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从历史纵横看杜甫

好,现在开始上课。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罗,叫罗振宇。很多人叫我罗胖,原来很胖,最近减肥了。这是咱们这个杜甫研修班的第一讲。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上学,尤其是这种直播课,正常不是应该在晚上,突然改到下午了,而且是连续四天下午,从三点到四点半。这是因为,我们提前打听了一下全国从南到北到今天为止,各个中学都放暑假了。

既然放暑假,我就想,这个夏天也太热了,下午三点多钟出门去,玩也玩不好,不如在家里。我觉得小朋友们会有很多种选择,有的打会儿游戏,有的看会儿电视,那没准有的小朋友中学生就愿意听听课呢?如果家长也愿意陪你一块听听课,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一部分朋友的选择。这个暑假,你和别的小朋友过的日子是不一样,别人在打游戏在看电视,你是在听一个有时候只有大人才听得到的那种课。

但是讲杜甫,对我来说其实挑战还挺大的。尤其是咱们这个暑期研究班,我主要把目标听众设成中学生。那应该怎么讲呢?应该主动地降低难度吗?降低门槛吗?我跟同事讲,大可不必。因为说实话,为了做这个课,我跟很多中学生打过一些交道,我发现他们的理解能力,他们的文学水平其实大大超乎我原来的想象。所以我跟同事说,放心,就像跟大人讲一模一样,根本不需要放低门槛,他们一定听得懂,而且更能保证他们有收获。

好,我们话就不多说,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我们来讲讲历史纵横中的杜甫。

这课程的名字其实起得不好,有点拽文,说白了就是,咱先不凑着进前看杜甫是咋回事,咱先远距离地看一看,他杜甫就站在 100 米外,看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

李白和杜甫,谁更伟大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杜甫?杜甫的名字你肯定听到过,但是我也知道在你心里的排序,很大概率他的地位不如李白。这问题就来了,我们好不容易开一个暑期的研修班,我们来讲讲古典诗词,为什么不从最有名的李白开始讲?

李白,打小我们就背他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几乎是我们打小背的第一首诗对吧,而杜甫的诗呢,坦白地说,他最有名的诗,地位最高的诗,比如“三吏三别”,往往到高中课文里才会出现,而且可能编课本的人也觉得,这首诗让中学生来理解起来,味道也不太足。

所以杜甫的诗在中学课本里选得并不是很多,这就有意思了。一个明显大家不太喜欢的诗人,但是他的名气是那么大,而且跟李白的名气还差不多。我们动不动就讲李杜李杜,李白杜甫好像都是并称,可是一个是明显那么受欢迎,一个让大家都有点嘬牙花子,好像不太能够说得出他有多少好诗。

比如说杜甫有一首诗,我估计中学生已经都学过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好吗?咱们平心而论,我不代表正规观点,就是从一个普通的读诗人的角度来说,这首诗也不咋地。它意境很美?也谈不上。但是为什么这首诗往往会被引入小学生的课本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首诗里面没有生僻字,也没有用典故,你把杜甫诗集翻烂了也找不出几首。像这样的诗,给小朋友读起来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就选进来。

所以李白和杜甫,真的就给我们这些当代人——这些文言文距离我们已经很远,格律诗已经距我们很远的当代人,出了一个大难题。李白是那么的光耀千古,那么的光芒万丈,而杜甫很少能让我们当代人觉得特别好。而古人觉得杜甫特别好的那首诗,我们当代人很多又不太能够理解,这事怎么发生的。

我给大家出个小题目,这个题目很简单:

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他们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了,他们谁的年纪更大?

A. 李白

B. 杜甫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其实你到大街上问,没有几个人会认为李白年纪大,这是一个很反常识的事情。李白是出生在公元 701 年,而杜甫是出生在公元七百 712 年。杜甫比李白整整小 11 岁。

但是我们印象当中不是这样。我们印象当中,杜甫老里老气、老气横秋的,整天是愁眉苦脸,而李白那是一个翩翩少年郎。所以一般人印象当中李白年纪要轻。

这跟历史上另外一对人物给我们的感觉也是一样。比如我们觉得,诸葛亮老谋深算,天天鹤氅纶巾,摇这个羽毛扇子,而周瑜是一个少年郎。其实不是。周瑜的岁数比诸葛亮要大,而且大得多,大个二十岁左右。这个就是人物形象留给我们的一种反直觉。

好了,我们来看杜甫的形象,这是你在中学文学课本上看到的。

杜甫的形象很老,愁眉苦脸忧国忧民的。那为什么画成这么老呢?其实这是有一个小典故的。

右面这个人是谁呢?是画家蒋兆和。当年要写语文课本,就给蒋兆和出了这么一个任务,画杜甫。鬼也不知道杜甫长什么样啊,他怎么办?他就照着镜子把自己的像给画上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杜甫的形象,不是一千多年前的杜甫,是蒋兆和的形象。

那问题来了,我们刚才花了 5 分钟的时间来吐槽说杜甫不招人喜欢,那你罗胖为什么要开这么个研修班啊?

