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被许多人奉为至高无上的标准。
瓜子脸、高级脸等精致外形在“颜值即正义”的渲染下成为大众审美取向。
但如果有人说你是“国际脸”,你可别高兴得太早。
这不是称赞,而是生物课本中的经典案例——唐氏综合征的别称。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出现的患儿病例通常与产妇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统计,每750个新生婴儿中就有一个患病。
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比例呈现显著的递增。
35岁产妇生出患婴的比例为1/400,45岁的为1/25,而50岁的则高达1/10。
而生过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的母亲再次生育时,存在高达1/4的复发机率。
平坦而宽阔的脸庞、扁塌鼻梁、倾斜的眼睛、突出的舌头
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具有相似的面容特征。
而且不分国界地巧妙契合。
因此这个群体也获得了“国际脸”这个容易让人误会的称号。
这样与生俱来的独特面貌与大众审美不太相符。
差异化极易滋生群体歧视与偏见。
在生活中,他们常因此而饱受怪异的目光。
然而,并不是所有唐氏综合征病人都拥有不寻常的面相。
少数病患侥幸并没有表现出畸形,但却几乎都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
人类IQ平均值约为100
患病年轻成人的平均智商只有50,相当于8、9岁孩童的智商值。
因此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需要额外接受更多的教育。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很少能在高中毕业后继续完成高等教育。
在美国,只有20%的患者能够获得工作岗位。
更多的人则需要额外的财务和法务支援才得以生存。
他们在忍受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在被社会无形分隔开的地带孑然彳亍。
经过难以想象的努力,唐氏儿也可以演奏小提琴
外形不完美可以改造,头脑不聪慧也可以补救。
而可能出现的身体机能缺陷却是致命的风险。
一些患者的消化道畸形发育导致气管异常。
在分娩时新生儿容易窒息死亡。
而假如新生儿顺利趟过了分娩这个鬼门关。
接下来等着他们的,是约40%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
同时,罹患白血病的儿童是常见人群的近15倍。
癫痫、视听障碍、糖尿病等诸多疾病也是他们比常人更容易周遭的历练。
然而能够降临到世界上走一遭已经是一场幸运。
大多数病患还来不及呱呱落地,就在妊娠早期流产,胎死宫中。
唐氏综合征病患从生命的起点开始,就是一场严峻的生存挑战。
2015年,全球有540万人出现唐氏综合征的病例,其中有27000人死亡。
如今这个群体的平均寿命只有49岁。
先天设定的人生背景不免带有些悲剧色彩。
但命途多舛的厄运背后自然少不了科学的反思与刨根见底。
它指引着人们对这种病症进行探究、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
1866年,英国医师约翰·朗顿·唐首次对这种疾病进行归类描述。
由于患者长相与蒙古人种有类似之处,它最早被叫做“蒙古症”或“蒙古痴呆症”。
而对于患病机理的研究,则在将近一个世纪后才得出成果。
蒙古人种又称黄种人
1959年,法国遗传学家杰罗姆·勒琼发现罪魁祸首是人体的染色体变异。
细胞减数分裂*时,第21对染色体因未及时分离而比正常多出一条。
因而在生殖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异常地存在三条染色体。
*注:减数分裂是指体细胞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的过程,染色体分离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分离过程
这种人们所熟知的致病起因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约95%的病例是由此造成。
而仍有约5%的小概率是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
通常是21号染色体的部分材料附着在14号染色体上。
因此它也被称为21三体综合征。
无论是哪种情况,异常染色体上携带大量的DNA遗传信息都干扰了原本正常基因的表达。
而复杂组合的基因型和不同个体间的遗传信息差异,造就了唐氏综合征的复杂病症表现。
目前人们仍难以探明迷雾重重的患病机理。
但也不断向谜团中伸出探索的科学触角。
染色体的本质是DNA片段上承载遗传信息
的基因。
安德鲁·莱恩博士就从病患的基因入手,对小鼠的免疫系统中B细胞开展实验。
他发现唐氏综合征与白血病之间存在某种分子联系。
显微镜下的B细胞
相比正常人来说,患者体内大约有100个基因更为活跃。
而这些基因都在PCR2*的的控制下,影响B细胞的分裂增殖。
以至于B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出现缺陷,从而提高了白血病的患病率。
虽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未探明,但分子层面的规律研究已经是难得的进步。
*注:PCR2是一种多梳家族蛋白复合物,可以通过重塑染色质,从而使基因在表观遗传上沉默不表达。
正在增殖分裂的细胞
精神发育迟滞和生理疾病严重影响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正常生活。
多发性的复杂症状对个人及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担的重负。
而目前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则是在妊娠期及时对胎儿进行检测。
我国对孕妇进行的孕期检查中强制包含唐氏筛查。
这是专门针对胎儿是否可能患唐氏综合征的检测。
一般在16~18周孕中期,通过测定孕妇血液中甲胎蛋白等含量,可以计算出与染色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值。
但是这种筛查的准确率大约只有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