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9 | 忘川学思录:《学会写作》(第二章,写作是手段不是目的1)

用户思维,以终为始


01  忘川思语

【原文摘录】

写作是为了创造价值,通过文字内容,把价值交付给读者,同时得到想要的回报。因此,以终为始,先思考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回报,然后来倒推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内容。

【忘川思语】

以终为始——一个强大的武器。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将它列在第二。

让我不禁想到了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江湖百晓生《兵器谱》排名第二的子母龙凤环。双环交错,一环呈金龙环绕,一环呈金凤环绕,可吸各种铁制兵器,能收能放、可攻可守。

而“以终为始”也是一种双环交错的思维模式:

一环明线,从结果出发,反向推导过程和原因,找出阻碍因素和应对措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一环暗线,重目标导向,正向思考办法和措施,列出推进线路和节点目标,从而推动目标落实。

明线注重突破重大问题,暗线注重完成目标计划,可运用在各种工作和事业中,能张能驰,可进可退。

是不是很玄乎?赶脚很厉害的压子!!


小时候跟同学一起玩迷宫游戏,用一根铅笔,从入口处划线至出口处,一样的图,一样的开始时间,谁划的又快又对,谁就赢。我一般都会赢。

因为别人都习惯从入口处开始划线,我是从出口处倒着往回划,很少能遇到岔路,所以用时短、效果好。

也就是说,反向分析,能够更容易地找到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从而更合理的配置资源,从一开始就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确保路径的正确和效率的提高。而这也许只是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关于这四个字“强大”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一起想一想,以“回报”倒推“内容”,前提是什么?

前提就是,你已经想的很清楚,你要的“回报”是什么。说明你的目标是明确的,说不定,不止明确,而且是坚定的。这你就赢了一大半了。相信我,也相信统计数据,大部分人输就输在出发的时候——目标的混乱或是错误。

江湖传言:定位不当,终身游荡。所以,定位得当,顺顺当当!这是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关于这四个字“强大”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回到我们原本讨论的内容:写作。

在写文章之前,我们要明确的告诉自己,目的是什么?让谁看?让谁在什么场景,什么时间看?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说,哇,写作嘛,就是抒发自己心里想的东西呗,哪有那么多的“套路“和“心机”啊。

可以,你完全不用理会“目的”,尽管去搞纯文学的创作或者把内心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些都不打紧,过上半年以后,你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写的东西,你比谁都清楚你眼睛里的是什么。

我们在写文章前,明确了目标,想清楚要表达什么,然后就可以思考提纲,开始写作……从源头上避免了写一堆漂亮的废话。


以终为始,好比我们在开车前,导航里输入了目的地;更好比,在航船起航的时候,就已经在图上标记了目的地、标记了灯塔的位置。有终点,就不会迷乱方向。站在未来看现在,才能引领发展,引导态势,牢牢把握主动权!

职场中的我们,也该给自己标记一个目的地,标记一个灯塔。



02  学习记录

第二章 ,用户思维:写作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一节、第二节,精彩如下:

@1  为什么你要有目的的写作

【框架结构】

1、明确写作目的;

2、明确阅读对象;

3、明确阅读场景。

【金句摘录】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核心目的,而且这样的使命最好只有一个。

*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表达,不顾别人能否接收。

@2  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式写作

【框架结构】

1、什么是单向沟通?发送者——接收者。

2、什么是双向沟通?发送者(接收者)——接收者(发送者)。

3、写作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典型的单向沟通。

4、如何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1)平等的姿态,分享的口吻;

(2)寻找目标对象感、创造聊天的感觉;

(3)写作过程中注重调动读者的参与感;

(4)注重接收的准确性而非表达的准确性。

5、沟通的最佳效果是什么?

         表达准确、接收准确、目的实现、双方愉悦

【金句摘录】

*作者没有智力优越感时,才能给读者创造阅读愉悦感。

*不要让你的文字成为产品说明书。


我是忘川,您的内容服务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9.9 | 忘川学思录:《学会写作》(第二章,写作是手段不是目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