有意思的事情就来了。这本书的名字叫《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者叫洪业。

洪业不是我们当代人,他是中国现代的一个著名学者,原来是燕京大学的历史习教授。然后1949年之后去了美国,在美国也是著名的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他这本书原版是用英文写,又翻译成中文。所以全世界,尤其是在英文为主的主流国家,杜甫这个人研究得最深最好的著作就是这位洪业先生写的。

我给大家看一下洪业先生的头像,他就长成这个样子,很儒雅的一个学者。

在这本书里,洪业一开头就讲了这么一段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小时候也是,跟咱们这一代人一样,觉得李白的诗写得好。那你再问他,谁的诗写得好?觉得白居易的诗写得好。但是他的父亲,请注意,洪业先生的父亲是清朝的举人,也是一个特别有文化的人。父亲就跟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难怪你觉得李太白的诗和白香山的诗都比杜工部的诗好。我年轻的时候——

你看每一代人都有人摆老资格,我今天当着你们的面摆老资格,当年洪业先生写这本书跟我们这代人摆老资格,洪业的父亲也跟他摆老资格——

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年岁越大,对于杜诗的欣赏也越多。读李白诗,就是李白的诗和白居易的诗,好比吃荔枝、吃香蕉,就那个甜味啊,你马上就能感觉到。可是读杜甫的诗,有点像吃橄榄、嚼槟榔,时间长了越嚼越有味。

还真是这样,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越小的小孩,越爱喝甜的。我小时候就没有什么糖水可以喝,真的就是喝白糖水,觉得是个奖赏,后来的小孩喝个雪碧可乐就好了。但是你会发现突然到了二十几岁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阶段,你会爱上咖啡或者是茶,过了三十岁之后再往上走,我们渐渐地就会喝一点像红酒这种东西。初尝味道都不是很好,但是它味道极其复杂,岁数越大,你就越喜欢复杂的东西。

反正我当年年轻的时候,我就特别看不惯岁数比我大的人讲一句话,老气横秋地说:这个事没有那么简单,这个事很复杂。你看他老不给我们简单直接的结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老跟你讲这事很复杂。没错,你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你别觉得自己是越成长越厉害。真正的成长过程是什么呢?越成长越复杂,这个过程当中你渐渐地就会感受到。

好,那洪业的父亲是这么跟他说的,洪业又感受到了这一点,也是越到晚年越喜欢杜甫。

今天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就是我。给大家看一个东西,这是一套书,这套书叫《杜诗详注》,你看这书看着还挺新的,是因为讲这个课之前,我刚把那个封皮给拆掉。我们那代人买书特别爱惜,买完书之后回家给它包得好好的。那这套书是我什么时候买的呢?一共是五本,这是我上初中时候买的,有价格为证,你别看着很新,一共五本,那个时候 15 块 1 毛钱。今天要是这么一套书不打折的话,150也不稀奇对吧。

我那个时候凑十五块钱买书不容易,因为每天早上我爸妈给我一块钱吃早饭,也就意味着,买这一套书我是饿了半个月早上没吃早饭。当年身为一个初中生买这套书,坦白地说,也不是因为觉得杜甫好,就是贪慕虚荣,觉得杜甫牛,这么好的《杜诗详注》,我要买回家,我要一页一页地把它看完。

坦白地说,我到今天也没有说能每一个字都看完。但是我之所以今天拿来给大家秀这套书,是想告诉你,我今年 49 岁,从我十几岁初中时候买的这套书,然后一直到大学,然后读研究生,我来上班,读博士,然后搬家结婚生小孩。我们家小孩今年 6 岁了,到现在为止我大概搬了十几次家,好多书都扔了,但是这套《杜诗详注》,我是一直带在身边。你看也不薄,每次搬家搬来搬去还是挺费劲的。

大家要跟你说某个诗人特别好,你得拿出证据,有图有真相对吧,我就总得拿书拿诗来证明它,好让人感觉,哇真牛。但是杜甫他偏偏无法证明这一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讲杜诗的一个难处。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所以,我们现在先把杜甫忘掉,咱们来回答另外一个问题。

有两个词你肯定听说过,一个叫浪漫主义,一个叫现实主义,这在文学上好像是流派。那请问,大家内心里对这两个流派是怎么想?它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反正我小时候就会觉得浪漫主义就是不着调,不靠谱,但是特别有才华。用的字、用的词、写的句子特别有才气,特别有想象的。而现实主义相对来说就没有显得那么有才气了,一笔一画勾画这个现实。我们通常都是对比这么两个流派,一个句子更好,一个句子更朴实,一个更放纵自己的想象力,一个更愿意主动描摹我们的现实世界,我们是这么分类。

但是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它的核心,那个最高任务不同。

没错,我今天特别想这节课,讲到最后你什么都忘了,我特别希望你记住这个词,最高任务。

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身在一个场景当中,他有没有最高任务?这决定了他行为的一切细节。我们在讲诗,好像诗好不好,是由每一个字句来构成的。字句是小问题,最终是内心的最高任务。

浪漫主义的最高任务是什么?是这个世界给了我一些刺激,我做什么样的表现?我看到这个美景,哇,我是怎么歌颂这个美景的?我内心感慨成什么样?我是主角,我来表演,这是浪漫主义的核心。同样看到一种景色,有的人就能写出特别好的诗,有的人写着诗就稀烂,这是浪漫主义的标准,看谁把自己表现得好。

这跟我们在上学的时候状态是一样的对吧?在一样的学校,听一样的课,做一样的卷子,有的人就是水平高,一百分、九十九分,有的人就是学渣不及格,这是浪漫主义的一个特点,追求的是自我的表现。

那自我表现这个事情,有的时候就靠运气、天分甚至就得靠基因。有的人就是基因中彩票了,就是天生特别有能力。

比如说我们家是双胞胎,我两个女儿都是六岁,是 2016 年 6 月 6 号出生,这个日子也挺有意思的。那你想,双胞胎基因完全一样,但表现出来的才能完全不一样。我们家姐姐就对什么艺术音乐拉琴方面,体现出特别好的天分,妹妹就对认字做数学题表现出特别好的天分,两个人在对方那个擅长的领域里面,表现都不怎么样。

你看这是一个运气。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成长的过程中能不能找到自己表现最好的方面,这是一生最大的运气。有那么一句话,说一个人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能找到自己终身从事、也喜欢的那个事业,这是人生最大的好运。

好,我们再来看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它的本质是什么?最高任务是什么?那就不是自己,而是我看到了这个景色,我经历了这个情境,通过我的写作,怎么样能够让看到我这个作品的人再次激活对于这个场景的想象。

我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景象我看见了,我把它写下来了,我给别人看,别人能不能感受到我的感受,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任务对吧?

