活无法被刻意或人为的切割来配合,现有科目之间的分际,因此学习不受分科的障碍需要整体的学习。
混合学习分科学教学和跨学科学习分科教学,让人更专业跨学科学习,让人更完整。
课程设计变革:未来教育就是课程的重构,其次才是学习环境,学习技术学习方法的创新为学习者构建同整式项目课程体系,让学生浸润在开放的探究性的课程学习,让学习与生活连接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建构真正的未来教育成为可能。教育需要适应时代教育更要着眼未来。
基于学科(聚焦学科素养),基于主题(聚焦综合素养),项目负责制(以学期为单位教师轮值),教师合作制(以年级为单位)
课程模式:学科内统整,跨学科教学,跨学科统整,超学科统整。
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带设备BYOD,对技术的定位,就是沟通媒介,脚手架。
我眼中的统编课程,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以STEM理念为引领,多样化的读写为基础,针对“数字原住民”即现代儿童的特点设计的以跨学科为特征的开放性课程体系。它能让学生与生活链接,跨学科PBL+互联网+STEM。
就拿STEM来说吧,它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而统编项目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的开放性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且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探究能力等,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在这些统编课程中,综合了语文、数学、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等学科,好多探究性的问题,趣味性浓郁,在愉快的探究中,就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能力。
统编项目课程,不仅仅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探究的兴趣,还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连家长们也在积极参与。这就做到了让学生浸润在开放的探究性的课程学习,让学习与生活连接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建构真正的未来教育成为可能。
教育需要适应时代,教育更要着眼未来。
如果我是校长,我觉得我首先就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校长,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因为,每一个孩子最终都要走向社会,都要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独立的人。
至于统编课程的开展,我觉得势在必行,我们已经是走在了后面。向先进学习,先优秀学习,是我们前进的必由之路。我们是个初级中学,年级从七年级设置到九年级,但由于九年级要面临中招考试,时间上会比紧张,所以统编课程就只在七八年级开展。我们学校的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出色,有文学社,茶艺社,乒乓球社,篮球社,诗词社,朗读社,书法社,象棋社,硬笔书法社,跆拳道社,街舞社等,如果和各学科融合起来,比较好,各学科组长负责,带领各学科组成员,根据教材确定统编项目课程的具体内容,做到融合,科学,统整,项目,技术都跟上,可以采用项目负责制,以学期为单位,随课本走起。对于学生这一块,要求老师把工作做细做实,真正落到实处,让统编项目课程在我校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