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战争的书。蒋介石政府撤退到台湾后,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纂的一部以战争为核心的中国通史类图书。
全书以我国历史朝代为顺序,共十八卷,针对各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进行论述。
对于三国颇有兴趣的我,找来了这套书的三国部分,从战争的视角去看看军事领域的人会如何解读这段时期内的战争事件,去审视这些战争史实给后人以怎样的启发。
在本篇读书笔记中,我不讲战争,只分享给我带来启发的三点内容。
- 1 -
分析的方法
抛却战争史本身的内容不谈,因为我也没有看过其他兵书,看这本书,我更多的是抱着看军事人分析战争史的思路是怎样的这一点去阅读的,而这,也是我阅读本书觉得有趣的一点。
本卷的第一章(据豆瓣的图书介绍说,其他卷也是如此),进行综合论述,分析三国时代的全盘形式,包括三国时代的成因,时代的全貌,三国时代的兵制和战争形态,以及四邻各民族的概况。
分析一个朝代的历史,就得深入到这个朝代的特点,了解这个朝代的历史背景,知晓这个时代的具体战争细节状况、周边的势态等。
基于对这个朝代有一定的认知后,才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决策者的针对某一次战役的分析思考方式和背景。
在分析具体某一次战役的内容时,分析的框架结构是这样的:
首先,分析战前的形势,作战各方的内部情势和关键人物信息,这些是战前的背景信息;
接着,是战场地理形势,这是战争的客观信息,也是战争中必须要了解的一部分;
然后,分析双方对作战准备、战略部署或作战方略,这些是作战各方指挥者对战争的思考,每个阶段的目标,每个战略的意义;
接下来,是作战经过的介绍,从各方视角介绍整个战争过程,以及战争对之后政局的影响。
最后,申论部分,阐述本书作者对这场战争的思考,和对后人的启发。
通过这样结构的陈述,能够帮助读者很清晰地了解战争的来龙去脉,能够让读者从更大的视角看到从战争的背景,到战争成因,到战争经过,最后到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在这些内容中,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作者对战争的部署和对战略的描述。
正如之前的文章中说的,战争的指挥者面对问题,都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俯瞰大局。
更多的阅读和理解这部分,能够让我们以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理解整个战争,了解那些经过战争历练的「足智多谋」的人是如何思考整个全局,定义目标,分解实现目标的过程的。
- 2 -
「挟天子令诸侯」
后人每每说起曹操的「发家史」,都会提到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经历,提到他挟持汉献帝才夺得了后面的成绩。
在这本书分析官渡之战的部分,作者提到了这么一段:
“在当时之社会思想中,天子之号召力业已甚微,董卓、李傕、杨奉等固常挟天子,却毫无令诸侯之力。
曹操挟天子之后,如不囤田以足食,精练以足兵,则亦不足以令诸侯。所谓响号海内,实力所及之处之借口而已,固无一诸侯听其令也。”
之后,作者还阐述了在官渡之战过程中,袁曹作战成败与挟天子毫无关系的思考。
有时候,我们会将别人成功的原因,很容易地归于我们以为的「那个」原因,而忽略了他们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忽略了他们成功真正的原因。
- 3 -
诸葛亮
看《三国演义》太多,总是把诸葛丞相的军事能力过度放大,反而忽略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
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其政治才能却更值得我们去反复理解。
书中有一段对诸葛亮的描述尤为精彩,是李岳瑞氏的评论:
“善用兵者……其及身不必有战胜攻取之略,其出师不必有赫赫之功。然实能转移一国之风俗,使懦者立而勇者奋,使其国虽小而不可侮,其众虽寡而不可败。
当强邻大敌之交乘,常恢恢乎肆应而有余。举天下之智名勇功环而攻之,而不得其可乘之衅,即身没以后,而余威所被,俾后人犹得蒙而安。”
此外,还有一段评论:
“(诸葛亮)其眼光之巨远,于其隆中策可以见之。彼于隆中之策定,终其身而践履之,使蕞尔之蜀汉,能巍然独立于魏吴两大之间;其治蜀之良,则使其敌国畏服。惜其死后,即无继起之人才;然蜀汉竟赖其余荫,延续国运于数十年之久,诚可谓伟矣。”
作者对于诸葛亮政治方面的高度评价,并不意味着对他的军事指挥方面也都只是肯定,其六出祁山,正是受限于其「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战略决策。
在这个战略决策的指导下,诸葛亮就「只是采取正战之兵」,而无法采纳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奇袭长安之策」。
也正因如此,六出祁山,每一次都不得不与强大的曹魏拉开架势进行正面决战,对于家底本就不厚实的蜀汉自然是难以为继。
此外,诸葛亮在用人上也有一些过失是可以反思的,「如街亭之战,彼不用久有作战经验之魏延,而用马谡,况马谡之言过其实,刘备早已戒之」。又如「其(诸葛亮)临卒而退军时,亦不付重任于魏延,而付之于僚属杨仪费祎」,只因「魏延傲才不逊,杨仪等顺于听命之故」,「几致误尽国事」,「殊堪浩叹」!
这本书精彩的部分不仅是上面的内容,随书配套的地图册,也是阅读本书的乐趣之一。
通过专业的军事人绘制的地图,我们可以从更专业的视角看到战争在地图上的全貌,战事所处的地形、战事的经过皆一览无余。
写在最后
对于军事这个领域,我是门外汉,是业余的。
但通过专业人士分享,能带给我们他们对其领域思考的框架和方法论,却是可以让我们有借鉴的。
另外,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更多的视角去理解,刷新自己对既有知识的理解,让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更加全面,也是有意义的。