今天我们用户当中,很多是中学生,你看你在上学期间,包括大学毕业之前,你的任务是什么?甭管你的风格是不是浪漫主义的,你的生活都是浪漫主义的。全社会看的是你的表现,读一样的书,上一样的学,做一样的题目,那你的表现为啥就比别人好嘞?每个人靠卷面评分得出结论对吧?整个社会都是这么看你的。

可是你大学一毕业之后,不好意思,现实主义就来了。大家看的不是你的表现,是你有没有可能,把你看到的世界让别人也感受到。

比如说有的人创业,他能做出特别好的公司,这是一种什么本事呢?是他本事大吗?他智商高吗?其实你发现,很多创业当老板的人智商不怎么样,我就遇到过好多,但是他有一种能力,就是我能够构建想象一个东西,然后这个东西让你也能感受到。

所有做出好产品的人都是这样,比如说苹果的乔布斯,他为什么很牛,就是因为他能够感受到我做一个东西,我觉得这个好,甭管现在有多少人说不好,然后做出产品来之后,它真的就好卖,很多人就能感受到好。至于我的水平高不高,不重要。你看苹果公司,当今世界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对吧,乔布斯也不会写代码,也不会什么大数据,他就是有这个感受,能把这个感受力传达给别人。

那你看,浪漫主义时代考的是自己,而现实主义时代大学一毕业,你马上进入现实主义,考的是你再现一个感受的能力、传递给他人的能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理解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是现实主义?你会发现我觉得我们这有个同学说的特别好,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应该共存。没错,没错,这不是一个风格选择,一旦在成长过程中,你要允许这两个概念在自己一个人的体内共存。

所以李白这诗特别好理解,他才华横溢,写的诗那么漂亮,我们打小一读就知道他写的好。而今天我想用四天时间,我给你讲一讲现实,你看看怎么样把一个现实通过自己描摹下来,再传递给别人,这是一个我们亟待补足的能力。

我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一点抽象,我给大家几句名人名言,你要是上中学,将来写作文的时候可能用得着。英国诗人雪莱的一段话。

人是一个工具,一连串外来和内在的印象掠过它,有如一阵阵不断变化的风,掠过心灵的竖琴,吹动琴弦,奏出不断变化的曲调。

他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为诗辩护》。他说人是一个工具,一连串外来和内在的印象掠过他犹如一阵阵不断变化的风,掠过心灵的树琴,吹动琴弦,奏出不断变化的曲调来。

请问这段话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当然是浪漫主义了,浪漫主义只在乎我的表现。我在这,外在是风是雪是雨,它吹过我,我是什么?我是一杆琴,他们掠过我的琴弦,关键看我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而现实主义者就比较倒霉,因为他觉得哇浪漫主义太牛了,你们怎么就能奏出这么好的旋转?他很羡慕的。

在文学史上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瞬间,你知道现代小说其实是有鼻祖的,有一个人号称现代小说的开创者。那这个人谁呢?法国作家福楼拜。你应该听说过有一本书叫《包法利夫人》,当然除了这本书之外,他还写了很多小说。

福楼拜就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啊,天天在这抠饬,写一篇文章可难了。有一次他给他的一个朋友写信写了这么一段话:

还有什么比拉伯雷、塞万提斯、莫里哀、雨果的许多作品架构得更差劲的东西?然而,那是怎样骤然打来的拳头!单单一个词就有怎样强大的力量!我们,必须把许多小石头一个一个垒成自己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也顶不了他们的百分之一,而他们的金字塔却是用整块的石头建造的。

什么意思?就是那些浪漫主义特别有才情,他也没有什么结构,他也不用什么技术,直接扔进了一块石头,一看,就像金字塔那样。而我们这些现实主义的作家,我们天天写,一字一句地拼呐,把铅笔头都咬破了,好不容易写出点东西,你看才情还是不如人家。

没错,杜甫和李白之间也是这么一层关系。

我给大家再出一道小题目。

你觉得下面这几句诗,哪一句是杜甫写给李白的?

