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钦差大臣”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GeorGe(乔治)

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手机接到自称是你亲人、朋友或上司的电话,向你索要财物。大多数的人,在对话中审核对方身份,发现蛛丝马迹,识破了对方的诈骗伎俩,但也总有些人就范。受骗者为什么会对破绽视而不见?诈骗者又是怎样发起心理攻势得逞的?这些骗术高明或是新颖吗?其实早在距今200年前,果戈里创作的戏剧《钦差大臣》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荒唐的故事。我们不妨以这个故事为例,从左右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出发,分析骗与被骗是怎样发生的。

在俄国一个边远县城,以县长为首的官僚们认为天高皇帝远,在十几年里贪赃枉法、玩忽职守、同流合污。一封来信犹如一声惊雷搅动了他们的美梦,上峰要派钦差大臣巡视他们的辖区。官僚们一面想着蒙混过关,一面企图攀附权贵。县长紧急作出部署:赶走法院前厅里放养的鹅,那原本是当事人候审的地方;让医院空出床位少收治病人,以显示高明的治疗已使患者痊愈;留心学校教员的古怪举动,禁止上课时扮鬼脸或激动时摔椅子……最重要的是,要求邮政长官拆开每一封往来信件,以防有人向钦差大臣告发自己的不齿之举。这时,有人报告说在旅店住着一个诡异的人,他的样貌举止都像上峰信中钦差大臣的模样。县长一行人急忙前去拜访。

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被长官们突然造访吓得不轻。他以为这群人是来催还欠款的,胆怯地交代自己的来龙去脉。后来,年轻人被县长邀请去他府上做客。享受着盛情款待和阿谀奉承的年轻人渐渐发觉他们错把自己当做了钦差大臣,胆子愈发大了起来,向官僚们索贿,调戏县长夫人,向县长女儿求婚。几天之内,年轻人的心态从惶恐到谨慎再到放肆,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剧烈转变?行为认知理论认为,这是“重复受鼓励行为”导致的结果。即官员们对年轻人就是钦差大臣判定,以及鼓励他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反应助长了年轻人不断膨胀的心态和行为。官僚、商人依次前来行贿,年轻人不断得逞,使他敢于索要更大数目的贿赂。

在旅店,县长听着年轻人用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回答自己的问题,但他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在放烟雾弹隐藏自己,以便达到微服私访的目的。在县长家中的宴会上,已然将计就计的年轻人随心所欲地吹牛,县长又认为这是钦差大臣酒后吐真言。面对年轻人先是模棱两可,然后破绽百出,最后肆无忌惮的举动,县长从未怀疑过他的身份吗?他怀疑过,但认知失调让他打消了疑虑。得到钦差大臣可能就在旅店的消息后,县长就有了一个强烈的认知——那个年轻人就是钦差大臣。此后与这个认知相冲突的所有怀疑的念头给他造成了不适。为了消除这种不适,他打消疑虑,确信自己最初的判定,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假冒的钦差大臣在度过了几天醉生梦死的生活后,发觉留下与县长女儿结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向县长托辞要看望伯父,在最后一次榨取县长油水之后扬长而去。县长一家还在欢天喜地地筹备自己女儿和钦差大臣的婚礼,众官僚纷纷祝贺。就在此时,又一封信从天而降,这是离去的年轻人留给县长的。他在信中表明了身份,讽刺了官僚们的愚蠢,众人哗然。回头来看整个故事,众官员参与了陪同县长拜访、接待和宴请年轻人的全过程,为何没有一个人发出质疑年轻人身份的声音?这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孤立个体有着较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当个体融入了群体后,他的个性会被群体淹没,他的思想会被群体思想取代。这个个体在群体中会体现出情绪化、无异议和低智商等特征。

舞台上的戏谢幕了,而在我们生活中还会无时不刻出现类似的“钦差大臣”。当你遇见他们的时候,会回想起这个古老的故事和它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的“钦差大臣”可能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