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哲学与宗教

   研究一个东西首先要明确这个东西,也就是要给它“下定义”,至少要搞清楚它的基本概念。然而,对于哲学与宗教,它们的含义似乎并不是很明确,不同的人对二者的理解可能会完全不同。冯有兰先生认为,哲学和宗教都与人生相关联,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思考,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述出来。而宗教的核心部分也必然有哲学。

   一、哲学与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在古代中国,哲学与宗教都曾经极度繁荣。然而,西方人对中国人似乎有一个看法,那就是: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就如德克·布德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回顾历朝历代,中国的统治者也很少像西方的统治者一样利用宗教神学来维护统治。自古我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周朝的统治者以“礼”治国,自此有“周礼”;周亡后,经历大大小小的战争,形成七国鼎足,秦以“法”治国,逐渐强盛,秦灭六国完成大统;汉灭秦,汉初尊“黄老”,无为而治,国富民强,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以世界强国屹立世界之林;汉传200年,晋续大统,两晋南北朝,佛教兴盛;隋创“科举”,以读书、应考选贤任能;大唐初“玄藏西行”,佛教鼎盛,唐诗登峰造极,以“四书五经”进士加爵,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牛杂汤,读书,八卦,生活,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