A.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B.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C.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D.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答 C 这个肯定对,考试高手,因为都有白也诗无敌,都把名字写出来了对吧。但是别生气啊,ABCD都是。

李白那时候不得了,因为诗名太大,连皇上唐玄宗李隆基都听说外面有个李白诗写那么好,叫来,我也见见这人啊,李白就去见,那就当官吧,李白不适合当官。那很快唐玄宗觉得这个人不行,不能当官,然后叫赐金放缓,就给了一大笔钱,你走吧。李白就带着一大笔钱,天天在山东那一带飘来飘去。

这个时候比他年轻 11 岁的杜甫就认识了李白,天天跟在后面蹭吃蹭喝,特别崇拜李白,我给大家列出这几首,第一首来自于他写了一首叫《天末怀李白》,凉风一起,我就想到李白,天都快冷了,他有没有衣服穿?第二句来自于《梦李白》,就晚上我做梦我也梦到李白。第三句是李白诗写得真好,我一到春天就想到他,第三句是来自于一首叫《春日忆李白》,第四句也是杜甫写的,那首诗的题目叫《冬日有怀李白》。

所以你看这个杜甫对于李白,那真是白天想晚上想,天气凉了也想,天气热也想,晚上做梦也想,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可是李白这一辈子和杜甫打交道,李白写过诗夸奖过杜甫吗?一句都没有。

当然你可能如果对文学史稍微熟一点,有这么一首诗,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按记载,这是李白写给杜甫的诗,说你这个人你搞得太瘦了,为什么天天写诗,你看把你熬的那个穷样,看你瘦的。

但是请注意,这首诗是伪作,不是真的,大概是明朝人编出来,编排杜甫一首诗,就是李白几乎没有拿正眼看过杜甫,至少在诗里面没有留下对杜甫的夸奖。

但是反过来,杜甫对李白,粉丝追星,这跟我们刚才讲的福楼拜面对雨果,面对塞班提斯的感情是不是一模一样?

好,我们刚才讲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有点像什么?有点像下棋,我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我要跟它博弈。这个情节我有没有写好?这种情感我有没有记录得真实?下棋就很难,因为我的水平是根据对方的水平来决定。

而浪漫主义不管,浪漫主义像什么?像赌博对吧,我这把骰子掷出去,多大就是多大,就看我的天赋够不够,这会我有没有灵感,这是浪漫主义的心情。

所以同样是一个让人上瘾的游戏,赌博和下棋完全不一样。博就是赌博,考什么?博哥们的运气,我要是赢了,我运气好,我要是输了,我运气不好,可是这归因都是自己,这是不是浪漫主义的想法?但是现实主义那是下棋的想法,有一份输赢,就长一分能耐,就长一分级别,我就能下得赢一定的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问题。

杜甫靠什么“逆袭”

我讲杜甫讲了这么半天,你会说罗胖,你这是讲杜甫吗?你看时间都快过去一半了对吧?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现实主义它虽然看起来比浪漫主义在才气上差很多,但是到了后来,杜甫这一代人死完之后,你看李白和杜甫的地位就越来越不一样。

趋势是什么?不是李白地位越来越高,恰恰是李白地位越来越低,杜甫地位越来越高。这就奇怪了。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这首诗叫《南征》,在杜甫的最后一个阶段,快 60 了,当时他从四川、重庆那一带,乘一艘小船漂泊而下,本来是想从武昌进汉水,再想办法回到洛阳附近,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不像现在,订一张飞机票肯定能回家,那个时候是走一路、吃一路、找一路生计,而杜甫岁数又特别大,他的老婆也在,所以一家好几口人,走着走着发现没有钱回北方,又往南走。最后杜甫死在哪?死在湖南,洞庭湖南往南,耒阳附近。

对杜甫晚年有这么一首诗,这一首诗几乎是他一生当中的最后几首诗。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临死的时候他是知道的,我这一辈子写诗写得好苦,都没什么人知道。

对,杜甫死了之后,他连灵柩都不能还乡,穷的,没有名气。虽然他还有一些朋友,但是他的朋友在他死的时候也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没什么人帮他。所以他的灵柩最后回到老家入葬祖坟,是他孙子办的事。他孙子在他死了之后大概 40 年,再到湖南把他的灵柩起出来,扶柩还乡,到祖坟里葬下。到祖坟葬下之后,他的孙子就觉得,我爷爷这一辈子写这么多诗,留下的有1400多首,找个当世的大诗人看看吧。

这一看不得了。谁呢?元稹。我们都知道,白居易跟他齐名的另外一个唐代诗人叫元稹。元稹一看,我的天,居然还有这么一个人,那真是把元稹给吓呆了,说那个时代的事情,到今天我通过这个诗人的诗,我才明白那是怎么回事。

你看,杜甫死的时候,当时韩愈两岁,白居易还没出生,他这一代人看上历代人经历的那些事,他也影影绰绰听说,但是不详细,也没有感受。但是突然一下,元稹这样一个,按年龄上说是孙子辈的,但是按这个诗坛来说晚一辈的,元稹是中唐诗人,杜甫算是盛唐诗人。

元稹看到这首诗,原来盛唐是这个样子,盛唐时候最繁华那个情境被杜甫记下来了,最凄惨的那个情境被杜甫记下来了。原来家里有人饿死是这个样子,原来兵荒马乱是这个样子,原来大量的士兵倒在血泊里是这个样子,原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这个样子,这是何等震撼。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比如说我们这一代人说抗日战争,我们就想到,打鬼子呗。那打鬼子我们什么感受呢?鬼子当然是坏人,我们当然是好人,这概念我们是有的。但是我们现在关于抗日战争的很多概念,都是从抗日神剧里面来的。那影视剧甭管它多么踏实地想还原当时的情景,还是有点走样。至少我说一点,今天我们看到的抗战影视剧,我就告诉你一条,衣服都太新。一个剧组做出来的都是新衣服,演员穿的都是新衣服。但实际上你在看抗战时候的纪录片才知道。那个时候的人,灰头土脸的样子是那样的。昨天晚上我还看了一篇文章,说抗战的时候鬼子进村什么样,那篇文章搜索了 50 多张鬼子进村的照片,我一看,当年的鬼子穿的这么烂,他们生活也不怎么样。

这是一个题外话。总而言之,为什么杜甫给后来人家震撼那么大?我打这个比方,就是相当你突然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真切的社会。

你看我们有个同学说,杜甫有“诗史”之称,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称呼呢?是那一代人,他知道唐明皇,知道杨贵妃,知道那个突然从盛世变成焦土的那段历史。但是具体到一看杜甫的诗,突然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力量。

我们回头来看,刚开始我们讲的浪漫主义,输的是自己才气太大。这有两个缺点。

第一个缺点是什么?人跟人能有多大区别?你有才气,别人也有才气,你是很牛又怎样?你每一篇诗和每一篇诗差不多对吧?

还记得我刚才写的雪莱的那句话吗?诗人是一个竖琴,我是让微风吹过自己,让自己发出音乐的声音。可是你就是一扇琴,你的乐音还能有多大区别?虽然不同的风吹来,你的声音是不一样,但你那个区别总没有那么大。

这就是浪漫主义的问题,它简单而且单调。但现实主义一旦被后人看到这个时代的丰富性,会吓人一跳。

刚才这段话其实也不是我说的,宋代就有人说。宋代谁说的呢?也是大名人,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杜甫的地位比李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说李白这个人写得是豪放飘逸,大家都赶不上了,但是他那个格调也就这样,他也没啥变化。

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

至于杜甫,甭管他高兴,他悲伤,他是穷途末路还是安然生发,是发散出去还是收敛回来,杜甫这个人他的风格非常的广泛,适用各种各样的场景。

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

杜甫把其他什么李白、白居易的风头都盖下去,后来没人赶他上。这评价是谁说的?王安石,宋代的宰相。

他还有一句评价,我放给你听听就好啊,这不意味着我们这说李白坏话,但这个坏话王安石确实说了。

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

什么意思呢?说李白这个人写诗特别快,看他写东西行,特别洒然一气,但是其识污下,你看他写的诗,要不就是说妇人,要不就是说酒,一整天不是喝酒,就是女人,就这么点事,非常的格调单一。

这是王安石污蔑李白的话,是不是污蔑你自己心里有一杆秤,但是就是这样,你特别有才气,我佩服你我也赶不上你,你这个生活又不足以成为我的榜样,再说你的才气我又学不了,我为什么要佩服你呢?

但是像杜甫这样的人就不一样了。杜甫这样的人,他是现实主义的名字,我们每个人都能学到,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虽然你的才气也有现实主义的才气,但是毕竟我可以跟在你后面,然后完成我自己的上升。

所以你看到了宋代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叫“千家注杜”,什么意思呢?这是我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有名的场景。我刚才给大家秀,我为买了《杜诗详注》?那你可能会问罗胖,你作为一个中学生的时候,你为什么买杜诗祥住?你为什么没有买李白诗的详注呢?注李白的很少,清朝有一位,水平还不怎么样。

而杜诗到了唐代韩愈那一代人时候,地位已经高得不得了。那韩愈不是有一句诗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到了宋代之后。宋代知识分子是以我能够注解一遍杜诗为荣,当时宋代出版业也特别发达。那个时候一个学者如果注解了一把杜诗,希望自己也借着杜甫的名气可以万世留名。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情景,叫千家注杜。

有一句题外话,我在这想给大家聊一聊。这是查理·芒格,当代美国很出名的一个投资人,90多岁,老人家他说了一句话:

能力会让你达到巅峰,但只有品德能让你留在那里。

这句话特别容易被忽视,因为听起来就是一个人教我们,品德挺好对吧,但是其实你想想看,什么叫能力,什么叫品德?

能力是什么?能力是个人现象,品德是什么?品德是你跟环境的互动现象。这么一说,是不是又回扣到我们刚才讲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浪漫主义,你诗写得最好,你能力强,但是现实主义是和现实的充分的互动,你记录下来,准确传达,能够感发他人,让人看到那个时代的真相,感受到你记录的力量,感受到你人格的光辉。

所以查理·芒格讲的这句话,能力会让你达到巅峰,但只有品德能让你留在那里,他说的是啥?说的是我们得有现实主义精神,我们得跟环境充分互动。

如果你在上中学,其实你对这个体会不深对吧?品德这事,顶多就是三好生打分的时候有点区别,关键咱拼的是成绩,拼的是分数。但是到现实社会当中,那就是不一样。

我早年在电视台工作,那时候电视台是一个好到不得了的单位。但是我们都习惯了,学生的时候大家都是要凭本事是吧,一考试的时候,老师第一句话是什么,把无关的参考资料拿到前面来,考试过程中不准交头接耳,你得靠自己完成卷子。但是到工作单位之后,没有。我印象特别深,刚到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我们同组的有一大姐,这个大姐反正我觉得她啥都会,但肯定不会做片子,她连基本的稿子都写不了,我刚开始挺看不上这个大姐。后来工作了一两个月之后,我觉得这大姐太了不起了,因为这大姐虽然稿子不会写,但她就有办法让别人给他写,她片子不会编,她就有能力让别人帮他编。这大姐的最终出产的质量在我们组都是最好,但是她自己啥也不会干,但她就有能力让人帮她忙。

你看这在我们上学人的心目当中,这不就属于交头接耳,这不就属于作弊?但是在成人世界当中,这是允许的,允许你调动他人工作的能力,这当然就是你自己的能力。

李白《将进酒》

好,我们刚才一直讲的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个区别,下面咱们聊聊诗。

李白的诗,很有名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不就是李白的诗的特点,第一句我就给你搞到高潮,要不怎么显出哥们的本事呢?第一句咱就上高潮,情绪怎么激烈怎么来。我们在喝酒,谁看得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那你应该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看这个极大的空间对吧?

然后第二句,极长的时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怎么可能呢?但是在李白的眼里,这时间就可以过得这么快,早上还是一头黑发,晚上就变成白发了。看这些诗的人是不是第一句就被他搞傻了,因为在我的世界里没有这么想象瑰奇的世界。

好,再来看第二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多好的诗,但是你从上一句过渡到下一句,你不觉得有点怪吗?李白刚开始,哇,你看看这黄河之水天上来,先把意境搞那么大。正常人我们都要看,你怎么继续搞得更大吧?李白就是属于聊天,几句话一喊,然后没词了,没关系,本事大,另起一行。咱聊点别的。所以你看这两句跟上面两句其实不挨着。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没天聊了,要不唱歌给大家听吧。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然后开始唱歌,哇这你看这个天是不是又聊死了?圣贤皆寂寞,饮者留其名,说的是什么?圣人、贤人,死了之后都烂了。那谁能留下些名气呢?我们这帮喝酒的留名气。这肯定是歪理邪说嘛,但他唱歌的时候唱出来,大家也觉得挺好,你说的挺有道理。那紧接着: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主人你怎么就没有酒了呢?我唱着唱着歌。怎么没酒了?我出去买去了,别说你没钱对吧,马牵走,皮袄拿走,去换酒来,咱们接着喝。

这是李白,这要不是古体诗,要是写成白话文,他是不是就是个疯子?我们正常人在这里面既感受不到道德的传递,也没有感受到谨言的文章结构,我们只是被李白那种华丽的文采震晕了,你说什么都对,你说什么都好。对,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就是李白。

所以这就是浪漫主义,琴弦的声音太美了,至于它是不是符合乐理,这些东西不重要,天才的作用就是打破规矩,这就是浪漫。

杜甫《兵车行》

但是我们再来看杜甫,杜甫的诗就不一样,是现实主义。同样是一份极其致密的情感,我得慢慢地推给你,我得让你在此情此境中。虽然这个情境是我在这,但是我写下来我就得让你感受。所以现实主义的任务是感受的创新。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好,我们来讲一讲这首诗。今天不是语文课,我们只是通过这首诗讲杜甫体现出来的风格。他的风格是什么呢?就是现实,我带你进入这个情境来,一起感受一下。

你看刚开始我是远远的一个视角。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诶,我怎么听见有人哭啊?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你看渐渐的,从远极近,从白描到特写,从没有情感到情感的渐渐炙烈。杜甫是这么写诗的。跟前面我们对比着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不是完全两个风格?那个不在乎让你入境,我很牛就完了。

但是你看杜甫在这个时候啪就摁下来,就是我不能让你感觉到我马上情感就要上头,情绪就要勃发,没有,你看他立即把自己情绪摁下去了。

紧接着呢,我得问问咋回事啊,我不能看别人哭,我就跟着哭,那显得我的理性在哪里呢?所以,道旁过者问行人,咋回事啊哭啥呢?行人但云点行频,我们老百姓不容易,动不动又要出征。

请注意这个地方的一个细节,但云这个云字后面,云就是说话,云字后面,都是行人的话。

或从十五北防河,说我十五岁就出征到北边去防守黄河,我今天四十了,我还得再出征。去时里正与裹头,我去的时候还是小孩,我们里正,就是地方上的小头目,还给我裹头巾,归来头白还戍边,我头都白了还得出城。

紧接着来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问题来了,这几句谁说的?是那个普通老百姓说的吗?很明显不是对吧?因为老百姓说不出这样的话。什么汉家山东二百州,老百姓怎么知道二百州了?你要知道这个概念,你得上过学、受过教育对不对?所以这个很明显,是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事情,就皇上把老百姓搞太惨了,天天让老百姓干活,你看这个民间疾苦,很显然,这是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抽象视角。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中学老师讲的时候,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细节,就是“武皇开边意未已”。他是在唐玄宗时代对吧?兵车行实际上是有具体历史场景,当时唐朝军队征南诏,就是今天的云南,当时的宰相是杨国忠。武皇其实说的是谁?说的是当今圣上李隆基唐玄宗,但是杜甫这种现实主义不会这么干。他就说武皇指的是什么?就是汉武帝。这是唐朝诗人一个特点,但凡说到唐朝的事,往往拿汉朝的皇帝来背锅,因为这两个朝代状况差不多都是盛大的朝廷,都有那样的盛世。

好紧接下来这个你看马上又跳切回来,这实际上才是老百姓的事情。你看老百姓说话跟他儒家知识分子说话完全不一样。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你这个老人家问我,我其实也不敢说什么。你就像今年的冬天,打仗没停,县官找我要租税,我哪拿得出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是老百姓的话。

紧接下来你看是要收了,这个意境也写得差不多了。最后几句话是杜甫的话。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个情感很浓烈。但是我请大家注意一个特点,后面我们还要讲杜甫的诗,杜甫的诗的最后一句,我们当代人往往是不适应,因为他从音韵上、从意境上,往往都是一个收的氛围。

你看,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比如我随便凑一句,天阴雨湿使人愁,听起来语音上就更嘹亮一些,也更顺畅一些。杜甫绝不怎么写,最后一句,老是让你别扭。天阴雨湿声啾啾,你听这个音韵上他是收的。很显然,杜甫从来不愿意让他的诗在情感上奔放出去,这是杜甫的诗和浪漫主义的诗的最大区别。

我们再随便给大家看几首李白的诗。

你看,《蜀道难》最后一句是什么?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你看他是扔出去,而不是收回来,杜甫都是收回来对吧?

这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催眉折腰视全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出去不是收回来。对,这就是李白和杜甫之间非常显在的一个区别。

诗有真相吗

为什么说我们得回到现实主义?因为现实主义的力量,是浪漫主义没有的。你一旦回到现实,同样一首诗,你的理解会完全不一样。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本书叫《唐诗的真相》,我们得到的电子书里面有,所有的小朋友应该都念过。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请问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说贺知章老人家小时候就走了,年纪大了回到家乡,在村口看见几个小孩,儿童相见不相识,问你从哪来啊?

如果从浪漫主义的立场上,这首诗它表达的就是这么一个情感,但是你一旦回到现实再去理解,根本不是这样。道理很简单,因为贺知章身份地位极高。

贺知章是公元 659 年生于越州,就是今天的浙江,萧山区,在杭州附近。然后他是 35 岁前后考试,他是状元,当年就考到了长安。然后在长安当官一直到了位极人臣几乎是宰相。唐代的官职比较复杂,咱不细说。

贺知章在长安干了五十年高官,八十多岁了,那个时候八十多岁不得了,贺知章说老臣要告老还乡啦,朝廷说我怎么能缺了你呢,这样,你告老还乡,你不是不做官了,你是替皇家去修道。朝廷把贺知章的故居就改成了一个道观,叫千秋观,其实不是道观,就是他故居老家修了个宅子。

为什么修道观呢?因为唐朝皇帝姓什么?姓李,唐朝皇帝认为我是道家的传人,我的祖宗就是道家的创始人李聃老子。那你修道继续为皇家服务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贺知章临走的时候,唐玄宗是大牌酒宴,让全朝的文武官员来替他送行。

那你想这样的一个荣归故里的人,有可能是一个人走到村口,遇到一小孩跟他发生对话吗?不可能,老家早就有打前站的政府公务员去高接远送了,不可能是在村口。那怎么回事呢?你再看这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这小时候离到家,老大才回来,这是什么?这是在地方官员在他的老家故居接待的时候写的《回乡偶书》。

乡音无改鬓毛衰。可能吗?各位,五十年不在老家,尤其是浙江人,你想想看一个杭州人 50 年不回老家,在北方长安待着,有可能老家话不改吗?不可能,我是安徽人,我到北京没多少年,你现在让我说安徽老家话,且得适应好长时间。所以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谁的话?这是后生小辈,当地公务员奉承他的话,老爷子,你回来,你看你这乡音都没改,就是头发显得少了一点,跟小时候一模一样,怎么可能?拍马屁的话对吧。你根据现实主义,你就知道这句话是这么来的。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孩是后辈生的,他叫太爷爷,叫祖爷爷,当然不认识他,所以儿童相见是个礼,不是在村口见,相见是正式拜见老爷子啊。

我这么一说,你觉得是不是更合情理?这不是我发明的,这是刚才出现那本书,《唐诗的真相》,这本书的作者发明的。作者叫黄理兵,但是我觉得非常有说服力。

原来我们理解,这首诗是特别落寞,老家没人认识我。而现在我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就得意洋洋的?好多人奉承我,小孩也来,是这么一个高兴的镜头。

不过贺知章回老家之后第二年就去世了。贺知章是什么人?酒中八仙啊,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里就有他,那是一个出了名的豁达的人,潇洒的人,所以他写的不可能是落寞的诗。这么一解释是不是你觉得更符合真相?

这是孟子讲的一句话: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讲,我看到一个人,我就读他的诗,读他的书,但是我不知道他这个人,我不知道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生活,他看到了怎样的世界,这样可以吗?不可以。我们读书读诗,本质上的目的都是论其世也,我们得知道他生活的是一个什么世界。

没错,我们快逼近问题的真相了。我们从小都有别人告诉我们要读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高考这个大任务面前,我们都知道读书就是考高分,考更好的大学,未来更有竞争力。当然你现在在初中高中阶段,这么理解问题当然可以。

但是我要告诉你,读书对一个人最终的作用,是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厚,更丰富,更宽,把别人的生命装到自己的生命里来。我读一个人的书,就是把他的生命,他看到的、我看不见的东西,通过他的作品装到我的世界里来。

所以为什么后来杜甫的历史地位越来越高?就是这个原因。后来的人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繁华突然断送在自己眼前,崩塌在自己生命中的经历。而杜甫的诗就把这个生命经历装到了大家的身体里,大家的体验里,这就是他的强势。所以现实主义是别有它的味道,它能支撑人的生命,而不是呈现我的本领。

所以杜甫有这么一个概念,叫集大成。什么叫集大成?我们今天经常说,谁是集大成者,就说它的生命丰富度足够。

集大成这个词是有来历的。有人这么就形容孔子说,你看一个乐队,这个敲钟的,敲镲的,拉胡琴的对吧?各有各的声部,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它们合起来奏出一个交响乐。你别说交响乐是西方人发明的,中国战国时候就是交响乐,那不也是那个时代的乐队交响吗?最后一响,所有的乐器全动,那个阶段的音乐叫集大成。

所以后来孟子提出,为什么孔子是集大成呢?说你看这个时代那么多思想家,只有孔子最丰富。

关于杜甫为什么是集大成,我有好多好多证据,但是今天都来不及讲。未来几天我们会说到,今天我就说一点。

就是杜甫留下的诗,你说多吗?不是很多,少吗?也不是很少,1400多首。中国文人在此后一千多年,大家都玩一个什么游戏呢?叫集杜诗,就是把杜甫诗当中的一句,这一首诗、那一首诗里面喀饬过来,然后组成一首诗,说我自己当下的心境,现在我在屏幕上打的这首诗,是文天祥写的。

天地西江远,

无家问死生。

凉风起天末,

万里故乡情。

文天祥就是南宋的那个著名的宰相,南宋灭国的时候,文天祥被元朝关到大牢当中,就集杜甫的诗,写了二百首“集杜诗”。这四句诗是文天祥的创作,但是材料杜甫几百年前就为他预备好了。

历史上不仅是文天祥爱做这样的文字游戏,历史上好多诗人都愿意干这个活,叫集杜诗。为什么我提这个呢?就是因为杜甫创造了一种可能,创造了一种资源,让后代人愿意用他的诗来构建自己的生命。这个道理后面几天我们还会反复讲。

现代人为什么要读诗

今天的时间还有最后十分钟,我们简单聊一个话题,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还有古诗?

我估计老师会这么说,老师会说,你学会古诗,你就有了很多语料,你可以用于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成人世界里面还有这么一句话:你看有文化没文化的区别是什么?比如同样是 1000 块钱报了一个旅游团,看见美景只能说,真好看。但是如果是有文化的人,他看到美景,就可能用诗词来表达。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就会用诗句来表达。所以你今天学了诗词,是你在现实生活当中表达自己感受的一个工具,这是我们经常的听到的一个说法。

但是我今天想唱个反调,并不是这样,或者说这个应用场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当中太少。随便举一些例子。

比如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是今天我们还会有这个情感吗?没了对吧,因为我们有微信呐,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工具,有 QQ 对吧。今天我们送人的时候,你说虽然我也给你饯行对吧,肯定临走的时候是,“有事打电话随时说”,“有事发个微信来”,或者说“拍个视频看看,我们现场连个线”,没有那种情感,这就是问题。

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古诗当中特别好的句子,但是你发现没有用的地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很有名,在这首诗不仅是在中国,在日本也有名得不得了。我第一次到寒山寺,就看到好多日本人排着队来,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日本人为啥来?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在日本非常之有名。

那我现在要请问你,今天会有这样的场景吗?说你睡在一艘船上,有可能你睡在游轮上,我能看见隐隐约约的对岸的枫树和星星点点的渔火,我躺在这睡不着,我愁,今天还有这样的情况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有 WiFi ,只要有WiFi,你愁的时候就把手机掏出来,你不大可能对愁眠,你刷抖音、刷快手、刷小红书刷到半夜是有可能的,或者听我们得到听到半夜是有可能。但正常情况下对愁眠的情景消失了。

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就像我们小时候语文课本上有讲父亲的,朱自清著名的散文《背影》,说父亲送自己在火车站,怎么买几个橘子等等。要知道,现在连站台票都没有了,我小时候还有站台票,就是亲人送别,我虽然不去,但是我买一张站台票,替你把行李扛到月台上送别,隔着火车的车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曳。

今天高铁站根本就不售月台票。有行李,你自己扛上过去呗。亲人要送别,就在火车站口就送别。有话说,一会在微信上接着聊,没有送别场景。所以你去看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批判文学,很多都是发生在月台上离别,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的一场戏就在月台上。今天不用了。

所以你读古典诗词,你是为了让自己将来的表达更有料吗?渔火对愁眠,你倒想想看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一句。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古典文化?古典诗词就是为了丰富自己。

我们这一生一世,说白了可怜得很,也不过百年生活,也不过就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顶多看看手机。你不要看到,好像我手机上我什么都能见着,你啥都没有体验。所以我们读书的过程本质上是什么?是把他人经历过,而我没有能力、也没有一个机缘能够经历过的东西,放到我的身体里来。我们去读书,包括去读中国的古典,包括去感受古诗词,真正的意思是让我们活得更加丰厚,这是我们读书读诗最重要的。

所以最后我请大家看一个民国哲学家叫马一浮,他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两句写得真好,叫: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我们这个世界,它鼓励的是每个人向大处走,向高处、向强者去走,我们都变得更高更快更强对吧?但是你知道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就是我见过复杂的东西,我见过最强最新最有力的东西,但是我仍然能够回来看到一草一木。

这才是最后我们拼的力,叫感受力,或者叫分辨率。你看真正的强者,他不是说我有力量,是他的分辨率极高。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点,是我有一次搬家要安窗帘,我跟人去窗帘城。那么多窗帘多少万种,在我眼里也没啥区别,不就红色的,蓝色的?哇,陪我去的设计师,光蓝色他就能够分辨出几十种,而且不同的垂感,不同的价格,设计师的分辨率比较高,在我眼里都一样对吧?很多直男连给自己挑衣服都不会,因为在他眼里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看在很多女士眼里,口红色号就能分辨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对我们男的,这不都是红色,有什么区别?

最后人拼的是什么?是分辨率。

好,这是我们今天杜甫诗集研修班的第一节课。我们这个进程非常快,明天下午 3 点,我们接着在这里。今天有同学提了一些问题,我们今天是没时间回答,明天如果有时间,我会来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个炎炎夏日,下午 3 点。如果你午睡刚起,下面外面又太热,不妨一起来听一点不符的事。这是我们好几百人在 2022 年的夏天的共同的机缘。好,明天下午 3 点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